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也可以有大夢想——觀《長安十二時辰》有感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到最後情節儘管有些拖沓,讓人感覺有些倦怠,但這並不影響它仍然是一部製作精良,讓人拍案叫絕的古裝電視劇。

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天寶三年的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恐怖危機之中,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少年名士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小人物也可以有大夢想——觀《長安十二時辰》有感

從畫面的質感上,《長安十二時辰》與電影的光線應用和場景佈局如出一轍,每一幀都很美;從劇情的懸疑安排上,這個故事發生在十二個時辰之中,相當於現代的二十四小時,緊湊的節奏,帶入感很強,如同美劇。

小人物也可以有大夢想——觀《長安十二時辰》有感

但我們驚喜地發現:這不是死搬硬套美劇模式,該故事發生在大唐盛世之際,再現了當時唐朝人們的生活。就如同新瓶裝老酒,它不僅滿足了我們對酒瓶的漂亮工藝的視覺欣賞,更品嚐到了陳年佳釀的醇厚香味…

昔日的長安繁華開放,就如同現代的大都市,到城市生活又是多少人的夢想?

這讓我想起曾經的一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每集開頭都會用英文獨白: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去,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去,因為那裡是地獄…

《長安十二時辰》為我們展現了大唐各個階層人物,這部電視劇帶給我最多的感動是這些小人物,他們每個人都有著鮮明的性格,塑造他們的是長安,成就他們的也是長安;他們對長安的熱忱守護,對人生信念的堅持不熄,對信仰的恪守不渝留給我深深的思考。

先來談談“檀棋”這個靖安司李必的婢女,她漂亮溫柔,智慧內斂,不僅是李必最忠誠的奴婢,更是他的得力助手。她嚴於律己,在酷刑前從容不迫。

小人物也可以有大夢想——觀《長安十二時辰》有感

有一集,張小敬被看押在右驍衛官署,為了能夠讓張小敬免受火烙之刑,她自願在燒紅的火炭上跳舞…因為她相信,張小敬是可以拯救長安的人!

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有著自己思想和靈魂的人,她雖為奴婢,但是卻有著自己的情懷,為了主子,她可以忠貞不渝,但是為了長安,她可以作出任何的犧牲!

這一點,在最後就可以看出來,大結局時,她不跟李必上山修行,也不願意和張小敬比翼雙飛,而是選擇留在長安,與長安同呼吸,共命運!

她不選擇仕途,亦不選擇愛情;她只遵循內心的信仰…所以最後的鏡頭是她看向遠方,然後說:長安的太陽,真美。

既然說到了檀棋,那麼我們就必須要談到靖安司司丞李必。最開始的時候,張小敬稱李必“小狐狸”,是因為他的精明和學識,年紀輕輕就掌管靖安司。

但他卻對張小敬說:天覆吾,地載吾,天地生吾有意無?不然絕粒生天衢,不然嗚珂遊帝都,焉能不貴復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小人物也可以有大夢想——觀《長安十二時辰》有感

他在長安城的沙盤前掌握全局,發號施令…有種“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風範和氣魄。

修道的他自有一種仙風道骨的儒雅氣質,但就這樣的清瘦身體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記得有一集中,狼衛架著裝有伏火雷的馬車衝向長安西市,緊要關頭,不會武功的李必親自騎馬追上去,拉過狼衛的馬韁繩,將瘋跑的馬車調轉了方向……

後來,為了拯救長安,他三番幾次遭人暗算,吃盡苦頭,險些丟了性命。許多人勸他不要再查下去了,包括他的老師何監,何監說:大鵬展翅,是看不見下面的螻蟻的。

可李必清楚,沒有這些螻蟻一樣的百姓,怎麼會有大唐的盛世?

