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要开门!海外有人假扮防疫人员入室抢劫

随着疫情传播程度进一步恶化,海外不法分子诈骗套路也随之升级且花样翻新,不少海外党荷包损失惨重。


新冠病毒加速传播,英国出现病毒检测试剂短缺、检测能力超过负荷的状况。这让那些出现新冠肺炎症状的人或者疑似患者无法进行检测。

警惕!不要开门!海外有人假扮防疫人员入室抢劫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目前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只给住院且非常严重的病人、已出现确诊病例的养老院和监狱提供检测服务,但富人阶层却可以利用“财富”获得“插队”检测的权利。这也让某些不法商家嗅到了商机,试图借流行病牟取暴利。

警惕!不要开门!海外有人假扮防疫人员入室抢劫


近期,英国一家私人诊所的医疗总监马克·阿里在其工作的私人诊所趁机高价向富人出售病毒检测试剂盒,一盒售价竟高达375英镑并承诺检测后三天出结果。


虽然此价格是检测试剂盒供应商要价的三倍,但对富人来说并不算什么,花点小钱买个安心,值了!但这些购买试剂盒的富人们表示,他们并未能按时拿到检测结果。


据悉,该诊所在几天内卖掉了6664个试剂盒,一周收入约250万英镑,净利润多达170万英镑。难怪马克·阿里愿铤而走险,借疫情机会“大发国难财”。

警惕!不要开门!海外有人假扮防疫人员入室抢劫

目前,该诊所已经暂停销售检测试剂盒,马克·阿里也已被警方带走,他将面临15天的拘役,罚款约60万英镑(70万美金),一朝回到二战前。不仅如此,海外借疫情诈骗的招数层出不穷,让身在海外侨胞、留学生屡屡上当。


在这,小编搜集了近期常见的几种骗局,帮海外党提高警惕,识破套路,不给骗子可乘之机。让我们一起来打假吧……


借口销售防疫物资,实施诈骗

自英国新冠病毒爆发至今,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需求量激增,诈骗分子通过华人微信群,虚假广告链接(“新冠病毒喷雾”、“新冠病毒防疫套装”或“新冠病毒药品”等)谎称有防疫物资,骗取当事人汇款后即失去联系。或兜售大量的假冒口罩、不合格的洗手液和未经授权的抗病毒药物。

在此,提醒海外侨胞、留学生防骗与防疫同样重要。收到提及汇款、转账、提供验证码等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网上交易要通过正规网购平台进行,不要盲目相信代销代购信息。


警惕!不要开门!海外有人假扮防疫人员入室抢劫


假借捐款名义,实施诈骗

通常,诈骗分子假借“红十字会”、“慈善会”等公益组织或医院的名义,发布虚假的募捐信息。

若收到以“爱心捐赠”名义捐款的短信、邮件、电话或者网络链接,定要多长个心眼儿,先通过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核实信息的真伪后,再捐款。万不可掉入陷阱。


假借机票退改签,实施诈骗

防疫期间,航班动态瞬息万变,诈骗分子通过群发“退改签”短信,诱导海外华人、留学生拨打短信中的电话或点击虚假链接,从而骗取银行卡账号、密码及验证码等个人信息,盗取银行卡内资金。

因此,若近期购买机票的小伙伴,收到此类短信或电话,请大家务必登录官网核实,万不可轻易点开链接输入个人信息,或随意通过电话透露个人信息给不发分子,从而造成损失。


警惕!不要开门!海外有人假扮防疫人员入室抢劫


冒充熟人,实施诈骗

某些诈骗分子盗取同学、朋友、亲戚的微信、QQ号,冒用他们的身份发起聊天,要求转账购买疫情物资或者谎称感染病毒借钱治病。

海外的小伙伴们,如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打电话和本人联系,切莫心急汇款、上当受骗。是有小伙伴最近收到的诈骗电话号码,宝宝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哦……

警惕!不要开门!海外有人假扮防疫人员入室抢劫

警惕!不要开门!海外有人假扮防疫人员入室抢劫


假装警察罚款,实施诈骗

自从英国政府“封城”以来,具体对于未遵守社交隔离的惩罚方式及金额,一直没有个定数。没想到,这竟然成为诈骗份子的香饽饽!


