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地生活,松浦弥太郎的生活好节奏

《像我这样轻松地生活》是松浦弥太郎的一本小书,带有“心灵鸡汤”样式的标题,又有很强的实用指向性,吸引我翻开了这本书,合上书后,心里想:原来作者的经历并非可以用“轻松”二字来形容。

轻松地生活,松浦弥太郎的生活好节奏|读一本好书

松浦弥太郎在书中穿插着自己的至今的人生经历。

初中时是“问题少年”,因为被同学的母亲真诚的对待,而受到“信任”的影响,立志报考自己兴趣志向而开始发奋读书,阴差阳错之下以第一名的成绩录取了高中,令人惊讶的转折与辉煌的改变。

正如松浦在文章最后的结语所说“人生或许就是背着行囊,独自不断地上坡和下坡。”松浦的生活就如同他所说的那样,四十岁之前,经历着人生的起起伏伏。

高中生活的开始,松浦依旧保持着努力的劲头,兼顾学业的同时,参加了自己感兴趣的橄榄球队,生活总是不知何时会给你迎头痛击,松浦不幸骨折,离开了橄榄球队。曾经的问题少年开始思考人生的目的,又做出了让人不解的决定,高中辍学,独自前往美国游历。

轻松地生活,松浦弥太郎的生活好节奏|读一本好书

拿着在日本打工积攒的钱,为了寻求自由来到美国,却体会到了盲目的自由迷茫和无助,钱花光了,无处可归,过着有一顿没有一顿生活,落入了社会的底层,被随时会因吸毒而丧命的朋友收留,见识到了阴暗生活的一面,自己也变得靠谎言维系生活。

坚持读书的习惯使得松浦内心排斥这种无序的生活,而朋友戳穿他的谎言让他又一次获得了“顿悟”的机会。松浦开始努力通过自己从书本中获得的视觉艺术的知识,从旧书市场挑选有价值的二手书,推销给摄影从业人员,从中赚取利润。

后来松浦回到了日本,凭借在美国接触艺术品而培养出的独特艺术直觉,不断扩大着人际的圈子。他的勤奋与特别,吸引了不少与其接触的人的好感,为其介绍生意。并借此机缘开始写作,从事编辑工作。

独特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使得《生活手帖》杂志的发行人横山泰子女士启用并没有特别名气的松浦,力排众议将他评为杂志的总编辑。这应该是松浦职业生涯的一个巅峰。

轻松地生活,松浦弥太郎的生活好节奏|读一本好书

阳光照耀之处,也会留下阴影。松浦说,在开始写这部书的时候,他得了轻度抑郁症。当松浦意识到这一点时,他积极需求医生的帮助,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思考,开始直面自己的问题,从而重新获得了一种轻松感。

拥有这样的波浪式起伏的人生经历,结合自己的思考,松浦写了这本《像我这样轻松地生活》,正因如此,这本书反倒是有了一些“反鸡汤”的意味。松浦所叙述的种种找寻轻松生活节奏的方法,是他对生活的真诚思考与实践,正如他在文章中多次提到对他人生影响巨大的高村光太郎的诗歌中的语句“

诚实和亲切”,作为松浦人生信条的“诚实和亲切”,在这本书中如实地被贯彻着,读者能够感受到这种用力的程度。

如果说生活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客体的话,《像我这样轻松地生活》里充满了作者在这个生活海洋中不断求生的经验总结。这中经验的如实相告,充满了松浦个人鲜明的特点,虽未必适合每一个人,但面对一个坦诚相见的人,他的意见,总归是有价值的,其中的取舍,依我们的人生阅历和经验,以及自己的喜好而定。

正如松浦在书中说的:“书很奇妙,在某人眼中,可能枯燥无味,但到了另一个人手上,或许可以改变他的人生。”

轻松地生活,松浦弥太郎的生活好节奏|读一本好书

松浦所说的轻松的生活,包含了两个方面的理解,一为思想层面,另一为人与人交往遵循的原则层面

在思想上,松浦表现出一种崇尚极简生活的倾向,他以自己的虽然从事文字职业,并曾经经营“二手”书店,但却少有藏书这个反差为例,提出:“可以把物品藏在心里,可以在需要时随时回忆,而所拥有的只要是少许真正重要的物品,这样就可以轻松生活”的观点,对松浦而言,刚才提到的“高村光太郎的诗”就是他重要的物品。

这种含蓄的表述,是提醒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占有的天性,人心的倾向是永远不知足的,满足了一个需求,便会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更大的欲望。随着不断扩大的胃口,不论是有怎样出色的才能,总有不能再向前一步的时候,无法获得满足的欲望,便成为我们各种负面情绪的来源。所谓的欲壑难填正是这个意思。

轻松,意味着不要背着太重的包袱生活,而最先应该放下的,就是这种永远贪得无厌的占有欲。

轻松地生活,松浦弥太郎的生活好节奏|读一本好书

在与人交往的实际操作层面,松浦也提出了很多建议,既有心灵类的 “心灵避风港”“将自卑化为激励自己的工具”,也有实际应用类的“坐而思不如起而行”“坦诚相见,建立无可取代的关系”。在这个层面的讲述,便是仁者见仁了。如果有兴趣的话,建议去看一下这本不长的小书。

轻松地生活,松浦弥太郎的生活好节奏|读一本好书

轻松生活,是我们都希望能够做到的,松浦弥太郎以自己的人生经历所得出的见解,为我们打开了一条看似捷径的小路,可正如松浦在“浪费的时间,有朝一日会成为珍宝”一文中说的:

“大部分人都喜欢走快捷方式,急于得到成果,竭尽所能寻求有效率的方法。我因为个性的关系,无论以前或是现在,都不会做这种事。”

如果你认为松浦在《像我这样轻松地生活》中提出的建议可信,也就是对我们来说是种种方便的人生捷径的话,那么当你看他不走捷径的信条时,是否有一种哑然失笑的错愕?

事物的有趣之处,大体与此类似,看似矛盾的事物,反而是真正可信之处,不知你有没有一样的感觉?

如果此文能带给你一点有趣的思考,那么对我而言,便足够了。

参考:《像我这样轻松地生活》,【日】松浦弥太郎 著,王蕴洁 译,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闲时翻书君,一家之言,茶余笑谈)

(文中其他图片来源于“IC photo”或“图虫创意”,未经IC photo或图虫创意许可,不得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