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密碼:親密和自主的平衡,給你愛的人親密和翅膀

本文節選自1879研習社第30期內容

主題:心理諮詢師為你解讀,家庭幸福的4個密碼

嘉賓:餘淼,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主任,1879三期班學員。


關係密碼:親密和自主的平衡,給你愛的人親密和翅膀

談到親密關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想到了家。

家,是人生一切的基礎,是人一生幸福的根源,是人感受美好和溫暖的港灣,是我們獲得愛和歸屬的地方。家人,以愛結合,是一生關係最密切的至親!孩子,是我們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也最摯愛的家人。

家和萬事興,能有一個好的家庭氣氛是我們每個人都期望的事情。那麼,如何才能處理好我們和家人的關係,讓我們擁有一個和諧溫暖的家呢?我們要了解人的基本需要。

我們人類從嬰兒開始,就和我們的主要照顧者(也就是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等負責嬰兒日常生活起居的人)之間形成了依附關係,當小嬰兒的需求和願望能夠得到順利及時的滿足,就會形成安全依附,如果嬰兒的需求和願望沒有得到及時順利的滿足,就會形成不安全依附。

比如,我們都知道,嬰兒剛剛出生後的一年或兩年的時間裡,沒有任何生存下來的能力,全靠父母及主要照顧者的精心呵護和照料才可以生存和長大,孩子餓了、渴了、冷了、熱了……基本生理需要都依賴照顧者來感受和滿足,孩子只有一種能力表達需求,那就是哭。

當嬰兒哭了,我們就會思考,他是餓了、渴了、冷了還是熱了,經過判斷和分析,我們明白了孩子的需求,很快滿足嬰兒的需求,他就會安靜下來,並且會感覺到自己是被喜愛和被照顧的,外部世界是安全的可靠的,當我需要的時候會被照顧和關愛。

如果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及時的照料和滿足,慢慢的嬰兒就會發展出一種感受,這個世界是不安全、不友好的,我是不受歡迎和被喜愛的,這就是依附關係。而這個依附關係的品質會直接影響我們今後的人際互動模式。

當然,我們除了要滿足嬰兒的生理需要,還要關注到嬰兒的心理需要,當孩子在嬰兒時期,更多的愛撫和肢體的接觸會讓嬰兒產生安全的被愛的感受。

依附,是我們面對壓力時,尋求靠近、親近的本能。個體都需要尋求親密靠近,需要和他人連結。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在尋求安全的依附關係,有了安全的依附關係,才能夠相信他人,也才能夠相信自己,慢慢學會獨立自主。

舉例來說,當你和兩個不同依附關係的人進行互動的時候,同樣的語言和信息,會讓兩個依附關係品質不同的人感受到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安全依附的人更容易和你建立融洽的關係,也更容易信任和理解他人,在遇到挫折和困境的時候,擁有安全依附關係的人會有更多的韌性和復原能力面對挑戰。而不安全依附的個體則反之。

人有兩個基本需要:親密和自主,也就是被愛和被尊重的需求。

關係密碼:親密和自主的平衡,給你愛的人親密和翅膀

人的一生中都在“連結親密”與“分離自主”兩極中掙扎,練習親密與自主的平衡,能在親密關係中有獨立自主性,就會獲得幸福感。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希望人際關係和諧,那麼給對方愛,也要給他翅膀。因為只有滿足了他人的基本需要,對方才會感覺到真正的幸福。

我們人類從感受到父母的愛、手足的愛、朋友的愛中,學會與異性的愛情以及對子女的愛。

愛是一種學習,也是一種能力。

愛,不是佔有。

愛,是一種歸屬感,是一種相互隸屬的感覺。是我屬於你,你屬於我的尊重。相愛不代表擁有特別的權利,沒有了尊重就不是真愛。

我們通常會覺得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或是屬於我們,忽略了他們本來的樣子以及他們的權利。我們會代替孩子做選擇和決定,無論什麼時候,我們會習慣地認為,孩子還小,沒有能力和經驗處理複雜的問題,而我們總是會比孩子聰明和有更多的經驗,我們會更周全和更加正確,因此,我們會想盡一切辦法要孩子聽我們的。

我們還會覺得結婚後,伴侶就屬於我們了,你的一切都要聽命於我、圍繞著我,或者你的和我的是一樣的,忽略了個人的空間和權利,彼此間沒有界限,就會滋生很多問題。

愛,不是控制。

上帝用他的形象造人,父母用自己的期待塑造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做父母的簡直在扮演上帝的角色,把孩子捏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孩子跟我們不是同一個人,或是隸屬於我們。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即使是同一個父母的兄弟姐妹,在遺傳和生長環境上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是他們的個性和能力也會有很多不同。作為父母,我們無法要求和期待我們的孩子和我們一樣或是一定要比我們更加優秀。

