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俠客——暗戰


1997年以後香港進入新局面,港督的撤離使得香港電影工作者關於“我是誰”的拷問終於蓋棺定論,但與此同時香港的文藝創作也開始走下坡路,隨著三大天皇巨星(雙週一成)離港或減產,港片萎靡一時。這時,敏銳的香港導演們開始計劃北上,但作為堅持純正港片的力量,杜琪峰導演卻堅守香港並開啟了更輝煌的導演生涯。

1999年可謂杜琪峰人生最重要的一年,這一年他的《槍火》大放異彩,不僅奠定了自己電影大師地位,更宣告著新的電影哲學在香港冉冉升起,但作為一名才華橫溢的天才導演,杜琪峰同時也用一部史詩級別的警匪片《暗戰》,幫助劉德華達到自己的巔峰。

騎手在一篇文章中曾寫過“暗戰是港片最後的江湖”,從那以後港片進入了新篇章,也開啟了對新一代影迷的啟蒙。

眾所周知,受張徹、胡金銓等電影大師的影響,江湖和俠客在港片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但杜琪峰在他這部影片中描繪的俠客形象卻與以往的港片截然不同。

最後的俠客——暗戰

宿命中的俠客


該片一開頭就像我們交待背景——一個身患末期癌症並且只剩四個禮拜壽命的中年男人,他面對絕症倒也沉穩,但這時他的宿命卻也昭然若揭,無論接下來的這個故事多麼精彩,這個男人註定要離我們而去。這是香港電影從未有過的男主角,劉德華雖然飾演了不少以離世為大結局的影片,但在開頭就揭示男主角註定死亡的結局卻絕無僅有,杜琪峰透過寥寥的幾句話告訴我們:在這個時代,精彩的故事只可能發生在將死之人身上。在現代社會,俠客已經不復存在,即便是有,那也只能是臨死前的狂歡。

杜琪峰多麼殘忍,但生長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都明白這就是現實!

回到影片,劉德華飾演的華的目的其實並不複雜,就是要幫死去的父親討回公道!但一來他時日無多,二來對方有權有勢,所以他只能採取遊走在法律邊緣的方式,以求乾淨利落的解決對手。於是在這短暫的時間內,華成為了一位具有現代俠客意義的人物形象。

最後的俠客——暗戰

宿命中的對決


香港影片特別喜歡雙雄路線,兩位主角之間往往是對立又相互吸引,在杜琪峰以前,香港導演骨子裡的浪漫導致劇情往往會以情義為第一要素,如《英雄本色》中的小馬哥最後慷慨赴死、《喋血雙雄》裡李修賢放棄警察身份開槍打死反派,但是這樣的情結註定不能再出現,於是劉青雲飾演的何尚生督察出現了,他是位聰明、睿智的談判專家,但可惜只會做事不會做人,遭到上思嫌棄。不過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華仔選中了他,二人約定進行一場暗戰。但二人的對決,華仔處處佔據上風,劉青雲畢竟不是閒雲野鶴,警隊的身份對他而言可能是優勢,不過更多時候也令他束手手腳,劉青雲有一顆俠客的心,可惜他絕不會有俠客的使命!

最後的俠客——暗戰

宿命中的愛情


《暗戰》的感情線非常短,由於篇幅有限,蒙嘉慧的出場時間和次數都很少,但就是他與華仔的兩次公車相遇,卻足以撐起本片的感情線。如同武俠小說中的愛情故事一樣,他們萍水相逢卻又情投意合,但華仔有自己的宿命和無奈,這段感情註定無疾而終。但在最後,劉德華將自己辛苦得來的珠寶贈送給她,也算給了這段感情一個交代。電影中關於這段感情描述,十分的寫意,像極了遠方的俠客和即將永別愛人。結果這段也令觀眾如痴如醉,如品美酒餘味不絕。

杜琪峰用一種非常規的拍攝手法,塑造了港片中最後一位現代俠客形象,這部影片誕生於世紀末(1999年)的電影,其終結的意味更加明顯。《暗戰》之後杜琪峰又曾推出《黑社會系列》,那是部真正慘烈的黑社會影片,影片中的幫會人物都追名逐利,江湖義氣早已經蕩然無存。

最後的俠客——暗戰

劉天王演技與顏值的巔峰


2003年《無間道》橫空出世,江湖的傳說再起風雲,但這個江湖故事,卻已不是我們嚮往的那個江湖!《暗戰》之後,江湖中再沒俠客!

以後在電影裡再也看不到那些機智無雙、俠義為先的俠客了,因為具有俠客精神的觀眾們都長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