糅合竹刻和西方雕塑技藝後,這種工藝竟出落得如此鬼斧神工

清代晚期,由於西方列強入侵,中國製瓷業失去了往日輝煌,瓷器在造型、胎質、釉料上都顯出代有不如的現象。但陶瓷的另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瓷雕卻悄然興起。


糅合竹刻和西方雕塑技藝後,這種工藝竟出落得如此鬼斧神工



《飲流齋說瓷》雲:“雕瓷之巧者有陳國治、王炳榮諸人所作作品,精細中饒有畫意,其仿木、仿竹、仿象牙之制,尤極神似。”(注:陳國治、王炳榮二人均系道光年間供職於御窯廠的瓷雕大師)


糅合竹刻和西方雕塑技藝後,這種工藝竟出落得如此鬼斧神工



此時出現的王炳榮、陳國治、李裕成等幾位陶瓷名家卻另闢蹊徑,將景德鎮瓷業中的雕刻技法與中國繪畫和明清竹刻藝術結合,同時吸收西方雕塑手法,形成獨具特色的雕瓷。


糅合竹刻和西方雕塑技藝後,這種工藝竟出落得如此鬼斧神工



其實雕瓷在乾隆時期就開始興盛,早期手法大多以平刻為主,點線構圖,藝術表現力稍顯單調、平實。

雕瓷與瓷塑同源,是通過鏤雕,浮雕等雕刻技法在瓷器上刻出紋飾來凸現立體圖案。製作法有捏塑、範模、印坯等多種製法,並有素胎和色釉加彩之不同。


糅合竹刻和西方雕塑技藝後,這種工藝竟出落得如此鬼斧神工



雕瓷燒成後瓷質晶瑩光潔,易於清洗,為人們所喜愛,是最能深入人們生活之中的一種民間工藝美術品。

雕瓷工藝絕大多數是在素胎上完成圖案的創作與設計,因此,對於選用裝飾題材、畫面的佈局、表現情節的意韻和雕刻技藝上有著極髙的要求。


糅合竹刻和西方雕塑技藝後,這種工藝竟出落得如此鬼斧神工



雕瓷精品力作往往可遇而不可求,一旦出現必然受到藏家的激烈追捧。它的珍貴之處在於高浮雕裝飾富麗堂皇,工藝要求極高。為了達到逼真的視覺效果,花瓣和葉片邊緣處均纖薄如紙。在進行雕刻的過程中,瓷胎太溼不易成形,太乾不易雕刻,時間要求極其苛刻。只有手藝高超經驗豐富的工匠才能熟練進行操作。


糅合竹刻和西方雕塑技藝後,這種工藝竟出落得如此鬼斧神工



所以必須要有長期的制瓷經驗,加上深厚的藝術功底,才能進一步製作瓷雕藝術品。每一件瓷雕藝術品都凝結著創作大師對生活的沉澱和對藝術的感悟,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