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優秀孩子才能優秀

——《不急不吼做媽媽》書評

延延


媽媽優秀孩子才能優秀

任何一個媽媽,都想自己的孩子特別優秀,想孩子出類拔萃。如何讓孩子優秀呢?想做一個優秀的媽媽。

讀了日本作家山崎房一的書《不急不吼做媽媽》,就會讓每個媽媽眼前一亮。《不急不吼做媽媽》是一本家庭教育類書籍。作家山崎房一,1926年生人,1949年參加NRA(道德重整運動),隨後赴英國倫敦留學。1972年創立陽光學院。1982年創立新家庭教育協會,就任理事長,1993年去世。

作者曾開設“爸爸心理學講座”和“媽媽心理學講座”。其中“媽媽心理學講座”還被東京電視臺、朝日電視臺等日本知名電視臺報道,一度成為熱門話題。1991年3月,曾在日本五大全國性報紙的頭版刊載意見廣告,收到了全國25000多名熱心讀者的來信和來電,引起強烈反響。著有《日本媽媽的正能量親密教養課》《我心放鬆》《越是表揚孩子越能茁壯成長》《一本讓心情舒暢安閒的書》等。


媽媽優秀孩子才能優秀


我為什麼選擇了《不急不吼做媽媽》這本書呢?原因是我發現,自己作為一個媽媽存在很多問題——總是喋喋不休地嘮叨孩子,對孩子不溫柔,常常跟她發脾氣,一看到孩子慢吞吞就開始大吼大叫……現在的情況是,每次孩子跟我說話都是大聲喊著說,而且動不動就是跟我對著幹。這讓我很不舒服,而且感到孩子對我的不尊重。我很想改變這種狀況,可是不知道從哪裡做起。我想,很多媽媽都會有和我同樣的感受吧。

《不急不吼做媽媽》是一本值得每個媽媽認真讀的書。那麼這本書裡究竟告訴了我們什麼呢?我覺得它最想告訴我們的是,想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必須學習做一個優秀的媽媽。

那怎麼才能做一個優秀的媽媽呢?


媽媽優秀孩子才能優秀


第一、告別喋喋不休病。

喋喋不休,是每個媽媽常常犯的毛病。為什麼當媽媽的會喋喋不休呢?喋喋不休,並不是由於沒有耐性或攻擊性性格造成的,而一般是媽媽把“沒有滿足自己慾望”的不快,發洩到被認定是媽媽“分身”的孩子身上的一種特殊心理反應。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覺得山崎老師說得太對了。我覺得在說我自己。因為我每次跟孩子發脾氣,或者對她嘮嘮叨叨的時候,都是有一定的心理原因。

比如一次,我看到女兒考試得了90分,就開始對她嘮叨個沒完沒了,批評她為什麼沒有考95分,人家隔壁的孩子得了95分,樓上的孩子得了97分……原因是,之前我跟鄰居們誇耀女兒都是考滿分,結果她考了90分,讓我很丟面子。她最後狠狠跟我說,“那下次我考70分。”我一下子愣在那裡。


媽媽優秀孩子才能優秀


有時候我對她嘮叨起來沒完,是因為丈夫出去喝酒一晚上沒回來。我跟女兒就喋喋不休地埋怨她爸爸。她制止了我好幾次,我都沒有停止嘮叨。女兒摔門進了臥室。我想她一定很厭煩我這樣做。

媽媽們是不是和我一樣有嘮叨孩子的毛病呢?我覺得大多數應該是。我想,媽媽肯定都不願意嘮叨孩子,可有時候看到孩子這樣那樣的問題,又忍不住嘮叨。

喋喋不休是一個完全與理性教育無關的情感問題。喋喋不休常常會使孩子進入焦慮不安的狀態中。這種狀態根本無法讓孩子進入專注地學習。所以喋喋不休只能讓孩子更加反感和不喜歡。

