文人畫是絕斷了,還是急需重塑新標準?


文人畫是絕斷了,還是急需重塑新標準?

拿著望遠鏡找文人


文人畫,顧名思義,文人在先,畫在後。


自古中國的讀書人“學而優則仕”,而科舉選拔的考題是儒學,儒生的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入仕不成的那些讀書人,多數醉心於詩文或書畫,歸隱田園是不二之選。


文人畫並非深不可測、不可言說,而是有一條清晰的發展脈絡線,其評判標準也隨時代的發展不斷調整。


文人畫是絕斷了,還是急需重塑新標準?

王之鏻 行書 張載語錄 33x68cm


蘇東坡首提 “文人畫”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最早提出“文人畫”的概念,他倡導以士大夫階層為主體的士人畫,也就是文人畫,相對於滿足帝王喜好和宮廷裝修需要的院體畫,更傾向於個人性情的抒發。


他推舉唐代詩人王維,說“讀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看王維的畫,畫中有詩”。於是“詩畫結合”成了文人畫的標準,除了繪畫,還得有與之呼應的詩文。他那經典之作《輞川圖卷》是最令歷代文人騷客所崇拜的,該畫根據其一首七律田園詩《輞川別業》而創作。


只可惜王維的原作只留下了石刻版的明代拓本,而北宋的郭忠恕、趙伯駒,元代的趙孟頫、王蒙,明代的仇英和清代的王原祁等名家都摹畫過《輞川圖卷》。由此可見,後世文人對於這種田園式的生活都是無比崇尚的。


文人畫是絕斷了,還是急需重塑新標準?

《輞川圖卷》七個不同版本


文人畫頂峰 “元四家”


元代,文人的社會地位出現了驚天逆轉,蒙古人統治下把“民分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按職業又分十等(官、吏、僧、道、醫、工、匠、娼、儒、丐),讀書人變成了僅高於乞丐的第九等,於是入仕無門的文人只能歸隱,寄情于山水,但可入道算卦謀生,同時還能拔高社會地位至第四等。於是,

元代的讀書人可以很純粹、很極致地做一個文人,因為別無他法。自此,以“元四家”為代表的文人畫成為了中國美術史上的標誌,被後世的明清文人所崇尚。元代的畫中開始大量出現題詩和記事,既豐富了畫面,也表達了個人化的性情。


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黃公望、吳鎮歸隱,入道兼職算卦;王蒙是藝術大咖趙孟頫的外甥,才華橫溢;倪瓚不僅是書香門第,也是富族,生活優越,同時他在生活和精神上有嚴重的潔癖,這些成就了他在文人畫中的最極致。


文人畫是絕斷了,還是急需重塑新標準?

元 倪瓚 幽澗寒松圖軸 紙本水墨 59.7x50.4cm 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作為元代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不得不提,他是宋代的皇室後裔,在元初“被請去”做官,深受元代四朝皇帝的禮敬,官職翰林侍讀學士(就是給皇帝講經史的)。他在書法、繪畫和詩文上都成就顯著,但因為“仕元”這事而被排除在頂尖的文人畫家行列。個人認為趙孟頫對漢文化的傳承和弘揚起到了巨大作用,他在各方面都很優秀,是一位幹實事的文人。


文人畫是絕斷了,還是急需重塑新標準?

元 趙孟頫 雙松平遠圖 紙本 26.7×107.3cm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後世在文人的評價體系中,把“人品”作為重要指標,但人品是一個很含糊的標準,立場不同評價的結果就完全相反,個人覺得人品這事只要及格就行。就像明末的董其昌在品行上也是有瑕疵的,因縱容子弟強搶民女引起民憤,火燒董家老宅。儘管如此,也不影響他在藝術圈的地位。


董其昌提 “南北宗論”


董其昌參照禪宗裡的南北宗,提出了山水畫的“南北宗論”,他推唐代李思訓為北宗祖師,自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的重彩著色山水,到宋代的趙傒、趙伯駒、趙伯驌,再到馬遠、夏圭等人。而南宗是以唐代王維為祖師,他開始採用渲染、淡雅的畫風,一改勾斫之法,隨後還有張璪創立“破墨法”,歷經五代的荊浩、關仝、董源、巨然和宋代的郭忠恕、米芾、米友仁父子,再至“元四家”的黃公望、王蒙、倪瓚和吳鎮。南北宗論是指中國畫史上文人畫家與職業畫家兩大不同的風格體系。他極力推崇南宗

,認為南宗是文人畫山水畫,有書卷氣,有天趣,其創作是“頓悟”式的;而北宗畫家主要靠功力,重苦練,其創作是“漸修”式的。具體人物分類上雖有失偏頗,但也有較大的指導意義,對後世影響深遠。


文人畫是絕斷了,還是急需重塑新標準?

明 唐寅 事茗圖卷 紙本設色 31.1x105.8cm 故宮博物院藏


明代的吳門畫派和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唐寅等人)都是極具才情的、詩文俱佳的畫家,都是在畫外求書卷氣和文人修養;明末的吳昌碩,被稱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


陳師曾新釋 “四要素”


民國時期,文人畫受到“美術革命”的衝擊。陳師曾提出了文人畫的四要素,即“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雖說是四要素,其實就是“人品+才情”,他這一觀點的提出也深受西方思潮的影響,文人似乎不符合時代的發展需要了,約等於知識分子,甚至把文人的標準提高到了社會“公知”的位置上,要有社會擔當和思想導向作用。按這種高標準的文人,其繪畫自然就不那麼重要了,繪畫只是一個副產品;也容易走向文化名人字畫,我覺得會走偏。


文人畫是絕斷了,還是急需重塑新標準?

文化名人、公知、知識分子、文人,誰是誰?


“新文人畫” 是否成立


曾幾何時,國人早就不以詩文來抒發性情了,改變了玩法,文人騷客在民國之後就沒有了,普羅大眾主導下的中國,哪來的文人,更別提文人畫了,所謂的“新文人畫”,也是隻有畫,沒有文人,更多的是搔首弄姿罷了。如今,畫畫的不講詩文,更不提文章,已經被分科成幾個不同的職業了。“吃喝玩樂真性情”似乎成了新文人畫的標準,比如朱新建、李津等人。我拿著望遠鏡在找文人。


文人畫是絕斷了,還是急需重塑新標準?


文人畫是絕斷了,還是急需重塑新標準?

朱新建 人物 冊頁


近日看到一段今人評判文人的標準:“文、史、哲相通,儒、釋、道兼修,書、畫、論並善”。這標準太嚇人了,我還沒發現誰能滿足這一標準,只能寄希望於未來的AI機器人了。


點亮在看、留言打賞

文人畫是絕斷了,還是急需重塑新標準?

請聯繫 | 主編 1346654115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