据英国政府的公告显示,日前有诈骗份子假扮政府发出违反“社交隔离”的罚款短信,短信里要求民众点击链接交罚款,这时候大家千万别点啊!请你告诉你的朋友们,英国政府目前没有采用这种方式缴纳罚款,望周知!


警惕!不要开门!海外有人假扮防疫人员入室抢劫


不仅仅是警察,疫情期间,诈骗犯们还喜欢伪装成最容易获得信任的政府防疫人员,直接上门进行诈骗。


根据National Post的最新报道,加拿大大温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型骗局。


有骗子会打电话或上门,自称是来自红十字会的医生,要做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借机进行诈骗。


比如目前加拿大市面上口罩一罩难求,现在屡屡发生的骗局就是自称来自红十字会的人上门,他们说,如果您捐款,他们会为您提供口罩。


更有甚者,装扮防疫工作人员上门抢劫!


前些天无论在国外本地社区,还是华人社区,都流传着这样一则消息:


警惕!不要开门!海外有人假扮防疫人员入室抢劫

警惕!不要开门!海外有人假扮防疫人员入室抢劫


如果大家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开门,直接打911报警!


对此加拿大红十字会,通过社交网络警告大众:


"不要相信那些出现在家中检查的人,我们没有派医生到居民家中进行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排查,如有疑问,请第一时间致电当局进行核实。"


在芬兰,同样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芬兰新区西部的警察,正在调查一个与新冠病毒有关的诈骗案。


据报道,3月14日晚上19点左右,有两名男子敲开了当地一户人家的门,说他们是新冠病毒研究人员,需要对这幢房子进行检查。


警惕!不要开门!海外有人假扮防疫人员入室抢劫

网络示意图


其中一个男人和厨房里的房主交谈,另一个在房子里走来走去,第三个人也在此时进入了房子里。


在检查结束时,该居民被要求支付10欧元的借记卡服务费,但在这些人离开后,该居民注意到2000欧元现金、大量贵重物品和酒精被偷。


警方表示,现在有人准备利用公众的恐慌进行诈骗,最典型的骗局都是针对独居的老年人,提醒老人他们要格外提高警惕性。


推送假新闻,实施诈骗

最近英国开始封城,学校也停课了,宅在家的小伙伴有更多的时间上网关注疫情最新动态,


诈骗分子乘机推送假新闻引起你的好奇,实则骗你点开钓鱼网站或木马链接,以获取你的银行卡账号、密码个人等信息。

所以,请大家安装防火墙,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尽量在正规网站浏览新闻,不要随意点击弹窗信息及来历不明的网站链接。


冒充中国驻外使领馆、快递公司,实施诈骗。


在海外,假冒中国驻外使领馆是诈骗分子惯用的伎俩。近期,中国驻英国使领馆已接到多名中国公民求助,反映遭遇电信诈骗。

警惕!不要开门!海外有人假扮防疫人员入室抢劫

不法分子假冒中国驻英国领事馆、快递公司等名义,谎称当事人包裹需要领取,要求当事人提供个人信息以核实身份,进而以包裹内物品表明当事人涉案为由,主动“协助”受害人转接国内“警局”及“检察院”电话(实为虚拟假冒电话),诱骗当事人提供本人银行账号、取款密码或者将资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进行“资金清查”。


由于近期不少中国公民委托国内亲友邮寄口罩等防疫用品,有关犯罪手法具有一定迷惑性。

再次提醒大家,疫情期间务必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以任何名义索取姓名、住址、家庭情况、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以及转账、汇款的要求,避免造成财产损失。


最后,如果千防万防,还是有小伙伴不慎上当受骗的,请及时向英警方和国内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尽快联系本人账户开户行,要求采取止付、冻结等相应措施。

警惕!不要开门!海外有人假扮防疫人员入室抢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