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半個喜劇》:你必須足夠努力,生活才不會有那麼多無奈


電影《半個喜劇》:你必須足夠努力,生活才不會有那麼多無奈

- 01 -

昨天,看到了這麼一段話,特別有感觸。

“在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我們都是新手。既然是新手,那就意味著可能會犯錯,會搞砸,但同時也意味著有成長的空間,只是有人成長地很快,有人成長相對比較慢。”

臨近年末,我們都會總結得與失。甚至在不同時間段,我們對事情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與選擇,無論是正在經歷還是回顧,但只要有所成長就好。

2019年12月20日,電影《半個喜劇》在全國正式上映。

影片裡,我們能看到現實裡熟悉的影子。

莫默,是個北京女孩,大齡單身,總被母親催著去相親;

孫同,一個年輕小夥從小城市來到北京上學,之後留在北京奮鬥打拼;

鄭多多,類似於我們常說的“某二代”,從小到大過得順風順水,即便如此,卻還是有著很多欲望和想在許多事情上佔據主導。

這三位年輕人,可以說來自不同的群體和人生成長經歷,各自都面臨著自己的煩惱。

某種層面而言,這部電影表面雖以喜劇為主導,同時還包含了甜甜的戀愛。可事實上,它討論的是和現實對抗的理想主義以及在面對艱難生活時,每個人會如何做出選擇。

輔以半個喜劇而不是整個喜劇,這是給了我們以更多的思考。


電影《半個喜劇》:你必須足夠努力,生活才不會有那麼多無奈


- 02 -

90後的我們,正在學習如何在孤獨中成長。


最近,關於“第一批90後就30歲了”的相關話題也引起了討論。


或許你我大多數人的狀態,都有著相似之處,工作日每月都是在循環著做著忙不完的事,三點一線。


上班每天不是會議就是被工作排的滿當當;通勤往返期間,在交通工具上,還得面臨早晚高峰、人潮擁擠、列車故障、巴士晚點等情況;

直到每天下了班,才是屬於自己的自由放鬆時間,做點想做的事情,比如看看手機、學習下新知識、追追劇等等。

漫長的工作日通勤時間,我對抗生活的方式就是寫稿、聽歌、胡思亂想、短暫歇息看周圍和做8小時之外的能力探索和提升。

很多想做的事,好像什麼都來得及,又好像怎麼做,很盡力了,不斷積蓄力量和抵抗艱難,都隱隱約約心裡頭感到還差那麼一點。

也想有體面而舒適的生活,日子還是這樣的艱難,但只要睜開眼,就得面對生活的滾滾洪流,思索著未來的方向。


電影《半個喜劇》:你必須足夠努力,生活才不會有那麼多無奈

- 03 -

今年的7月份,我在自己發的一條裡朋友圈裡寫到:

“看了3個博主分享的愛情故事,真的很甜。很開心獲得發佈授權,作為了2019年特別推送暨七夕特輯。

這是自公眾號創立以來,自覺此次的文章排版是較好看和精美的一次,希望我寫到55萬+字的時候,也可以遇到一個女朋友。”

當時我發這條朋友圈時,三年下來,寫的總字數總字數已有36萬+字。而今,幾個月過去,目前總字數已經超過60萬字。

21世紀10年代的最後一個冬天,我依然沒有遇到個喜歡的人。

想想也是,到了一定的年齡,每個人都希望能有一個人陪伴。至少從此以後很多事情可以兩個人來分擔,一起去完成。看到美麗的風景時,有了可以分享的人。

我在等待一個人,一個可以陪我很久很久和一起走很多路的人。


若是有一個人能讓你隨時隨地想念,與你訴說。即不用刻意,也不用時刻掛在嘴邊.,該有多好。


電影《半個喜劇》:你必須足夠努力,生活才不會有那麼多無奈


- 04 -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日子過的有多心酸,或許只有自己知道。


蕊希說:


”愛情永遠是二十幾歲的年紀裡最閃亮的一抹光。


現在90後的人生主旋律是奮鬥,他們正面臨事業和婚姻的雙重壓力,但重壓之下,他們最缺乏的不是衝勁而是理解,如果身邊能有一個可以理解自己人想法的人,苦難又算是什麼呢?”

真實的人生裡,一生歡喜是幸運,喜憂參半才是常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