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嗎?爸爸帶大的孩子,在這幾個方面更優秀!

曾經有一項調查顯示:在我國,42%的母親在孩子的教育中獨當一面,32%的家庭中教育孩子的任務由祖輩承擔,父親真正起主導作用的不過12%。作為孩子最為重要的家庭教育中,爸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太多家庭的教育都把重任放在了媽媽身上,所以孩子對爸爸最常說的話就是:“我媽呢?”

心理學家說:父愛不可缺少也不可能替代。媽媽的感性和爸爸的理性帶給孩子的教育是不一樣的,童年有爸爸的陪伴能夠給孩子許多性格方面養成帶來好的方向。


知道嗎?爸爸帶大的孩子,在這幾個方面更優秀!


爸爸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美國秘魯大學的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更好,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

除此之外爸爸的陪伴,能給孩子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能夠讓孩子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性別角色;

✔在性格方面有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個性;

✔幫助提高孩子的情商與社交能力;

✔有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跟智商開發。

這是因為與媽媽的感性不同,爸爸更注重理性思考,比如:

●相處上,爸爸更多是“放養式”讓孩子去探索,而媽媽是“保護式”不想孩子受傷;

●教育上,爸爸更多是鼓勵孩子做喜歡的事,而媽媽對孩子的期望會更高;

●動手做事上,爸爸更喜歡孩子自己動手、主動思考,而媽媽會覺得力所能及就好;

如果長期缺少父愛,會產生“缺乏父愛綜合徵”,表現為:認知受到阻礙,性格有缺陷如膽小、懦弱、缺乏自信等。

爸爸的角色無法替代,“不缺席”才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


知道嗎?爸爸帶大的孩子,在這幾個方面更優秀!


不“缺席”的爸爸,要做好這幾點

>>>爸爸愛媽媽

教育家杜威曾說:在每個人的生命成長中,沒有比家長更重要的老師。最好的家教就是夫妻恩愛。

幸福的家庭才能培養孩子獲取幸福的能力。

多數媽媽都是感性的,孩子有小問題都會焦慮,而這樣的情緒也會影響孩子,爸爸在身邊,可以安撫媽媽和孩子的情緒。

孩子在充滿愛與和諧的家,會擁有更多的安全感和歸屬感,能夠勇敢面對生活的難題。

>>>提高陪伴質量

很多爸爸在陪孩子時,只是坐在一旁玩手機,並沒有和孩子互動,這樣的陪伴是沒有意義的。

陪伴孩子不在於時間長短,而是要做到高質量的陪伴。

分給孩子足夠的時間,重視孩子,不要高高在上,要學會跟孩子做朋友;學會耐心對待孩子,慢慢去引導,過度急躁的效果是微乎甚微的。

◆ 針對不同年齡,採用不同的相處方式:

●在嬰兒時期就開始培養感情

爸爸可以照顧寶寶日常生活,讓寶寶熟悉爸爸,培養彼此間的親密關係。可以對寶寶微笑、說話等,跟寶寶建立很好的互動基礎,為成長做鋪墊。

●孩子3歲及之後

此時孩子的大腦正在快速的發育,對外界的事物產生更多興趣。爸爸應為孩子創造更多感受外界事物的條件,多到戶外活動、與孩子做一些趣味性的遊戲、陪孩子玩耍,能夠更好地培養爸爸與孩子之間的親密感情。

>>>對孩子表達愛

中國式父母,很少會直接表達出愛。

但是對孩子來說,語言上的表達會比行動更加直觀。

給孩子一個擁抱,說一句“爸爸愛你”,不但能給孩子溫暖堅定的力量,讓TA學會表達愛,也是能幫助他們建立一生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除此之外,勇於承認錯誤,不單是針對孩子,爸爸同樣也是,教育過程中難免會犯錯,和孩子道歉,才能贏得尊重,也讓孩子學會面對錯誤。

更多健康資訊,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北京護生堂大藥房”關注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