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經營優化方向和框架,你所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從盈虧平衡點切入尋找優化路徑,所有優化點參照成交流程,圍繞實現現金流、價值增值、創新。

依據產品的類型、成交週期、行業發展等具體情況,形成成交的閉環思維;

在此思維的指導下,因產品而異調用各種渠道和營銷方法。

一、流程:

具體:流量----價值塑造----市場培育----成交主張----成交----追銷----轉介紹

對外:業務向外拓展進行新價值整合,向上的供應資源整合、向下的配送資源整合、平行的異業投資合作機會;

對內:主要是本業務內部經營細化進行優化。

實用錦囊 | 實體店經營優化方向和框架,你所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二、尋找業務內部經營優化方向,可以考慮的幾個方面:

(一)盈利模式包含的三個方面:

1、降低成本:解決成本構成及控制,

2、增加收入:設計收入來源、收入點、收入方式,解決業務模式;只有真正找準利潤對象 挖掘利潤點,借力利潤槓桿,突破利潤瓶頸,才能真正創造利潤來源。

3、建立競爭壁壘:起點是創造優勢,終點是建立壁壘

  • 從痛點切入、差異化、
  • 創造優勢:先發、產品、技術、規模、運營
  • 找到市場的平衡點:細分市場,找到自己的優勢位置,可以有效迴避競爭,或是不畏競爭,迴避資本衝擊的“巷戰”思維。
  • 創新的盈利模式:追求的高級階段是形成“難以模仿”動態持續盈利的盈利鏈。

好的模式一定是簡單的、反覆消費的,能夠多角度發掘用戶價值,有一點門檻的。

應該遵循的步驟:

1、找到未被滿足的需求;2、戰略定位,確定價值標準和主張;3、建立贏利模型;4、價值鏈整合,形成核心競爭力;5、確定正確可行的實現形式。

創新的盈利模式需要運用佈局思維:

確定好目標,然後從目標出發向前或向後推理,推理分析出前提條件,然後圍繞前提策劃或尋找相應的手段方法。

核心是要達到目標需要什麼前提和運用何種路途。

實用錦囊 | 實體店經營優化方向和框架,你所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三方利益模式設計的幾個問題:

1、產品提供者、消費者、策劃者(包括策劃者的資源)三方要共贏;

2、三方最少有一方是付費對象;

3、另外兩方要擁有價值:策劃者的資源能連接消費產生利潤、產品提供者能分期付款或者後付款

(二)產品和需求匹配優化:

1、產品價值塑造優化:

  • 打破價值鏈結構,對價值鏈重構和創新;需要在思維,模式,組織,產品,運營等方面多方位立體地進行價值鏈重構。
  • 增加或者減少部分產品功能,實現聚焦。
  • 市場培育和認知重塑。
  • 優化出更多的使用場景

2、產品賦能增值:附加價值

  • 總體思路是通過高價值引力和低價格門檻兩方面的賦能,讓顧客產生想買產品的感覺。
  • 產品賦能要結合顧客需要和購買行為,實體店整體經營情況,方可達到更好效果。賦能是變化的。
  • 產品賦能點:

認知、信任、觸點、功能好用、目標(解決問題)、利益(好處)、情感價值觀(專屬、專業、安心)、專屬(進步、定製)、專業(安全、規範、持久)、安心(可控、可感)、提高產品轉化賦能、購買決策點賦能、使用者的需求、潛意識、當時心情、心智(符合用戶期待、滿足感)、背書賦能(數量背書、口碑背書、媒體背書、專家背書、品牌背書、公司背書、實體店背書、KOL背書)等

實用錦囊 | 實體店經營優化方向和框架,你所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3、產品定位調整:

  • 從大的維度:目標市場和用戶、核心需求及功能、盈利模式、品牌。
  • 從具體層面:功能屬性定位、外觀及包裝定位、賣點定位、產品的基本營銷策略定位、品牌屬性定位、價格定位。

4、產品結構調整組合:

  • 兩個目標:合理化和產品升級

合理化:便於動銷產生利潤

產品升級:應對競爭,提升競爭力,產生持續利潤

  • 列出和產品結構相關的要素:

收入、利潤、成本、單品毛利率、老顧客數量和利潤貢獻率、顧客總數、新客轉化率、復購率、促銷費用、高利潤產品指標(客單價、獲客成本、單筆利潤)、顧客終身價值預估、單客預期利潤等

  • 按照要素分類、分析、調整優化:

例如:按業績大小也分出A、B、C等級來(按銷售排列,產生前40%業績的分類為A分類,之後的50%銷售分類為B分類,最後10%就為C分類),這樣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分類銷售業績是由哪些分類及品項產生的,還可以知道分類商品動銷率排序情況。

動銷率高的商品分類及品項,其產生的毛利是否與其銷售相匹配?

對動銷率低的商品分類及品項要分析其動銷不佳的原因,然後做迅速處理。例如:促銷、贈品、改變陳列、協商降價、退貨等

實用錦囊 | 實體店經營優化方向和框架,你所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5、創造新品類:

特勞特的定位理論告訴我們:如果你能開創一個品類,並且能夠在這個品類牢牢的佔據第一位,那就是最理想的結果。

例如紙尿褲:找到了“醫護級”這個關鍵點。

因為紙尿褲是一個易耗品,進入的門檻不是特別的高,但如果將醫護級這個標準作為關鍵點,來開拓一個新品類的話,它天然是能夠把紙尿褲分成非醫護級和醫護級兩類的。

6、價格調整

除獨特價值的高價外,價格考慮三個方面:

一是產品的價位要得到產品所定位的消費群體大眾的認同;

二是產品的價值要與同類型的眾多產品的價位相當;

