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直覺嗎?諾貝爾獎心理學家,直覺帶來”七宗罪“

你可能經歷過的場景

  • 當醫生說,手術後有90%幾率會康復的非常好,你會很開心;醫生說手術後,你有10%的幾率會死去,其實結果都一樣的,你就很難過。為什麼?
  • 當你丟了100塊時,你很難過,當你丟了100元后,別人又給了你100元,你還是不開心,為什麼?
  • 當你看到有一則新聞是關於飛機相撞的事件時,你接下來的旅程很大的可能性是選擇開車或說車,為什嘛?
  • 買瓜子的時候,如果售貨員一開始就抓一大把然後去稱量,在慢慢減少,我們看到會覺得售貨員很吝嗇;假如她先抓一小部分,然後去稱量,慢慢往裡面加,你就會覺得這是大好人了,並且更願意去她那裡買東西。其結果都是一樣的呀,為什麼?
你相信直覺嗎?諾貝爾獎心理學家,直覺帶來”七宗罪“

買瓜子

以上的這些場景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仔細回憶一下,大概每個人都會有過類似的經歷,我們身處在一個商業世界裡,我們的消費行為被商家研究的非常透徹,但我們自己卻不知道為什麼,狂街時各種商家百種促銷、打折、贈品、免費送等等,吸引著我們的眼球,網絡電商的超級低價,免費策略,各種套路牽引著我們的生活,影響著我們的消費。

心理學(行為經濟學)

這篇文章就給大家介紹:關於心理學的部分內容,歷史上第一位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這是有史以來,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一次頒發給心理學家。

你相信直覺嗎?諾貝爾獎心理學家,直覺帶來”七宗罪“

丹尼爾·卡尼曼

丹尼爾·卡尼曼,著作《思考,快與慢》,在這本書裡,卡尼曼提出了一個對傳統經濟學非常有顛覆性的觀點,就是在很多情況下,人並不是理性的,偏見是人與生俱來的缺陷。

人類的思考模式有兩種:快思考和慢思考(系統1和系統2

這位偉大的心理學家說:人類的思考模式是分成快思考和慢思考兩個系統的,即系統1和系統2,系統1是依賴直覺的、無意識的思考系統,系統2是需要主動控制的、有意識進行的思考系統。在人類的決策行為模式中,兩個系統都會發揮作用,但是,由於系統2的懶惰,很多時候系統1會佔據主導地位,但是系統1的直覺式思考模式又存在種種缺陷,容易導致人類決策中的偏見和失誤。我們應該有意識的去彌補這種缺陷,用系統2去彌補系統1,用慢思考去彌補快思考,有利於提高決策質量。

你相信直覺嗎?諾貝爾獎心理學家,直覺帶來”七宗罪“

快思考模式詳解

其中,系統1是直覺系統,運行起來速度快,不怎麼消耗腦力,不用意識控制,可以稱為快思考。系統2是非直覺系統,有意識進行,需要保持足夠的專注,主動控制,可以稱為慢思考。

聽起來似乎有點抽象,不要緊,我給你舉個例子。

  • 例一:當你看到一張女士的照片,她的頭髮是黑色的,正在瞪大眼睛,看起來是個年輕人。這些判斷對你來說幾乎是自動完成的,是無意識的,而且毫不費力,這就是系統1在發揮作用,這是你的快思考。
你相信直覺嗎?諾貝爾獎心理學家,直覺帶來”七宗罪“

  • 例二:如開車的時候,你按照道路標誌行駛,躲避車輛和行人,拐彎時打轉向燈,這些都是系統1的快思考,通過直覺就可以迅速完成判斷。

慢思考模式詳解

  • 接上例一:而當你面對一道乘法計算題,比如17乘以24,你可能知道答案的大概範圍,但是除了少數接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士之外,如果你不花點時間去計算的話,就無法得到正確答案。這個計算過程對你來說,需要集中注意力,刻意並且努力進行,還要遵循一定的方法,這是系統2在發揮作用,也就是慢思考。
  • 接上例二:當你到了一個陌生的路口,需要選擇不同分岔路的時候,你往往會慢下來,讓系統2的慢思考介入,搜尋路牌上的有效信息,或者查地圖,做出判斷。一段完美的旅程,就是系統1和系統2的完美合作。
你相信直覺嗎?諾貝爾獎心理學家,直覺帶來”七宗罪“

不過,系統1和系統2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實體,也不是大腦中某個固定的部位,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思考模式。我們說系統1和系統2,只是為了理解起來更方便。

卡尼曼通過各種心理學實驗的成果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你在主觀上,往往覺得自己是理性的,是理性在掌控著自己的決策。但實際上,系統1才是你行動的依據,你的大多數行為都是在系統1的指引下,在無意識之間完成的。

