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單位如何應訴工程款糾紛


建設單位如何應訴工程款糾紛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建設單位將工程發包給承包單位後,承包單位按要求進行施工,並且驗收合格後,就要支付工程款,那麼建設單位怎樣應訴工程款糾紛?下面由趙國強律師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建設單位如何應訴工程款糾紛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建設單位應訴工程款的,就需要收集相關的證據,並且寫答辯狀,而建設單位也可以委託代理律師進行應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八條 委託代理人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建設單位如何應訴工程款糾紛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第一百二十五條 送達起訴狀和提出答辯狀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繫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繫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二、工程造價糾紛事前化解的意義

糾紛的預防是指約定前或履行過程中採取的各種防止糾紛發生的措施。糾紛時不正常的情況下,不但影響了雙方的友好合作,而且影響了合同的履行。一旦發生糾紛,處理起來必然會消耗精力和財力,增加負擔。因此事先採取各種預防措施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措施。


建設單位如何應訴工程款糾紛

1、有利於防止合同漏洞及欺詐。

合同漏洞是產生糾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當事人在合同簽訂時就預先考慮到如何防止合同糾紛的發生,主要調查瞭解對方當事人的履行能力和詳細定明合同條款來入手。合同條款的詳細羅列,就可以防止合同漏洞的發生。

2、有利於順利履行合同,達到實現合同籤目標的目的。

3、有利於糾紛發生後的順利解決問題,解決糾紛的依據除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內容以外,最主要的是合同的內容。

4、有利於雙方的友好合作,糾紛解決得不好,不但合同本身無法順利履行,也會影響到雙方的友好合作。

5、有利於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維護社會經濟的正常化是社會經濟生產穩定的基本要求。只要在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中,人民才能順利地開展經濟活動,實現經濟目的,完成經濟目標。

趙國強律師小結

以上知識就是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建設單位應訴工程款的,就需要收集相關的證據,並且寫答辯狀,而建設單位也可以委託代理律師進行應訴。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歡迎來諮詢。



建設單位如何應訴工程款糾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