三是確定銷售價格後,所得利潤率要與經營同類產品的眾多經營者相當。

(三)用戶需求、購買決策行為、產品使用全過程挖掘機會:

1、梳理需求新機會:

  • 用戶在線下消費的時候更加註重體驗感和場景化,從現在開展的業務切入,用戶分層後按照兩個維度:必要的結果和恰當的體驗,尋找對產品和流程的優化機會。兼顧成本、自身能力、資源,識別出基本的和期望的結果和體驗。
  • 期望的結果和體驗:是用戶信任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之一。
  • 通過觀察和問為什麼找到用戶隱含需求,因為它是贏得用戶信任,獲得競爭優勢的又一個關鍵要素。
  • 不是所有目標市場顧客的需求都要滿足,而是從中作出選擇,找到突破口和賣點,找到一個值得深耕的市場。
  • 從目前產品如何匹配需求挖掘,以及目前產品賦能後匹配需求挖掘。
  • 管理需求和識別、利用需求缺口的機會。
實用錦囊 | 實體店經營優化方向和框架,你所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對需要排序和佔比的再次調整優化:

例如:某產品順序和佔比1、特色產品30%;2、利潤分析30%;3、運營服務20%;5、其它內容20%

2、關鍵購買決策行為:

  • 明確購買決策影響因素的前提下,找出新顧客第一次購買關鍵點、老顧客復購關鍵點,驅動力
  • 想方設法對客戶的決策過程形成影響。某種程度上是博弈,所以如果銷售的力量足夠大,也可以扭轉甚至摧毀客戶的決策邏輯。

永遠要記住:以客戶為中心,不是態度,而是思維模式。

  • 如果購買者與消費者角色是分離的,再加上決策者和決策影響者,購買決策就更加複雜,在此基礎上梳理出新的機會。
  • 依據產品特點:購買頻次,單價,是否大眾化,產品認知等屬性,賦能目前購買行為或者尋找新的機會。

例如:低頻的產品多頻接觸,再以高頻的贈品介入等方法。


3、顧客使用產品全流程優化:產品功能改進,增加體驗、服務和購買驅動

  • 從客戶動機的路徑切入:

發現更多的問題、發現客戶對問題認識的錯誤、發現比當前問題更重要的問題。

  • 從客戶使用產品過程切入:

產品分析地圖,分析地圖橫縱交互分析機會:

橫軸:認知、吸引、詢問、購買、傳播。

縱軸:體驗目的、分析問題、本質原因、方案假設

  • 改變體驗的方式:

可以包含產品、氛圍、感官和情感等多維體驗。參與體驗還可以分為直接體驗和間接體驗。

  • 站在目標客戶可直觀感知的角度,對產品、服務以及購買流程等每個環節進行包裝和升級。

4、新產品開發:基於上面1到3,開發新產品或者服務

實用錦囊 | 實體店經營優化方向和框架,你所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四)尋找高價值渠道:

1、渠道建設優化:

渠道選擇的三個原則:高回報、可靠的運作、低成本;

渠道競爭力建設包括內容:渠道架構設計、終端佈局、促銷活動、競品渠道挖掘等;

渠道成員的報酬兩個維度是營銷流的參與度和創造的價值。

2、渠道佈局的優化:

佈局要點:

  • 競爭分析,充分了解信息;2.2、劃分出弱勢、強勢、空白區域;2.3、考慮半年後的競爭事態;2.4、要強不求大;2.5、渠道管理能力

3、產品渠道優化:

  • 首先對渠道商的角色分類,不同定位、不同操作成本和貢獻,不同價格。
  • 增加產品引流渠道:

相同用戶的合作伙伴,老客戶,競爭對手,線上線下社會團體社群,展會,網絡平臺。

  • 產品渠道其他相關要素優化
實用錦囊 | 實體店經營優化方向和框架,你所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4、服務渠道和信息渠道

  • 渠道梳理
  • 流程優化

(五)顧客分層和老顧客維護方面:

1、從分層前提尋找機會:

分析使用場景、用戶屬性與行為特徵,用戶畫像是用戶分層的前提。

2、幾個分層維度上的機會:

  • 按照意向度和成交概率尋找機會

意向度:奉獻型、感恩型、自我驅動型、資源付出型

  • 需要和賣點
  • 動銷過程角色:精準客戶,引流客戶,復購客戶,裂變客戶
  • 銷售推進階段:商機客戶,目標客戶,跟蹤客戶,投標客戶,成交客戶
實用錦囊 | 實體店經營優化方向和框架,你所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六)引流和動銷支持方面

1、引流:首先要考慮清楚,顧客來了之後,如何把他們留下。尋找新流量、盤活現有流量、

2、動銷:

  • 啟動市場閉環設計基礎框架:

整體佈局------塑造價值------設計引流產品------設計引流動作(種子用戶引進)------設計超值價值主張的成交產品------引流後的追銷動作設計------成交成交產品(種子用戶、普通用戶)------成交後用戶篩選動作設計(部分種子用戶、核心用戶)------具有價值主張的主推產品設計------成交主推產品(部分種子用戶、核心用戶)------設計裂變動作------完成裂變循環(部分種子用戶、核心用戶)------老客戶維護------設計復購動作-----完成復購------反思覆盤------再佈局------塑造新價值------全部營銷循環完成、滾動實現利潤

  • 成交主張:整合具有信任背書的異業超級贈品

會員機制+送卷+返傭模式:“充多少送多少再返多少”的盈利機制。

  • 成交、復購、裂變

裂變思路之一:給於顧客消費不完的權益,必然將分發給朋友,實現裂變。多次裂變設計:第一次線上裂變,第二次線下實體店裂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