山崎房一老師提出的就是很多媽媽的通病。媽媽只有告別喋喋不休,孩子才能向好的方向發展。


媽媽優秀孩子才能優秀


第二、愛,要用行動表達。

愛是一種行動,更是一種結果。沒有行動的愛不是真正的愛。

比如,看到一個飢餓的乞丐,給他一片面包是一種愛。但只要沒有送上這片面包,無論你的同情心多麼強烈,愛都無法傳遞給對方,對待孩子也是一樣。

愛,是用行動來表達的,而不是心中所想。既然愛孩子,就要讓他明白。

比如,常常對孩子說,“媽媽喜歡你”、“媽媽很愛你”,在他的心裡就會形成媽媽愛我的印象。送給孩子喜歡的玩具或者衣服,孩子一定明白“媽媽是愛我的”。給孩子做喜歡的飯菜,孩子也會懂得“媽媽是愛我的”。可是如果,常常對孩子大聲吼叫,“滾開!”“別再鬧了!”我想,哪個孩子也不會從中感受到“愛”吧。


媽媽優秀孩子才能優秀


這就告訴我們,要常常表達對孩子的愛意。相信每個媽媽都是愛孩子的,既然愛就要正面表達,而不是用吼叫,謾罵,喋喋不休來表達,這根本不是愛。

假如一位繼母,她一點也不覺得自己的繼子可愛。可她從來不斥責孩子,總是輕聲細語地對孩子說,“你是我的寶貝。”她總是表揚孩子,經常照顧孩子,經常笑眯眯地聽孩子的話。那麼在孩子看來,他的繼母是愛他的。這個繼母比那些視孩子為掌上明珠,卻喋喋不休的親媽要好得多。原因就在於孩子能從繼母身上感受到愛。


媽媽優秀孩子才能優秀


第三、溫柔,是一種態度。

媽媽溫柔,孩子才能學會溫柔。溫柔媽媽帶出來的孩子一定也是溫柔的。

同事的女兒經常會跟媽媽說,“媽媽,你能不能說話溫柔一些?”同事問,“我難道不溫柔嗎?”女兒說,“當然不溫柔!剛才我叫你媽媽,你怎麼說的?你很生硬地說,怎麼了?”同事說,“那怎麼了?不對嗎?”女兒說,“當然不對!溫柔的說法應該是,我叫你媽媽的時候,你輕輕地說,寶貝,有事兒嗎?”女兒不說不知道,一說同事才意識到,自己剛才說過的話,比女兒說的情況生硬很多。難怪女兒接受不了呢!孩子不會好好說話,並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我們大人的問題,是我們的行為已經成為他們模仿的對象。

想要孩子能夠和他人友好而和諧的相處,孩子必須學會溫柔的講話。而孩子學習溫柔說話的榜樣是媽媽。媽媽跟孩子輕聲慢語,孩子就學會了輕聲慢語。媽媽多傾聽孩子,孩子就學會了傾聽。


媽媽優秀孩子才能優秀


在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裡也提到了榜樣作用。尼爾森說,老師和家長都是孩子最有好的榜樣。

要孩子學會交流,學會溝通,媽媽就要尊重孩子,用溫柔的態度對待孩子。

每一位媽媽都是十分疼愛自己的孩子。而孩子最渴望的就是媽媽愛自己。媽媽要做的就是認同孩子的個性,用“媽媽支持你”的理念讓孩子變得強大起來。尊重孩子的每一個想法和做法,多肯定,少否定。

不論孩子想做什麼,不論孩子有什麼樣的夢想,媽媽首先要做的是肯定。孩子得到肯定,就會更加自信。


媽媽優秀孩子才能優秀


第四、媽媽安閒孩子安心。

媽媽為什麼會對孩子喋喋不休?這其實是媽媽內心焦慮的一種表現。書中山崎房一老師說到,“心若安定,尿床也會治癒。”他用一個事例,說明媽媽的嘮叨會讓孩子產生不安和焦慮,從而引發尿床,來證明媽媽的情緒會左右孩子的狀態。

媽媽對尿床的孩子修一,每天都要抱抱他,並輕聲細語地對他說,媽媽最喜歡修一了,修一是媽媽的寶貝。修一聽了媽媽的話特別開心,跟媽媽撒嬌到滿意為止。媽媽對他說,“修一,媽媽從一個很厲害的老師那裡學到了不尿床的咒語,我想給你試試,你閉上眼睛可以嗎?”孩子聽話地閉上眼睛。媽媽就給他說了一番,然後在他頭上拍了一下,說,“好了,你不會再尿床了。你可以安心睡覺了。”那晚,孩子果然沒有尿床。

