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感覺很多人根本扯不上關係,可他們確實是同時代人

導讀:歷史之所以讓我們著迷,是因為裡面不光有精彩的故事,更是因為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種鬼使神差的神秘感,吸引著我們迫不及待地去挖掘,去一探究竟。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種感覺,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我們感覺不是一個年代的兩件事情,結果你一查卻真的同時發生。

歷史上,感覺很多人根本扯不上關係,可他們確實是同時代人

傳說朱元璋搶走了元順帝的妃子,生下了朱棣

我們舉幾個例子,比方說歷史上有兩個聽起來一地雞毛的謠言,這關係到歷史上的南宋恭帝、元順帝以及明成祖之間,錯綜複雜的血緣關係。

如果單看南宋恭帝趙顯,元順帝妥歡帖睦爾以及明成祖朱棣,宋朝,元朝,明朝。這三人給我們的感覺壓根就不應該是一個時代的人,他們似乎很遙遠,其實這是我們的錯覺。

話說在元末,元朝開創者忽必烈的第五代孫子元順帝,其生母的身份非常可疑,這是當年漢人流行的一個說法。說當年元朝的周王,在西北的時候納了一個王妃,生下了元順帝,而這個王妃是宋恭帝趙顯的妾室,此時王妃已經懷有身孕。故而有傳言說,元順帝其實是宋朝末代皇帝趙顯的兒子。

無獨有偶,在17世紀有一位蒙古史學家叫羅卜藏丹津,在他寫的《蒙古黃金史》中有這樣的記載,說洪武元年,義軍打到大都,大都呆不下去了,元順帝倉皇逃跑。結果,他有個懷孕三個月的妃子落單了,被朱元璋抓住。

這個妃子很漂亮,朱元璋就動了色心了,強納為妃子。這個妃子就暗中祈禱,希望腹中的胎兒能夠呆滿13個月再出來,這樣就可以保全性命。奇蹟發生了,胎兒真在孃胎裡待了13個月才出來,這便是永樂大帝朱棣。

歷史上,感覺很多人根本扯不上關係,可他們確實是同時代人

洪武元年朱棣已經十二歲了,與傳說不符

關於這個謠言,我們不說別的,就說懷胎13個月,這個事靠譜嗎?另外,《太祖實錄》記載說,朱元璋稱帝的時候,也就是洪武元年,朱棣已經12歲了。可是傳言中,朱元璋是在洪武元年娶了元順帝妃子的,這對得上嗎?這明顯的就是當年蒙古人黑明成祖嘛。

但是,這個狗血的故事不是重點,重點是把這三個朝代的皇帝安一塊,乍一看覺得不可思議。可是這麼深究下去,這三個人確實可能有成為父子關係的空間。

宋恭宗趙顯是1323年去世的,享年53歲;而朱棣是1360年出生的;元順帝,那是在1370年去世的,此時朱棣已經十歲了。雖然中間隔著元朝的好多位皇帝。但其實,大宋倒數的第三位皇帝和大明第三位皇帝所處的歷史時代,實際上是非常非常接近,這大大出乎了很多歷史愛好者的意料。

所以,你看,這些看起來完全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但確確實實是同一個時期的人。我們再來看一個2016年的新聞,題目叫“四百年前不知彼此,湯顯祖和莎士比亞今天竟這樣相遇”。

歷史上,感覺很多人根本扯不上關係,可他們確實是同時代人

莎士比亞和湯顯祖在同一年去世

說當年六月的一天,《仲夏夜之夢》在倫敦的莎士比亞環球劇場上演。而同時,《牡丹亭》也在臨川玉茗堂的戲臺上亮相。兩個戲劇同樣驚豔了時代,也註定了西方戲劇之父,和中國戲劇之祖八千八百公里的隔空交流。

戲劇界有兩個不可不提的大人物,西方有莎士比亞,中國有湯顯祖。那麼,這個新聞,怎麼會把這兩個人按到一起的呢?難道僅僅是因為這兩位都是東西方的戲劇泰斗,刻意放在一起增加點擊率嗎?

其實並不是這麼簡單,這兩位從來沒有見過面,也不知道誰是誰的東西方的大文豪,你去仔細對比,他們卻有驚人的五個相同點。一個是在戲曲界佔有最高的地位;二是創作內容都善於取材他人著作;第三呢,就是不守戲劇創作的清規戒律;四是劇作最能以哀怨動人。

但是,最為離奇的是,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天意,同樣在公元1616年,莎士比亞在英國的斯特拉福小鎮逝世;東方湯顯祖則是在江西臨川去世,兩人離世的時間先後不過百日。在相同的年代,不同的空間裡幹著同樣的事,卻都死在了同一年,這也算是歷史奇觀了。

歷史上,感覺很多人根本扯不上關係,可他們確實是同時代人

乾隆和喬治華盛頓也是同一時期的人物

講完這兩個事件,其實歷史上有相似現象的還有很多。比如說清朝的乾隆,他死的時候是1799年的2月7日,享年89歲。過了幾個月,同年的12月14日,也有一位重量級的人物去世了,享年67歲。你猜他是誰?他就是美國的第一任總統,美國的國父喬治華盛頓。

一箇中國古代史的著名人物,一個世界近代史的著名人物,感覺好遙遠,萬沒想到兩人竟然是同時代的人物。所以啊,歷史除了縱向帶給我們豐富的故事之外。從橫向來看,歷史的神奇更讓我們為之著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