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滴]自然界的春夏秋冬 詩意裡的萬物草木


[知識點滴]自然界的春夏秋冬 詩意裡的萬物草木

·

文|沙舟整理

圖|來自網絡

·

要了解世界,必瞭解萬物。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孕育了千千萬萬個生命。春天生長了生命的茁壯,夏天拔長了生命的精彩,秋天收穫了萬物的果實,冬天則是孕育萬物生長的開始。

·

一、“三春”指什麼?

指:“孟春、仲春、季春"。又指:初春、仲春、暮春。

孟春。孟春一定要是乍暖還寒,陰晴不定。

仲春。仲春一定要有陽光,非常濃郁的陽光,明亮流淌。

季春。季春是最深的春天,知道春天快要過去了,舂格外依依不捨。

·

·附:古人筆下的“春”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知識點滴]自然界的春夏秋冬 詩意裡的萬物草木

二、“三夏”指什麼?

指:“孟夏、仲夏、季夏”。又指:初伏、中伏、末伏。

孟夏。孟夏是萬物生的意思,開始生長髮芽。

仲夏。仲夏是全的意思,到了仲夏“草木萬物以成”。

季夏。到了季夏,草木旺盛,茂盛之後就面臨著衰枯,秋就到了。

·

附:古人筆下的“夏”

《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小樓西角斷虹明。

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

涼波不動簟紋平。

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


[知識點滴]自然界的春夏秋冬 詩意裡的萬物草木

三、“三秋"指什麼?

指:“孟秋、仲秋、季秋”。又指:立秋、白露、秋分。

孟秋。

農曆七月為孟秋,節氣是立秋、處暑所在的日子。

仲秋。農曆八月為仲秋,節氣是白露、秋分所在的日子。

季秋。農曆九月為季秋,節氣是寒露、霜降所在的日子。

·

附:古人筆下的“秋”

《子夜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知識點滴]自然界的春夏秋冬 詩意裡的萬物草木

四、“三冬"指什麼?

指:“孟冬、仲冬、季冬”。 又指:初冬、嚴冬、冬末。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階段。

立冬。“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小雪。此時因氣溫急劇下降而開始降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

大雪。當地面有積雪,則大雪的象徵。

冬至。冬至古人認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古人將冬至日立為一年之始。

小寒。進入小寒以後,就開始進入了寒冷季節,但沒有達到極點,所以稱為小寒。

大寒。進入大寒,此時天氣寒冷至極,所以稱為大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後一個節氣。

·

附:古人筆下的“冬”

《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知識點滴]自然界的春夏秋冬 詩意裡的萬物草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