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荷蘭商業貿易繁榮的基礎 談談"低地國家"的城市化之路

尼德蘭是荷蘭的前身,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他成為了當時歐洲商業貿易最為發達的地區。從11世紀開始,依靠著尼德蘭地區強大的工商業和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尼德蘭開始進入快速城市化時期,尼德蘭的工業革命前的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和確立,併為之後16世紀荷蘭的黃金時代奠定了基礎。

奠定荷蘭商業貿易繁榮的基礎 談談

中世紀後期尼德蘭地區圖,整個淺色部分為尼德蘭地區,黑色邊界為比利時,紅色區域為佛蘭德斯伯國


羅馬統治時期的尼德蘭

尼德蘭地區的城市化道路起源於何時?什麼時候出現的?這個問題在歷史上一直頗有爭論。古時候,尼德蘭是羅馬人統治下的重要行省之一,這也意味著這個地區的城市帶有很明顯的羅馬色彩,在羅馬統治時期的四世紀到五世紀時期經歷了動盪的時局後,於六世紀和七世紀進入了低谷,但在八世紀以後又開始逐步復興,尼德蘭地區海岸上以及河口附近開始出現大批量的商業聚集群。

奠定荷蘭商業貿易繁榮的基礎 談談

古老的城鎮——通厄倫,這裡至今仍保留西歐最大的二手古董市場


在羅馬統治尼德蘭時期主要存在了這些城池,比如斯河流域的通厄倫,如今是比利時林堡省的一座市鎮,在3世紀左右出現的時候是當時羅馬帝國在北部行省最大的城池,6世紀衰敗以後,12世紀逐漸演變為城市。那慕爾,羅馬帝國晚期在此建立了防禦性的聚落,延續至墨洛溫時期,後來成為尼德蘭地區重要城市之一。

奠定荷蘭商業貿易繁榮的基礎 談談

那慕爾小城風光


還比如羅馬統治時期,在尼德蘭的北海地區也出現了很多城堡,如阿爾登堡和奧登堡,後來均演變成小城市,在阿爾登堡和奧爾登中間則坐落著布魯日,羅馬時期一個重要的聚落,日後也發展成為一座地位顯赫之城。

總而言之,羅馬統治時期,尼德蘭地區並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城市,但當時的人們的所有行為鬥是在朝著城市化的進程去做的一些基本要素,從這一層面來看,羅馬統治下的尼德蘭還是對後來的城市化具有很積極的意義。

奠定荷蘭商業貿易繁榮的基礎 談談

布魯日至今仍然保留很多典型的哥特式建築


羅馬帝國滅亡後的初步城市化

從羅馬帝國的晚期到墨洛溫王朝晚期,這一時期商業屬性的城池和商業聚落逐漸消失,城市發展繼續萌芽,也正是從8世紀開始,尼德蘭地區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城市,並且一直持續到了14世紀。

在西羅馬帝國的末期,隨著匈奴人的到來,原先居住在羅馬高盧境外的日耳曼人大量的湧入高盧地區,這場涉及重大的民族遷徙直接改變了後來荷蘭地區的人口結構。而進入5世紀後,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尼德蘭地區也陷入了黑暗時期,在這段時期裡,商業交易幾乎終止,城市發展緩慢,所有的城池都在衰落,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了7世紀左右。

奠定荷蘭商業貿易繁榮的基礎 談談

萊克河支流

在羅馬帝國滅亡以後,儘管當時整個西歐的城市化進程都受到了影響,但也並非沒有變化。到了6世紀,隨著佛蘭德地區和北部萊茵河地區的商貿關係的恢復,在7世紀,尼德蘭北部形成了西北歐新時期的第一批商業中心-瓦爾赫倫島的棟堡和萊茵河下游的多雷斯塔德。前者在澤蘭省,後者在烏特勒支省,靠近烏特勒支城。瓦爾赫倫島西北海岸曾經是羅馬人的定居點之一,從6世紀末貿易恢復到7世紀,棟堡在這期間漸漸發展成為北海地區重要的貿易中心。

奠定荷蘭商業貿易繁榮的基礎 談談

瓦爾赫倫島原先是一座位於荷蘭澤蘭省斯海爾德河口的島嶼,後因圍海造田逐漸與荷蘭大

這個所謂的貿易中心和當時的很多地區都建立過商貿聯繫,這從棟堡海岸挖掘出的很多金幣都都可以看出它與英格蘭、意大利、萊茵河谷地等地區等很多地區都存在貿易往來。

在佛里斯蘭王國沒有被併入法蘭克王國之前,萊克河畔的多雷斯塔德一直是兩個王國的爭奪之地,歸屬一直在發生變化,這種不確定性一直在阻礙雷斯塔德稱為當時的貿易中心。公元720年,法蘭克王朝的宮相查理.馬特將弗里斯蘭徹徹底併入了法蘭克王國,這一舉措讓多雷斯塔德徹底的從政治紛爭中解放出來,並很快成為了當時的貿易中心。英格蘭與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之間的海上貿易以及萊茵河與馬斯河之間的內河貿易都由它來溝通,並由於它成為了王室稅收的重要來源,改該地城市的商人也很早就得到了王室的庇護。

奠定荷蘭商業貿易繁榮的基礎 談談

查理·馬特,法蘭克王國宮相,任職時也是法蘭克王國實權的掌握者


在7世紀的商業復甦以後,僅僅過了兩個世紀,尼德蘭地區便再次遭受折磨,這次威脅主要來自於瑞典人、丹麥人以及挪威的襲擾,在查理曼大帝去世後,更是為北方的偷襲者提供了良機。多雷斯塔德自從遭到數次搶劫以後,徹底淪為了一片廢墟,而由於維京人對英格蘭群島的中部和東部的控制以及海陸兩地的襲擊,使得棟堡的商貿從9世紀就開始萎縮,到了9世紀末該城市便徹底消失了。