你相信直覺嗎?諾貝爾獎心理學家,直覺帶來”七宗罪“

快思考(系統一)帶來的七宗罪

第一種,是典型性偏好。

就是人們會過度關注典型事件,而忽視了典型背後的概率。

有這樣一個實驗,先告訴你,一個人在紐約地鐵裡閱讀《紐約時報》,然後讓你猜測她的學歷,她是有博士學位,還是連大學文憑都沒有。實驗結果顯示,大多數人想都沒想,就選擇了博士學位這個選項,這是基於典型性偏好做出的判斷,但從概率來說,這個答案肯定是不明智的。因為在人群裡,有博士學位的人和沒有大學文憑的人,相差的是很多的。

第二宗罪,可得性偏好。

如果一件事情更容易出現在大腦裡,人們就認為這件事情更容易發生。

比如,你看新聞,發現上個月發生了一起飛機相撞事件,那你出遠門就容易選擇開車或者坐火車。如果依靠理性,你應該去認真計算各種交通工具的事故概率才對。有意思的是,把可得性偏好的效用發揮到極致的,不是科學家,也不是政治家,而是恐怖分子。

你相信直覺嗎?諾貝爾獎心理學家,直覺帶來”七宗罪“

第三宗罪,因果性偏好。

系統一有個特點,喜歡對事物進行因果關係解釋。它的解釋是合理的嗎?不一定,這在兩種情況下特別容易導致偏見。第一種情況,是對隨機事件進行因果關係解釋。

比如二戰期間,德國發射 V 型火箭襲擊倫敦,倫敦人發現,在不同地區,爆炸點不一樣。很多人相信,在沒有爆炸的地點一定藏著德國的間諜。但是嚴謹的統計分析顯示,爆炸點的分佈只是典型的隨機事件。

你相信直覺嗎?諾貝爾獎心理學家,直覺帶來”七宗罪“

第四宗罪,光環效應。

是指你先接受了事物的一些信息之後,這些信息就會影響你對事物的整體判斷和理解。美國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做過一個非常經典的實驗。

假設有兩個人,一個叫艾倫,另一個叫本,用一組詞語對他們進行描述,然後再要求志願者對這兩個人的個性進行評價。對艾倫的描述,把褒義詞放在前邊,比如聰明、勤奮,把貶義詞放在後邊,比如衝動、挑剔、固執、忌妒心強;對本的描述,還是這些詞,但是順序掉了個個兒,貶義詞放在前邊,褒義詞放在後邊。結果,志願者都認為艾倫是個好人,本有問題。而且,你還會在大腦裡做解釋,你會認為艾倫首先是個聰明人,聰明人有理由固執,甚至這種固執還是值得尊重的;本首先是個忌妒心強和固執的人,這種人越聰明,你就會覺得他越危險。其實,兩個人唯一的區別,只是你對他們的瞭解順序不同,系統1對先了解的信息先入為主了,這就是光環效應導致的偏見。

你相信直覺嗎?諾貝爾獎心理學家,直覺帶來”七宗罪“

第五宗罪,錨定效應。

指的是你評估某一個未知事物之前,先會估計一個參考答案,這叫錨定值,然後再來調整。問題是,你在估計參考答案的時候,會受到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往往並不準確,即便是你再去調整,也會出現巨大的評估誤差。

再講一個實驗,實驗人員向參觀博物館的遊客提兩個問題:第一,最高的那棵紅杉樹是高於1200英尺還是低於1200英尺?第二,你認為最高的那棵紅杉樹有多高?第一個問題裡提到的1200英尺,會對遊客的頭腦產生影響,成為遊客回答第二個問題時的錨定值。在這個錨定值下,遊客對第二個問題的平均答案是842英尺。而如果把第一個問題中的數值改成180英尺,遊客對第二個問題的平均答案變成了282英尺。正是錨定值的改變,讓遊客的判斷髮生了巨大變化。

你相信直覺嗎?諾貝爾獎心理學家,直覺帶來”七宗罪“

在商業世界中,很多商品的價格定位,以及商業談判都運用到錨定效應,比如:同樣的產品功能上多了一丁點但不影響主功能商品,其定價不同,通常會有三種價格,高,中,低,其實看到這樣的定價的產品時,你要懂得,中間價位的一款商品是商家最想賣掉的,也是利潤最高的。原來只有1399和2288兩款淨水器的時候,大家都買1399的那款,而你特別想賣2288那款。最簡單的辦法是,讓產品部門再去生產一款4399的淨水器。這時候,你就會發現2288的版本會賣得比以前好很多。

第六宗罪,框架效應。

指的是同一個問題的不同描述,會導致你做出完全不同的決策判斷。

比如說,在描述某個手術術後病人生存情況時,有兩種方法,第一種說手術後3個月內的存活率是90%,第二種說手術3個月後會有10%的病人死亡。這兩種描述只是說法不同,其實含義是一樣的。但是,實驗證明,無論是醫生這樣的專業人士,還是一般社會公眾,都覺得第一種方法更好。

