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歌:唱出劉邦內心的豪邁,天下還有誰是對手?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風歌:唱出劉邦內心的豪邁,天下還有誰是對手?


當漢高祖劉邦吟唱出這首氣勢恢宏的大風歌時,內心有一絲迷惘,一絲惆悵,一絲孤獨,更多的是掃除異性王,江山得以穩固的驕傲。


大風歌:唱出劉邦內心的豪邁,天下還有誰是對手?


劉邦打敗了項羽,建立了一個比秦朝更強大的漢王朝。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正式做了皇帝,這就是漢高祖。漢高祖定都洛陽,後來遷都到長安(今陝西西安)。

西漢初年,劉邦大封功臣,異姓王有7人,史稱“異姓諸王”。

這些王侯據有關東廣大區域,勢力強大,朝廷奈何不得。異姓王的存在為漢朝的長久穩定留下無窮隱患。

公元前202年七月,距離劉邦稱帝不到半年,燕王喊茶首先叛亂,劉邦親自率兵征討。兩個月以後,喊茶成為階下四,劉邦又立長安侯盧縮為燕王。九月,穎川的原項羽部將利幾謀反,沒多久即被劉邦平定。一時舉國上下,談兵色變,有人告發楚王韓信意圖謀反,劉邦決定採納陳平的建議,採取智取的辦法。

他假裝巡遊雲夢(古大澤,在今湖北南部和湖南北部),命令各路諸侯於十二月在陳縣會集。韓信見到沼令後,雖然有點兒疑懼,但自認為沒有什麼過失,便前往會見劉邦。武士當即將韓信逮捕押往洛陽,劉邦廢其王號,改封他為淮陰侯。

大風歌:唱出劉邦內心的豪邁,天下還有誰是對手?

韓信因此非常憂鬱。他經常稱病不上朝,還常常發牢騷:“果真像別人所說的那樣,'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經安定,我固當亡。”公元前197年,有人說韓信與陳稀謀反。陳是劉邦子趙王如意的部下,如意年幼,長期留居長安,加上代地無主,陳淼獨自掌握兩地大權。據說,陳淼與韓信商定反漢,以韓信為內應,陳淼帶將守邊,內外呼應。公元前197年的秋天,劉邦借“太上皇駕崩”的名義召見陳稀,陳淼稱身體不適,不應召見,並與爭王黃、曼丘臣一同造反,自立為代王。劉邦親自赴邯鄲坐鎮,派周勃等率軍北征。當時陳稀部將侯敞、王黃、張春四處招兵買馬,號召反叛,叛亂幾乎波及華北全境。而劉邦則處於劣勢,他多次以羽激徵集彭越、英布等人,但無人應召。最後劉邦採用重金收買陳播手下部將的計謀,方得以將陳稀打敗。到了公元前195年,樊繪斬陳轎於靈丘(今屬山西)。劉邦親自征討陳稀時,要求韓信隨軍出征,韓信以身體有病為帶口,沒有一同前往。後來有人檢舉韓信想利用劉邦出征的機會,策劃在長安動手,與陳稀里應外合。皇后呂后與丞相蕭何設計將韓信騙入宮中處死,並誅滅了其親人家屬。至此,在反楚戰爭中立下林赫戰功的韓信不復存在了。

大風歌:唱出劉邦內心的豪邁,天下還有誰是對手?


公元前196年三月,梁王彭越的部下告發他謀反,劉邦不動聲色地遣使前往梁王王都定陶,乘其不備,一舉將彭越逮捕,押往洛陽。劉邦念其戰功,沒有將其處死,只是將其貶職為民,發放蜀地。恰巧在去流放地的途中,彭越偶遇從長安去洛陽的呂后。彭越自以為遇見了大救星,懇求呂后向劉邦求情,殊不知呂后為人剛毅,心腸狠毒。她假裝答應了彭越的要求,將彭越帶回了洛陽。

她不但沒有踐約為彭越求情,反而對劉邦說讓彭越這種有才能、有威望的人去蜀地是自留禍患,不如斬草除根。劉邦認為其妻言之有理,改判彭越死刑,並滅其全族。

韓信與彭越的死對英布震動很大,同病相憐的處境使得他不得大不首先防範。他暗中部署兵力,小心刺探周圍各郡的動靜。後來有人將英布的活動報告給劉邦,劉邦派遣使者到淮南國查明情況。英立布得知此事,如驚弓之鳥,只好於公元前195年七月宣佈反叛。叛亂之初,英布氣焰很高,他認為劉邦已61歲高齡,又身患疾病,無法也不會再帶兵出征了,他信心十足地東進擊殺了荊王劉賈,佔據了大片的土地。劉邦深知年老體衰,意圖讓太子劉盈辛兵出征。但太子賓客認為英布是善於用兵的猛將,諸將曾經與高祖一同打江山,平起平坐,威望較高,恐怕未必肯聽太子的調遣,因此太子的出征,前景令人擔憂。於是他們策劃讓呂后去請求皇帝親自出徵。劉邦思前想後,覺得別無選擇,只好不顧年老體衰,於十月親率大軍東征,連連打敗英布的隊伍。十月,劉邦與英布在薪西短兵相接,英布不敵,逃往江南,被當地人殺死於鄉民田舍。英布所發動的叛亂是劉邦在位期間最大的一次叛亂,這次叛亂的平定,對漢王朝的長治久安起了重要的作用。

大風歌:唱出劉邦內心的豪邁,天下還有誰是對手?


漢高祖平定了英布叛亂後,在凱旋的路上,回故鄉沛縣住了幾天。他邀集了故鄉的父老子弟和以前的熟人,舉行了一次宴會。他在與父老鄉親團聚暢飲當中,想起過去自己戰勝項羽的經歷,又想到以後要治理好國家,可真不容易。想到這裡,漢高祖感慨萬千,情不自禁地唱道: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天下已盡數歸劉氏,劉邦看著自己過往業績,心中豪氣萬丈,現在該考慮如何坐穩天下,傳承萬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