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擔當,責任心,是被家長一點點“哄”沒的

在我們社交圈子中,或者是職場當中那些有成就的人,一定都是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因為沒有擔當沒有責任心就不會有跟隨者和擁護者,現今社會當中競爭越來越強,對我們每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及能力都非常注重,而擔當和責任心都是要成功所具備的基本素質,而現實社會中,具備這樣的人也很稀少,我們面臨責任的時候,往往潛意識裡面是逃避,辯解等,並找出足夠的理由去為自己開脫,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嚴重的是很多人,在自己努力,奮鬥的過程中,面臨失敗不是總結自己的得失,而潛意思中先找藉口,為自己找出足夠的失敗理由來安慰自己。

孩子的擔當,責任心,是被家長一點點“哄”沒的

注意,我用到的淺意識這個詞,潛意識也是我們常說的第一反應,而這種潛意卻是孩子在剛學會走路的時候一直到學前家長“培養”出來的,而古時候這樣的情況很少,因為古時候的家教比較嚴格,以忠孝仁義禮智信為教育原則,一直教育孩子要忠君愛國,講義氣,講信譽等,

孩子的擔當,責任心,是被家長一點點“哄”沒的

實際今天社會在發展,家長的知識也都很高,那麼為什麼,現代家長培養的孩子卻失去了勇於擔當這樣基本素質了呢?實際上是家長對家庭教育認識的不夠,不瞭解不了好的教育方式給孩子帶來的影響,這裡面我舉一個例子,小孩子在學蹣跚學步的時候,因為平衡感發育不全,且肢體控制能力控制不強,所以會經常摔倒,那麼孩子摔倒了就一定會哭,孩子一哭的時候,家長的心都碎了,趕緊扶起來去哄,可是孩子哭不是那麼容易哄好的,那麼家長會邊哄孩子邊拍打搬倒孩子的物品,比如 茶几絆倒了孩子就打茶几,沒有絆倒的物品則打地板,邊打還講“寶貝不哭了,媽媽打它了,給你報仇了,”等等這樣的語言,總之講的不是孩子走的不好而是其他的責任,凡事把使孩子哭的責任全部推給別人,

孩子的擔當,責任心,是被家長一點點“哄”沒的

久而久之,孩子的意識裡面,凡事惹到自己的都是錯的,只有自己是對的,只要哭鬧不好,那麼一定自己不會有責任,一定有人給自己報仇,這樣就形成了孩子的思維習慣,長到七歲的時候,就形成了這樣的思維模式,形成了自己的潛意識。

孩子的擔當,責任心,是被家長一點點“哄”沒的

而面對這樣的情況怎麼辦呢?如果在室內,那麼就不要扶起孩子,而是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自己繼續聯繫走路,也許孩子還會摔倒,但是他一定學會總結,避免摔倒,他會努力提高自己走路的能力,克服自己遇到的困難,這樣的思維方式,就是讓我們要迎難而上,從自己的角度總結經驗,而不是把自己的失敗歸到其他的責任,這不就給孩子引導到了這樣成功的思維方式了嗎?培養了孩子勇於擔當,不推卸責任的能力了嗎?但是這個方法也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家長要活學活用。

孩子的擔當,責任心,是被家長一點點“哄”沒的

但這種情況在家長的圈子當中很常見,同時還有很多很多的例子,有很多很多讓家長注意不到的小細節,卻給孩子帶來很不好影響的例子,只要注意這些細節,家長學會處理相應問題的方法,就可以培養孩子更好的習慣,形成孩子的能力。

孩子的擔當,責任心,是被家長一點點“哄”沒的

家庭教育沒有長篇大論而重在細節,關注金爸爸育兒更多家庭教育知識分享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