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每天覆習十幾個小時,就能考上了嗎?

每一個自習室,總有那麼一兩個學霸,每天早上你到教室的時候他已經在學習了,你去吃飯的時候他還在學習,你吃完飯回來他還在,你晚上回去睡覺的時候他還在學習。

因為他們的存在,讓你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總是想著,別人都在拼命,自己太奢侈了。弄到最後,本來自以為已經夠努力的你,看到他們已經開始懷疑人生……

但拼死拼活的複習就能考上了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說說。

首先來說說時間

一天24小時,每個人都一樣,有的人拿去吃飯睡覺玩手機,而有的人則是用來學習和休息。從時間上,我們站在統一的起點,因為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最公平的。

再來看看效率

簡單的說,效率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裡儘可能多的去做事情。反映在考研中,就是有效的學習時間,衡量一個人的學習進度,與其用時間去衡量,不如用效率才更加合理。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過度耗時”的弊端

如果你是二戰,從九月份開始複習,要歷時四個小時,如果你是一戰,那可能就要花更長的時間了。而考研是一個非常消耗體能的過程,伴隨著壓力和焦慮的複習過程也會大量透支你的精神。

每日的過渡耗時可能會加大你生病的幾率,同時也可能讓你很難保持效率,最要命的是,可能導致你中途放棄。

每天十幾個小時能換來金榜題名嗎?

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奮戰,精神固然可嘉,但真的能換來金榜題名嗎?

答案是未必,考研必然需要艱苦卓絕的努力,可是學習時間的累加並不等於成功。而且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學習,必然會導致學習效率下降,複習質量走低,壓力會逐漸變大,走向惡性循環。

所以,在保證學習時間的同時,也希望同學們能夠保證複習效率,制定複習策略,有方向、有重點的學習。


考研每天覆習十幾個小時,就能考上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