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土科普:探索潛水艇的前世今生

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約70%的面積,然而對人類來說,它卻是個危險的地方。人類無法像魚一樣從水中吸取氧氣,所以溺水是首個要擔心的問題。另一個問題是壓力:在水面15米以下,水壓開始擠壓肺部和身體其他組織,而且隨著深度增加,危險也越大。

儘管如此,人類並沒有在這些挑戰面前止步, 科學家和探險家們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不斷下潛到更深的海底。從潛水服、自攜式水下呼吸器(也叫水肺)到海軍的潛艇和科研用的深海潛水器,人類已經發明瞭許多方法來研究和探索深海。

阿土科普:探索潛水艇的前世今生

潛水先驅

工程師和發明家們嘗試多種方法,製造潛水工具。潛艇是為在淺水區操作而設計的,而潛水器被用來探索更深的海底。它們必須足夠堅固才能承受住深海的巨大壓力。

“霍蘭”號潛艇

1900年,霍蘭建造了第一艘現代潛艇(下圖) 。它裝配有發動機、魚雷發射管和提供動力的蓄電池。

“海神6500”號潛水器

這臺日本製造的深潛器,最深可潛到海下6500米。它一次可搭載3人,停留8小時,為科學家們收集樣本和拍攝照片提供了充足的時間。

“海龜”號潛艇

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布什奈爾為攻擊英國軍艦而建造了這艘潛艇(上圖) 。它由木頭製成,在第一次使用時就不幸沉沒了。

“的裡雅斯特”號潛水器

這是第一艘由船員操作的深海潛水器(左圖)。1960年,它帶著兩名船員下潛到10900米的深海。這是歷史上人類最深的下潛紀錄。

“寶瓶”水下實驗室

“寶瓶”是一座專門用於海洋研究的水下實驗室。在這裡,科學家們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復雜的實驗。因為不用頻繁浮出水面,實驗進度也快得多。“寶瓶”位於距離美國佛羅里達州大礁島4500多米外的水下。它的生命保障浮標漂浮在海面上,給實驗室提供足夠的空氣和電能。

潛入深海深海

潛水技術自19世紀早期以來迅速發展,使人們在水下停留的時間更長,下潛深度也更深。

1829年:潛水頭盔

迪恩兄弟發明了一種潛水頭盔,它靠一根通往水面的管子提供氧氣。

1865年:空氣瓶

法國人魯凱羅爾和德奈魯裡發明了一種繫繩的呼吸系統,該系統有一個壓縮空氣瓶。

1876年:壓縮氧氣

福魯斯發明了一身潛水服,它配有內置氧氣供給裝置。

1919年:可控呼吸器

奧古斯發明了一種無可匹敵的呼吸器,它可使潛水員用鼻子呼吸,並有控制開關。

1940年:水肺

庫斯托和加尼安發明了水肺。潛水員呼吸時,氧氣從獨立的氧氣瓶中流出。

20世紀70年代:“吉姆”潛水器

科學家們發明了這種很適合人體的單人潛水器。最新型號的“吉姆”潛水器可以讓人下潛至600 米深的深海。

阿土科普:探索潛水艇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