奠定荷蘭商業貿易繁榮的基礎 談談

北歐海盜


當然,北歐海盜的襲擾消失的時候就是尼德蘭地區商業復甦的時候,隨著弗德蘭伯爵國等地的軍事實力不斷增強,該地區基本擺脫了海盜的威脅。9世紀到10世紀,隨著混亂和不安逐漸遠去,尼德蘭地區的商業再次恢復,並且最終開始這些地方逐漸轉化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城市。

由以上可以看出,商業中心的建立和商業貿易的復甦都帶動了城市化的進程和發展,從經濟上來看,無論是北歐人南下之前的多雷斯塔德與棟堡,還是在9世紀晚期出現在弗蘭德斯地區以及尼德蘭北部地區出現的商業貿易中心,它們主要是為“過境貿易”提供服務,或者說它們是長途貿易的中轉站。

但是我們也能看到這些商貿中心和鄉村之間的經濟互動是非常少的,缺乏內部經濟尤其是農業發展的支持,即便如此,這些非農業屬性的商業聚落產生了,對於尼德蘭地區的城市化進程而言,是一個進步,至少相當於是初步城市化吧,而一旦他們和周圍區域進行了緊密的聯繫,其影響會更加的深遠。

奠定荷蘭商業貿易繁榮的基礎 談談

法蘭克王國


商業聚集地向城市的演變

在最初形成的商業聚集地向城市轉變的過程中,是離不開鄉村經濟支持的,而鄉村經濟的發展又離不開和平與穩定,西歐地區的整體和平局面經過努力,在10世紀左右基本建立起來,並且隨之而來的穩定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消除了來自各處的威脅。而隨之帶來的是人口增加,農耕經濟的發展。

另外,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了修道院或者城堡附近尋找新的商機,這有利於附近形成新的商業群和聚集地,當時的教會和貴族掌握著政治和經濟資源,他們以修道院和堡壘為中心,向周邊輻射商業聚集地和城市化,關於這點,我們在尼德蘭很多城市中都能看到,比如安特衛普等城市。

奠定荷蘭商業貿易繁榮的基礎 談談

安特衛普目前是比利時的重要城市

從羅馬統治時期開始,安特衛普一直都是農耕地區,也僅僅是當時的一個小村莊。1106年,安特衛普歸屬於布拉奔特公爵領,並迎來了一波發展的契機。布拉奔特公爵從1296年開始推行一些列的政策,以此吸引商人和手工業者到該地區設立集市,這些政策包括:免稅,安全通行、設立獨立商業區等等。在隨後的數十年裡,安特衛普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手工業從業者來此謀生,還包含海外的很多商人,就這樣,曾經的一個小鄉村徹底轉型為城市。類似這種變化在很多城市都能看到,如那慕爾、馬斯特裡赫特、圖爾奈等等。

奠定荷蘭商業貿易繁榮的基礎 談談

馬斯特裡赫特

與尼德蘭的其他城市相比,阿姆斯丹出現的比較晚,該地區原來也只是一個漁村,從漁村轉變為城市,阿姆斯特丹除了依靠交通的便利以外,還離不開當地政治政策的扶持。阿姆斯特丹從1367年開始,分別三次修築了運河,並且拓寬了堤壩,作為伯爵的領地,它兼具了政治和經濟的中心,並且隨著人口的發展,集市貿易的拓展,城市化也越來越明顯。

總之,在尼德蘭地區,隨著商業貿易的發展,手工業和商人逐漸穩定以後,這種聚集性質的城市貿易有了良性的經濟循環,城市便形成了。

奠定荷蘭商業貿易繁榮的基礎 談談

水上城市阿姆斯特丹

尾聲

從古羅馬帝國時期一直到中世紀結束,尼德蘭的商業或者軍事聚集地城市化在前期由緩慢的發展到11世紀開始的快速發展,並且當時的城市化水平很明顯高於歐洲其他地區,雖然在15世紀左右由於瘟疫而出現了停滯,但城市格局已經基本形成。


在尼德蘭地區的城市化發展中,我們也能看到,它之所以由如此快速的發展,是因為尼德蘭地區很多都是靠近海洋或者河流的,這些地方的水利交通的發達能讓經濟往來提高效率,所以我們能看到第一次城市化的分佈地區,要麼是河流兩岸要麼就是沿海城市。

另外各個地區的城市化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佛蘭德地區更加註重紡織業或呢絨產業,馬斯河上游地區比較重視冶金產業,尼德蘭北部則重視航運、漁業等等。

奠定荷蘭商業貿易繁榮的基礎 談談

在城市化的過程中,教會和規則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指定的一些列政策和相關的貿易規則,讓商人和手工業從事者能夠以此為中心進行穩定的貿易來往,並且這也說明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當時的商人和規則之間的矛盾還是可以有所保留的。

奠定荷蘭商業貿易繁榮的基礎 談談

尼德蘭文藝復興時期的繁盛景象


在中世紀接受後,尼德蘭地區的城市格局已經完全確立,受到產業和交通的限制,新的格局需要依賴工業革命的推動才能出現,並且尼德蘭最先開始的是北方的城市化,但城市化高潮的時候,南方的城市卻反而超越北方,原因就在於地理位置。因為北部整體地理位置最低,在河流流過的地方,更容易受到洪水和海侵的威脅。所以,南方超過北方也就是顯而易見的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