你相信直覺嗎?諾貝爾獎心理學家,直覺帶來”七宗罪“

第七宗罪,稟賦效應。

是指當你擁有某個物品之後,你就會覺得它價值更大。來看看著名的馬克杯實驗,

實驗人員把馬克杯作為商品在學生之中隨機分配,然後讓學生自由交易,結果發現成功完成交易的沒有幾個,因為馬克杯買家和賣家對於馬克杯的估價差得特別多。賣家估價中位數為5.25美元,但買家的估價中位數只有2.25美元。最先設計這個馬克杯實驗的學者,就是另一位行為經濟學家理查德·塞勒,稟賦效應這個概念也是他最早提出來的。稟賦效應可以用前景理論來解釋,而前景理論正是卡尼曼的理論貢獻。按照前景理論,大多數人在面對得失時,會產生不同的風險偏好。在面對獲得時,你會小心翼翼,不願意冒風險;相反,在面臨損失時,你會不甘心,變得容易冒險。用一句話來解釋,你撿到100塊錢獲得的快樂,不能抵消丟失100塊錢帶來的痛苦。

你相信直覺嗎?諾貝爾獎心理學家,直覺帶來”七宗罪“

也叫損失規避心理。舉例:1.得到贈品,贈品質量不好,消費者更生氣。 2.一個人經常得到人的稱讚,長此以往,他再聽到稱讚的滿足感會逐漸降低,但突然聽到幾句反對的聲音會特別容易氣憤。

買瓜子的時候,如果售貨員一開始就抓一大把然後去稱量,在慢慢減少,我們看到會覺得售貨員很吝嗇;假如她先抓一小部分,然後去稱量,慢慢往裡面加,你就會覺得這是大好人了,並且更願意去她那裡買東西。參看《激盪三十年》,傻子瓜子,創始人就是利用了人們的損失規避心理,賣瓜子時已經稱好了,然後在抓一把瓜子放進去,消費者開心吶,就這麼簡單,所以被稱為傻子,洞悉損失規避成就一代梟雄。

你相信直覺嗎?諾貝爾獎心理學家,直覺帶來”七宗罪“

如何儘可能的規避偏見和判斷失誤

對我們大家來說,更有意義的事情,是如何儘可能的規避偏見和判斷失誤,提高判斷和思考的質量。下面我們就來談談第三個重點,如何避免系統1帶來的偏見和失誤,改進我們的思維?

  • 既然偏見和失誤往往與系統1的主導地位相關,那麼,要解決問題,從原理上來說是很簡單的,就是放慢思考,主動的激活系統2,來對系統1的直覺思考結果進行理性檢驗,彌補系統1的缺陷,減少那些由直覺產生的偏見和錯覺。
  • 卡尼曼認為,系統2是懶惰的,要讓這個懶惰的系統變得勤快起來,就需要刻意的提示,可以是自我提示,也可以是來自於外部的提示。就好像一個人特別愛睡懶覺,起不來床。那為了叫自己按時起床,他要麼上個鬧鐘,這是自我提示,要麼讓家人到點把自己叫起來,這是外部提示。
你相信直覺嗎?諾貝爾獎心理學家,直覺帶來”七宗罪“

這兩種方式相比較,外部提示往往是更加有效的。這背後又和人類的一種心理特徵相關。你質疑別人往往會比質疑自己更加輕鬆,特別是在自己面臨重大決策壓力的時候,自己對自己的決策進行質疑,將會導致巨大的心理痛苦。這就是成語“旁觀者清”背後的心理學原理。

總結

  1. 首先,我們談了人類的雙系統思考模式,系統1是直覺系統,運行時無意識,產生快思考。系統2是非直覺系統,運行需要主動控制,保持足夠專注,產生慢思考。每一個人的思考都是系統1和系統2的混合,兩個系統互相合作,通過學習,系統2可能向系統1轉化。但現實中由於系統2的懶惰,系統1往往會成為思考和決策的主宰者。
  2. 然後,我們談了系統1在決策中佔據主導地位,會導致什麼樣的偏見和失誤。系統1的直覺式快思考,可以導致典型性偏好、可得性偏好、因果性偏好等三種偏好,光環效應、錨定效應、框架效應和稟賦效應等四種效應,引起偏見和失誤,使得傳統經濟學的理性經濟人假設失效,也讓我們的思考和決策面臨風險。
  3. 最後,我們談了如何避免系統1帶來的偏見和失誤,改進我們的思維。需要放慢思考,主動的激活系統2,對系統1的直覺思考結果進行理性檢驗,減少偏見和失誤。激活懶惰的系統2,可以通過自我提示,也可以通過外部提示,運用事前驗屍和飲水機閒談的方法,讓系統2更好的發揮作用。
你相信直覺嗎?諾貝爾獎心理學家,直覺帶來”七宗罪“

以上內容希望能給讀者幫助,有關消費心理學的內容摘自《思考快與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買這本書來看。

對你有幫的話趕緊收藏轉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