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的是心理醫生,可是你們卻只給我推薦沒用的大臣——李承乾

李承乾619年生人,是唐太宗和長孫皇后的第一個皇子,因此從小就得到好的教育,文武雙全。

我需要的是心理醫生,可是你們卻只給我推薦沒用的大臣——李承乾

李承乾才三歲的時候,李世民就將長孫熾的孫子長孫家慶任命為李承乾的侍讀。沒多久李承乾就被封為中山王,李世民又命陸德明與孔穎達這兩位儒學大師來教授李承乾學業。

626年,李承乾才8歲就已經被冊立為太子。這時候只要這個人不是智障,在這樣高起點的位置上都能有所作為,李承乾也不例外。

我需要的是心理醫生,可是你們卻只給我推薦沒用的大臣——李承乾

年少的李承乾知書達理、靈敏機智、政治見識高於其他皇子。李承乾的老師因為有腿疾不方便走路,李承乾就親自去迎接,態度極為恭敬有理,李綱去世後李承乾還親自為他立碑。

630年,李承乾才12歲,唐太宗就已經開始讓這個兒子處理國家大事,特地為生病的李承乾修建了道觀和寺廟,還將獄中的囚犯減免了罪行,就為了給這個兒子祈福。

不過好景不長,公元639年,李承乾患了腿疾,又加上最愛自己的母親不在人世,便開始叛逆起來,造奢華宮殿,和宦官玩樂,找男寵。

我需要的是心理醫生,可是你們卻只給我推薦沒用的大臣——李承乾

李世民開始緊張起來,召喚了一批又一批譬如孔穎達、張玄素、房玄齡、魏徵這樣的大臣指導李承乾,可是這些官員都是以直言不諱出名的,正因腿疾而自卑的李承乾自然是聽不進這些勸諫。這時候他需要的是溫柔的理解,而不是這些批評,可是李世民不懂心理學,這些大臣也不懂。所以最後導致大臣們越不讓李承乾做的事情,李承乾就偏要做。

難受的時候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知心人男寵稱心,也被唐太宗弄死了。李承乾後來在宮中為稱心樹冢立碑,並經常為稱心而哭泣流淚,也更恨這個逼著自己懂事的父親了。

我需要的是心理醫生,可是你們卻只給我推薦沒用的大臣——李承乾

可能李世民想讓李承乾有個對比,會更加努力,就故意比以往還要寵愛魏王李泰,賞金賞銀遠遠超過了太子的規格,就差把太子之位也送到李泰手中了。

這時候雖然李世民的原意不是廢太子,可是在李承乾的眼中看來就是那麼一回事,於是他衝著對弟弟的嫉妒和對父親的恨意,起兵造反了,不過最後失敗了。

我需要的是心理醫生,可是你們卻只給我推薦沒用的大臣——李承乾

李承乾起兵失敗後,唐太宗終究還是捨不得殺了他,只把他貶為庶人。

公元644年,鬱郁不得志的李承乾死在了黔州,唐太宗那天為了他停朝一天,並以國公之禮將他下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