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拆不散的愛情,天天把“分手”掛嘴邊

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我這樣的中年大叔,最近竟也煲起了《少年派》這部劇,當然,我是跳著看的,但大致劇情也都看明白了。

這幾年來,這是第三部讓我感興趣的國產劇,雖然演的是我已經回不去的青春校園劇,但令我意外的是,劇情還算不俗套。

不僅還原了我的沙雕高中生活,讓我重溫高中時的那股叛逆勁,張嘉譯和閆妮更是淋漓盡致的展現出“同一個世界,痛毆一個爹媽”。

總的來說,算是一部挺成功的現實題材電視劇。

至於劇裡幾個主角學生的高中生活我也不想多加評論,因為在這個年紀,看得懂自然懂得怎麼去做,看不懂就只會更加叛逆偏激。

其實讓我最深有體會的,還是張嘉譯和閆妮一言不合就互懟的夫妻生活,特別像我和木木。

劇裡的他倆,整天動不動就拿“離婚”說事。

我記得很多網友給我留過言,說對象一吵架就拿“分手”說事。

每每我都告訴他們,如果有心在一起,永遠不要隨便拿“分手”來吵架。

如今我卻有新的明白,很多時候,拿“分手”來吵架根本不是問題的重點,重點在於你們是以什麼心態在吵架。

吵得明白,說多少次“分手”,你們都會好好的;

而吵不明白,一次兩次三次,也許就真的散夥了。


有種拆不散的愛情,天天把“分手”掛嘴邊


說來也打臉,其實我平時和木木在日常生活裡,三天兩頭就會說一次離婚。

比如她掐疼我的時候,我就會大喊: “老子跟你過不下去了,離婚吧,明天民政局見! ,她: “走啊,誰怕誰!

比如我經常把她的白衣服和其他顏色的衣服一起放洗衣機裡洗,她一看到也會大吼: “林沐你大爺的,你故意的吧,這日子過不下去了,離婚吧! ,我: “誰不離誰孫子!

總之生活裡的各種看對方不爽的小吵,說“離婚”簡直就是家常便飯。

可我們為數不多的幾次真生氣的吵架,卻從來隻字不提“離婚”兩字。

就像《少年派》裡的張嘉譯和閆妮,他們每次說“離婚”的時候,嘴角都是微笑的。

因為他們深懂彼此,知道哪句話是真,哪句話是假,知道哪些話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說著過下嘴癮,哪些話不可以輕易說出口。

因為互懂,才讓他們雖然生活平凡,經濟一般,卻比其他父母都要過得幸福。

大抵,好的愛情,就是我們互相氣急敗壞的跟對方說“離婚,誰不離誰孫子”,最後卻嬉皮笑臉的摟一起當孫子。


有種拆不散的愛情,天天把“分手”掛嘴邊


這部劇裡最窮的父親就數張嘉譯了,而閆妮還有個有錢的喜歡她多年的舊情人一直對她念念不忘。

可閆妮從一而終,對感情絕不含糊,因為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和老公。

很多人問過我, 男朋友沒車沒房,怕以後生活條件不如意會後悔,該不該嫁?

我想,這個問題應該回歸每個人本身,你要什麼生活,就去選擇什麼樣的另一半,談不上對錯,人生觀不同罷了。

有的人選擇了愛情大於經濟基礎,有的人選擇了經濟基礎大於愛情。

可我想說的,餘生往往不止眼前的房和車,有個把你放在心上珍惜的人比什麼都重要。

也許你會遇見一個家庭條件不怎麼好的人,但陪一個人吃苦其實並不辛苦,有本事要愛情,就得有本事一起想辦法賺錢去收穫你要的物質。

關鍵,兩個人相惜相疼奮鬥的日子,既甜,又暖,雖然不一定努力了就一定能達到你所期望的目標,但是,有了一起努力的過程,老天會還你們一對更相愛的你們。

過得心裡苦,才是愛情裡最苦的東西。 你感受不到ta的呵護與關愛,你感受不到ta陪你奮鬥的幹勁,這苦,比什麼藥都難嚥。

這個道理,男女都一樣。


有種拆不散的愛情,天天把“分手”掛嘴邊


王源前段時間唱的那首《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其實我蠻喜歡的。

因為確實哪怕是夫妻,很多生活的事我們都無法真正去感同身受,但是我們要學會互相理解與包容彼此。

就像過去大多數婚姻裡,家庭主婦承擔了一切家務,洗衣做飯照顧孩子,每天各種細碎的生活煩心事圍繞自己,老公無法體會。

而老公起了床就去外面的世界打拼,老婆也無法得知他在公司承受了多少壓力,甚至為了這個家,還得忍氣吞聲被老闆劈頭蓋臉的責罵。

其實生活,誰都不比誰容易。

但是回到家推開門,這裡就是我們的小世界。

老婆不會第一時間就牢騷自己的不容易,老公也沒有第一時間抱怨飯菜還沒做好。

她趕緊熱湯上飯,他趕緊搭手幫忙,然後一家人其樂融融,忘了今天的煩惱,連飯都是甜的。

婚姻這東西,是要愛一輩子的,我們可以因為任何事而心煩,但絕不能因為對方的冷漠和不理解而心苦。

無法感同身受對方的辛苦沒關係,學著去理解和包容,你們的愛自然就會繼續增值,生活才能有滋味,事業才能有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