這個事例說明什麼?說明了孩子的神經和情緒是受媽媽影響的。媽媽好的情緒,平和的心態,溫柔的話語會帶給孩子很大的安心,只要安心,孩子一切都會步入正軌。


媽媽優秀孩子才能優秀


這個問題,我的閨蜜也很有體會。大約在五年前,她女兒還在上初中,那時他們住的出租房,幾乎每年都要因為房租問題搬家。每次搬家,閨蜜都會十分厭煩。住在租來的房子裡,她也沒有心情很細緻地收拾,總覺得很快就要搬走了,心裡有種不踏實的感覺,內心不安定。

閨蜜覺得,女兒大概跟她有一樣的感覺。女兒不只一次跟閨蜜說過,她想要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可是閨蜜卻給不了她。那時,女兒還在尿床。想想她都十三歲了,還在尿床,說出去都是一個笑話。直到閨蜜搬進了新房子裡,跟女兒說,“孩子,你終於有了自己的房間。你可以踏踏實實地學習和睡覺了!”

從那以後,女兒真的就不尿床了。那一年,女兒十四歲。閨蜜覺得孩子是內心安定了。自從搬新家以後,閨蜜很有心情給孩子做飯,有心情陪孩子讀書,有心情跟孩子一起看電視……女兒變得很開心,學習成績在直線上升。閨蜜很納悶,為什麼孩子突然變好了?

其實細細想來,不是孩子變好了,而是環境變好了,孩子內心踏實安然了。

我們還常常看到父母經常吵架,孩子的學習成績一般會很差。原因是什麼呢?父母吵架家庭不和睦,孩子內心不坦然,總是糾結爸爸媽媽吵架發脾氣,情緒不安定,就不能專心學習,成績當然就不好。想要孩子成績優秀,父母就要停止爭吵。

內心安然,精力集中,能夠專心而踏實地去做任何事情。集中精力做事兒,事情趨向於好的方面。


媽媽優秀孩子才能優秀


第五、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

在《不急不吼做媽媽》這本書裡,山崎老師一個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賞識教育”。他提出“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賞識教育是對孩子正確的愛,也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和讚賞。

不論孩子有什麼想法,作為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肯定和鼓勵。告訴孩子“你是有思想的孩子”、“在媽媽眼裡你是最棒的”等等。這樣極大激發孩子的信心,讓孩子更加有勁頭,就更能做成功事情。

人性中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尊重、理解和愛。而賞識的特點就是注重孩子的優點和長處,發現並表揚,讓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態中覺醒。


媽媽優秀孩子才能優秀


想做一個孩子眼裡的好媽媽,先學會改變自己:

1、認識自己。認識自身的優點和不足,尤其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當一個媽媽能夠認識自己的不完美,並接納的時候,她就能夠接受別人的一切。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不急不躁。

這一觀點與美國作家簡•尼爾森著的《正面管教》裡的觀點一致。他提出“改善,而不是完美”的觀點,類似於山崎老師提出的,認識自己的不足,接受並逐步完善的觀點。

2、愛上自己。愛上自己是一切的先決條件。愛,是人類所特有的,最偉大的感情。愛上自己,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都給自己打一百分。這樣就對自己的不滿就減少一半,向自己發怒少了,自然對孩子的喋喋不休就會相應減少。媽媽只要改變思路,不再責怪自己,責怪孩子的能量就會減少。

3、不斷學習。不斷學習,會讓媽媽學習到越來越多與孩子相處的方法。同時會讓媽媽越來越充實,沒有更多時間揪著孩子的問題不放。這樣也會減少對孩子大吼大叫的機會。提高自身素質和理念的同時,變得越來越溫和而又修養,建立與孩子良好的溝通氛圍。


媽媽優秀孩子才能優秀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父母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會成為跟隨孩子一生的模仿對象。所以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父母就要先成為什麼樣子。

想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先做一個優秀的媽媽。

那麼從現在開始,每個媽媽都開始給孩子做最好的榜樣——不急不吼,溫柔以待。先學會做一個細心耐心、愛自己、尊重孩子、賞識孩子的好媽媽,那麼你無形中就對孩子施加了影響,孩子必然會更加優秀。

用作家阿瑟•克拉克的墓誌銘做一個總結吧:“我永遠都沒有長大,但我永遠都沒有停止生長。”


媽媽優秀孩子才能優秀

作者簡介:延延,70後,喜歡讀書,喜歡思考。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相信故事能溫暖你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