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窑湾古镇的那些传说

窑湾古镇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西南边缘,京杭大运河及骆马湖交汇处,素有“东望于海,西顾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之说,号称“黄金水道金三角”,“苏北水域胜江南”之美誉及“小上海”之称,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有关窑湾古镇的那些传说


窑湾古镇历史上溯于春秋,自公元618年唐朝建置,已有1300多年历史。古镇西依大运河,东临骆马湖,三面环水,为南北水运枢纽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水运的兴盛带动了窑湾工商业的迅速繁荣,在清至民国的鼎盛时期,古镇设有8省会馆和10个国家商业代办处,美、英、法、意大利等多国商人和传教士来窑湾经商传教。镇上钱庄、布庄、当铺、商铺等各种店铺作坊360余家。


有关窑湾古镇的那些传说


近几年,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大力发展,窑湾古镇被更多的人所熟知,青石板路、狭长、雨巷古朴民风成为许多游客对窑湾古镇的第一印象,但其实,窑湾古镇还有着不为人知的美丽传说。

传说七仙女中有一个叫鸿的仙女,长的非常漂亮,平时喜欢表演唱歌, 深得玉皇大帝的宠爱。有一次在给玉帝大帝表演时,与其身边的士卫产生了爱慕之情。之后,被下凡到人间。

鸿脱下“上白下蓝”的羽毛,从遥远的北海飞到了美丽的运河东岸邳州,选择了现在窑湾这个地方安身扎寨,日出日落、日落又日出,她每天都站在运河岸边,看到运河上一条条船队从这里经过,期盼着她的心上人能早日出现。

于是,她就在这里建起了一个客栈,从天南地北的船队中打听消息。一年又一年,这个客栈就变成了一个村子,后来又成了一个镇子。再后来,这个镇子也由过去的遥湾(意思是遥望夫君早日到来的爱情港湾)演变成了现在的窑湾古镇。


有关窑湾古镇的那些传说


除了仙女的传说,窑湾古镇还有传说中的十大巧女:

纺织女

窑湾女子纺纱织布有千余年的历史,到清末民国初期,凡家中有女子就有纺线车,中等家庭还有织布机,纺纱织布是窑湾农家女子不可缺少的看家本领。

刺绣女

窑湾中等以上的农家女子和大家闺秀,长到13岁后,不出大门在家学刺绣。到17岁就开始给自己绣嫁衣,绣花鞋,富户人家女儿出嫁前,请来几名绣娘在家绣嫁衣,绣嫁鞋。婚嫁女子做新娘时,贺喜女眷首先参观新娘的绣花鞋,以此来评价新娘是否心灵手巧。

歌艺女

从清康熙到民国年间,窑湾歌艺有300年的历史,歌艺一般要从6岁开始读书学艺,琴棋书画,弹唱歌舞是必学的课程,歌艺同文人墨客吟诗弈棋,官府衙门和财主绅士宴会,歌艺们都会登堂表演,专门与社会上流人物密切来往,但是,歌艺卖艺不卖身,和娼妓有本质上的区别。

渔家女

窑湾四面环水,好多人家以捕鱼为生,从小在水边长大的渔家女,不仅会划船,而且会织渔网,编鱼笼,捞鱼摸虾,挖藕采菱。每到傍晚时分,湖岸边到处燃起渔火,唱起渔歌,渔家女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船家女

站在窑湾运河大堤上,百舸争流,白帆点点,那些船家女子,有的船后掌舵,有的支篙划船,还有的拉着长长的纤绳,跟在男人们的后面,喊着纤夫的号子,一步步前行,运河岸边,留下她们一行行辛劳的脚印。

蚕桑女

种桑养蚕,是窑湾女人很普及的劳动技术,有2000年历史,女人们采桑养蚕,首先要学会爬树,100年前,女人要缠足,三寸小脚爬树是很困难的,爬树技巧大多是从小就学会的。养蚕女还要学会孵化蚕种,利用自己的体温孵出幼蚕。养蚕时分为夜里还要为桑叶,蚕上山结茧才停止喂桑。摘下蚕茧,下锅抽丝,然后上街卖丝线或换布匹。

草编女

在古老的草编工艺在窑湾女人手中已流传2000多年。窑湾草编女利用河湖边的芦苇编芦席、斗笠、折子,利用水边的蒲草编蒲扇、蒲包、蒲垫、蒲鞋。她们的一双巧手能编出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河里游的及生活用具百余种。

剪纸女

能剪出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地上跑的羊牛鸡兔和社会生活中的人物等。有的用单色纸剪,有的用黑白色纸剪,还有的用五色纸剪。剪功精巧细密,手法千刻不落、万剪不断,作品简洁、豪放。古时窑湾,货郎挑上,走街串巷卖花样婆的花篮内,都卖姑娘们的剪纸。凡是结婚喜房的门窗上都贴上了姑娘剪出的鸳鸯。每年春节,千家万户门上贴的五彩剪纸门吊,也都出自姑娘们的巧手。民间剪纸工艺自明清一直流传到今天。

扎结印染女

古老的扎结印染法在窑湾民间流传千余年。扎染女自织白布,然后扎花、染色,此法又叫撮花防染法。先在白布上有计划地针缝线扎,染色时使其局部因机械防染作用得不到染色,当放开扎线结,便在布面上形成预期花纹。扎结撮花法为古代民间传统工艺,制作简易,风格朴实大方。复杂加工可套染出多彩花纹,具有晕染、烂漫、迷离效果,很多母亲为了女儿出家后能过上好日子,都手把手将扎染撮花技术教给女儿,并一代代传下去。

厨艺女

窑湾姑娘十四五岁就要在家学办菜做饭。母亲教女儿首先要学会烙煎饼,到端午节要学会包粽子,腊月二十四祭灶后要办年饭,要学做豆腐、年糕、祭灶饼、炸丸子,还要学会包饺子、做元宵,煎炒烹炸熘煨厨艺都要学,甚至用鸡鱼肉蛋为主料,做出八碟八碗的桌席。母亲将女儿教会厨艺,嫁到婆家,婚后满月下厨施展,全家一日三餐都要新媳妇去做,这是传下来的规矩。如婆家亲朋好友登门,要设家宴招待,新媳妇就可大显身手,高超厨艺也是全家人的骄傲。窑湾街头小吃,多是女人经营的。战乱年代,一些窑湾人全家流落他乡,第一个求生办法便是到街头卖小吃。


有关窑湾古镇的那些传说


窑湾古镇以其独特的古老建筑风格,倚河傍湖的水域风光,丰厚而古老的历史文大运河畔第一千年古镇窑湾化遗存。古民居、古街道、古店铺、古码头、古遗存,铸就了窑湾古镇的文化品位与文化内涵,它是古运河文化在民间传承的真实写照。


有关窑湾古镇的那些传说


古镇三面环水,碧波粼粼,景色秀丽;街巷独具一格,院舍青砖灰瓦,楼阁亭台交错,房顶飞檐翘角,形胜之美称于江淮,自来为中国大运河第一古镇和游览胜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