所有的困難都沒有將他嚇退,他為太子堅守,他為長安百姓堅守,他為初心堅守,他為自己的信仰堅守。

易烊千璽雖然很年輕,但在這部劇中,他的表演由開始的稚嫩變得有板有眼,純熟了許多,所以,我們會不自覺地被他扮演的李必圈粉。

除了正面人物,在這部電視劇中還有一些反派人物,他們雖為反派,但卻讓人恨不起來,如果追尋他們的過往,你會發現,走上這條不歸路,除了他們自身的性格以外,這其中還參雜了許多無可奈何的因素。

比如蕭規,這個化名龍波,潛伏在長安的原安西鐵軍第八團的旗手。他是最接近真相的反派。他在最後直接面對大唐皇帝,因為他想為所有第八團的兄弟討個公道,多年前獨守烽燧堡,第八團九死一生,只活下來九個人,而這九個人卻一直生活在長安城的邊緣,除了後來死去的,活著的也不盡人意。

小人物也可以有大夢想——觀《長安十二時辰》有感

他只想問問,為什麼當初沒有派遣援兵?為什麼放棄第八團?為什麼要讓他們做炮灰?難道第八團不是大唐的子民嗎?

當大唐皇帝輕聲念出第八團各個人的名字時,蕭規哭了,原來他還記得自己的兵,多年的辛酸和榮辱也不過是想要大唐的長輩一句肯定和安慰!

蕭規也有自己的信仰,他的信仰就是昔日的第八團,雖然後來演變成了執拗和偏激,但我們還是很心疼這個曾經為大唐而戰的第八團戰士!

說完蕭規,再來說說這次恐怖事件的總體策劃者——徐賓。這個在靖安司恪守了多年的戶部八品小吏,他聰明好學,智慧不凡。他為靖安司查案發明瞭“大案牘術”,就如同我們今天的大數據備份管理;他為了節省造紙費用,發明了用竹子造紙…

小人物也可以有大夢想——觀《長安十二時辰》有感

可是這個天才一樣的人物一生都不得志,所以,他說:人一生,總要幹一件讓自己得意的事,才能好意思閉眼。於是就有了“長安十二時辰”的反恐行動。但是徐賓從始至終都願意保護張小敬的行為依然觸動了我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最後一集,徐賓以皇帝作人質,手持火把,身上綁著伏火雷,他與趕來的張小敬對峙。他對張小敬說:我想要你活……因為在這長安城裡,你與別人不一樣!……你要看著長安越來越好……

是啊,張小敬與那些為了自己利益而監守自盜的人不一樣,與那些只追求榮華富貴的人也不一樣。他與第八團兄弟有著過命的交情,他保護聞染,因為她是他的親人;他在長安只是一個小小的不良帥(相當於現代的片兒警),但他敬忠職守,為一方百姓盡職盡責。

小人物也可以有大夢想——觀《長安十二時辰》有感

他是英雄,除暴安良。永王和封大倫為了快速修建小勃律使館,他們依靠熊火幫強拆民宅,這其中就有聞染家開的香鋪。聞無忌去和他們談判,結果被熊火幫殺死了。

所以,那一次,憤怒的張小敬大開殺戒,熊火幫三十四條人命被殺的結果是:他變成了“五尊閻羅”,也讓他成了死囚。

可是,當長安在危急之時,當長安需要他時,他依然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

我們看到了他在追蹤狼衛時飛簷走壁的矯健身姿,看到他趕著裝有伏火雷的馬車勇往直前地衝進水塘;看到最後伏火雷爆炸時他拉著大唐皇帝從容一跳;看到他為了救上元節前來賞大仙燈的百姓,輾轉上了仙燈的頂端,高空作業,把裝有伏火雷的麒麟臂砍斷…

所有的任務都是艱鉅的,都必須冒著生命危險,但張小敬臨危不懼。

他說:我是一個兵,守護長安是我的職責!

這是迄今為止,我所聽到的最動人的誓言,也是對信仰最好的解釋!

雷佳音對張小敬這個角色的掌控恰到好處,如果太嚴肅,就少了一點兵的痞子氣,如果太隨便,又缺了一身正氣,顯得有些油膩。所以,通過這部劇,雷佳音為自己的演藝之畫又添上絢爛的一筆!

看完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那一個個生動的面容總在眼前跳躍,是什麼讓這些小人物活色生香呢?我想應該是信仰的光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