伴侶也是,即使我們結婚,我們還是兩個彼此有交叉有相對獨立的個體,彼此之間有著共同的責任和承諾,也有著各自的世界和追求,要彼此理解和尊重,要懂得彼此之間的界限。如果沒有清晰的尊重和界限,家庭,這個“溫暖的窩”也會變成亂燉一鍋粥的“燜燒鍋”。家庭成員都會受傷和痛苦。

親密,是愛的表達;自主,是可以做自己。

在家庭當中,無論是我們的伴侶還是我們的孩子,我們都要學會用尊重接納的方式去愛他們,尊重,是聽到對方的聲音,看到對方的需要;尊重,是允許對方有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表達;尊重,是看到對方的優點,並肯定和表達欣賞,而不視其為當然;尊重,是讓對方做他自己。

接納,是對方可以表達各種情緒感受,不管是哀傷、憤怒、羞怯還是恐懼……都被允許;接納,是允許對方不完美。這世間沒有完美的孩子,也沒有完美的伴侶,只有尊重對方的需求和感受,接納對方的不完美,才是真正的愛。

當我們想要為對方做些什麼的時候,我們要詢問對方需要我們做什麼,而不是把自己的需要當成是對方的需要,只做自己想為對方做的事情,至於對方究竟想要什麼我們並不關心。

臺灣知名心理學家、臺灣師大樊雪春教授的一篇名為《我看到了我的女兒》的文章就很好地表達了關於愛和糾結。現摘錄一段與大家分享:

我很少去思考自己喜不喜歡這樣的母女關係,就像母親不曾轉身,不曾問我:「你需要什麼?」她很努力給我她所想給的,卻無心瞭解我想要的,而她想給的,往往和我的需要有出入。就像現在,她燉著當歸雞,準備塞給孕期毫無食慾又會孕吐的我。

如果我拒絕吃下當歸雞,她會覺得我拒絕她,她會滿懷憤怒的把雞自己吃光光,一面責備我拒絕她,然後好幾天不和我說話,或是吐幾句惡毒的言語。

一隻雞,一雙鞋子,一件衣服,一堆芒果,一個髮型‥‥‥拒絕了這些都等於拒絕她。

我常常在她的好意和自己的需求中有衝突,以前我會吃下她的雞,穿上她買的不合腳的鞋子、衣服,捧著一堆爛芒果吃下去,頂著她喜歡的髮型。

現在,坐在餐桌前,我想著:到底要吃下她的雞再吐出來,還是辜負她的好意,就不吃!我們母女一直在這樣的衝突中彼此相待。

我處在她不問需要的關懷下有著不滿,而她在我的拒絕中有著失望的痛苦。

我很努力想照著她的期望做,而她也很努力要給我一切,但是結果是我常常嘔吐,而她常常失望……

如果說這一生我對母親有什麼抱怨的話,就是她那硬塞的好意,使我不知道如何拒絕她;她從不問我需要什麼,我在期待中等著她來問我,問我的需要。現實中,我由期待等到失望,由失望等到灰心,灰心變絕望,絕望變成一種完全的冷漠,冷漠變成一堵堅硬的牆,擋在我們之間,使我們維持一種親密的疏離。

其實,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版本,但是,本質是一樣的,那就是:我們只給對方我們想給的,卻從來不關心對方想要什麼!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沒有想過,我們給對方的愛,和對方想要或需要的愛是否一致。我們全心全意、甚至是掏心掏肺給孩子、伴侶和家人的關心和關愛,究竟有多少是孩子或家人真正想要的。

有時,我們會說,我這樣做是因為關心他,讓他少走彎路,他沒有想要,是因為他沒有經驗!是呀,他沒有經驗是真的,可是不去經歷驗證怎麼會有經驗呢?人要經歷過驗證過才會變成自己的經驗,別人告訴你的,只是你獲得的知識,只有經歷過驗證過才可能變成自己的經驗,通常才會讓自己相信並牢記。

再有就是,如果我們總是把自己的經驗不問需求地告訴對方,對方是不會把它當做很重要的東西,因為太多了,會覺得膩了、煩了。而如果我們是有選擇地適當提醒,尊重對方的回應和感受,並且允許對方去經歷和驗證,那麼,我們的經驗才會更容易被對方接納和認同。

北大才女趙捷說過這樣一段話:我欽佩一種父母,他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親子關係不是一種恆久的佔有,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我們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貧瘠,又不能讓孩子覺得成年窒息。

總之,不管是親子還是夫妻,我們要學會尊重他的需要、接納他的不同,讓他可以做他自己,不要用愛的名義來控制他。

著名家族治療大師米紐慶曾經說過:愛,是黃金打造的牢籠,人們不知道那是個籠子,因為它是黃金做的,但它確實是個牢籠,你無法飛出去。

愛他,還要給他翅膀。

關係密碼:親密和自主的平衡,給你愛的人親密和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