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傳染病到底有多可怕?

流行性淋巴腺鼠疫,俗稱“黑死病”,是一種以老鼠和跳蚤為傳播媒介、傳播速度極快的傳染病。因患者常伴有淋巴腺膿腫或皮膚出現黑斑而得名。突然爆發的鼠疫第三次大流行始於19世紀末(1894年),至20世紀30年代達最高峰,總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六十多個國家,死亡人數達千萬人以上。

一,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起源

在中外學者的研究中,都一致認為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起源於雲南,並認為雲南是一個古老的家鼠鼠疫疫源地。1974年,雲南鼠疫工作者從雲南劍川縣的中華姬鼠中分離出鼠疫菌,證實了滇西存在著鼠疫自然疫源地,學者們稱為滇西縱谷大絨鼠齊氏鼠疫源地,這次重大發現為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提供了進一步的的科學根據。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傳染病到底有多可怕?


二,鼠疫的恐怖大爆發

1855年始於中國雲南省的一場重大鼠疫,以難以想象的速度蔓延到了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陸,先從雲南傳入貴州、廣州、香港、福州、廈門等地,這些地方死亡人數就達10萬多人。之後中國南方的鼠疫又迅速蔓延到印度,1900年傳到美國舊金山,也波及到歐洲和非洲,在10 年期間就傳到77個港口的60多個國家。單在印度和中國,就有超過1200萬人死於這場鼠疫。據世界衛生組織透露,這次大流行一直延延續到1959年才宣告結束。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傳染病到底有多可怕?


三,鼠疫是如何被一步步消滅的

1,當“黑死病”在歐洲各地蔓延時,依文化發展的不同,人們想出了各種方法企圖治癒或緩和這種令人恐懼的症狀,使用通便劑、催吐劑、放血療法、煙燻房間、燒灼淋巴腫塊甚至把幹蛤蟆放在上面,或者用尿洗澡。這些方法雖然有一定的效果,還是無法控制鼠疫的蔓延。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傳染病到底有多可怕?

2,面對鼠疫的大規模肆虐,歐洲的米蘭大主教無意中找到了一種阻擋鼠疫蔓延的有效辦法:隔離。當鼠疫快要蔓延到米蘭時,大主教下令,對最先發現鼠疫的三所房屋進行隔離,在它們周圍建起圍牆,所有人不許邁出半步,結果鼠疫沒有蔓延到米蘭。在隨後的幾百年中,地中海沿岸,隔離已經成為人們應對鼠疫的有效方法。

3,直到1894年,科學家在香港從鼠疫病人中分離出了鼠疫菌,人類開始對鼠疫有了真正的認識,逐漸弄清楚了鼠疫的來源和傳播方式,開始研究科學的防治措施,鼠疫才逐漸被控制。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傳染病到底有多可怕?


四,應對疫情,中國其實一直有經驗

中國人在應對兩千多年的各種瘟疫病情中積累了大量經驗,古代政府對疫情總結出了科學而有效的防疫措施,比如組建各級防疫組織、頒佈各種防疫法規,以及採取了隔斷交通、對病人及疑似病人實施隔離、焚化屍體、對疫區嚴格消毒等具體防疫措施。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傳染病到底有多可怕?


如今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面對來勢洶洶的肺炎疫情,中國政府舉全國之力抗擊疫情,有效隔離科學防控。疫情終會過去,在這場全民族的抗戰中,我們都堅信勝利不會太遠,我們不僅會戰勝可怕的病毒,還會從抗擊疫情中暴露出的問題一一解決,以後在發生此類疫情,必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