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泉 惠民理念描繪創城底色

摘要:   住了30 多年的小區,基礎設施缺損、環境越來越差,67 歲的市民安敬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如今,小區環境煥然一新,安敬民也對“ 文明創建人人參與 文明成果人人共享”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安敬民所在的郵 ...

  住了30 多年的小區,基礎設施缺損、環境越來越差,67 歲的市民安敬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如今,小區環境煥然一新,安敬民也對“ 文明創建人人參與 文明成果人人共享”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安敬民所在的郵政小區,是阜城典型的老舊小區。近年來, 小區缺乏物業管理服務,垃圾堆積、道路堵塞、管線凌亂等問題愈發凸顯,給小區居民帶來不少煩惱。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啟動後,潁泉區在細緻摸排的基礎上, 迅速對小區環境和基礎設施進行了整治、改造。短短几個月內, 小區的樓道粉刷了,道路改造了, 還新增了健身場所和停車位。

  

  郵政小區環境的改善,折射出潁泉區著力推進文明創建的成果。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啟動以來,潁泉區堅持從最偏、最弱、最難處突破,重點做好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民生工程,全面補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硬件短板, 使文明創建真正惠及大民生、帶來環境大改變。

  

  老舊小區改造,是文明創建的重點、難點,也是居民反映強烈的熱點。潁泉區在認真摸排的基礎上,將37 個老舊小區納入改造提升範圍,目前已啟動實施15 個、完成6 個。

  

  “以前小區裡有不少違建和菜地,各家各戶都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現在不僅髒亂差的現象沒有了,整體管理也得到了進一步強化,近段時間還新建了小廣場、添置了健身器材,住在這覺得舒心多了。”潁泉區勝利社區黃金水岸小區居民王呈祥說。

  

  違章建築是城市的“毒瘤”, 不僅嚴重影響市容環境、擠佔城市發展空間,而且損害法律尊嚴和社會公平,容易形成“ 破窗效應”。在潁泉轄區內的新世紀廣場及相連的體委巷,多年來私搭亂建、佔道經營嚴重,群眾投訴不斷。

  

  “ 商戶們相互攀比,紛紛佔樓下的通道蓋房子,大的十幾個平方”“亂搭亂建多、小商小販佔道經營,大家走路都擁堵,更別說騎車、開車了”……市民王允在新世紀廣場經營商鋪多年,對這片區域的亂象痛心不已。

  

  如今,隨著文明創建工作的深入推進,王允的煩心事迎刃而解——周邊違章建築和佔道經營現象消失了,新整修的路面乾淨整潔,兩側牆體也得到了美化。

  

  公廁建設也是當地基礎設施短板之一,對此,潁泉區確定了新建、改造47 座公廁的目標任務。目前,30 座改造提升公廁中,已有8 座交付使用,其餘預計11 月份可以完成;計劃新建的17 座公廁中,已建成2 座, 6 座正在建設。

  

  在生態園垃圾中轉站東側, 投資45 萬元的現代化公廁讓“ 方便”更方便。這座佔地約70 平方米的公廁,配備有儀容鏡、洗手池、殘疾人專用無障礙設施洗手間等,用瓷磚鋪設牆面,並安排專人值班,已成為當地的民心工程、亮點工程。

  

  一個個項目的完成、一項項短板的補齊,讓越來越多居民對文明創建有了更多的獲得感、認同感,也讓綻放在大美阜城的文明之花更加絢麗。

  

  潁泉區文明辦負責人介紹,當前,該區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構建了精細化網格管理機制,把轄區劃分為四級779 個網格,建立了分級包保責任體系,實現了創城網格定人、定崗、定責,下一步,將進一步發揮網格化管理作用,確保事情在網格內辦理、問題在網格內解決、民意在網格內提升、創建在網格內達標,不斷推動城區建設發展、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改善市民生活質量。


潁泉 惠民理念描繪創城底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