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經典」以淄博之名,授予此次首先攻入的部隊

「紅色經典」以淄博之名,授予此次首先攻入的部隊

(榮譽室的軍旗)

淄博,位居山東橫貫東西的交通大動脈----膠濟鐵路的中部,由張博鐵路南去魯中腹地。1904年,德國帝國主義為掠奪當地的煤炭、鐵礦等重要礦產資源,同時開通了張博鐵路與膠濟鐵路。

特有的礦產資源優勢和重要的交通樞紐戰略位置,使得淄博成為近現代軍事必爭之地。抗戰後期,尤為激烈。為解放這座城市,人民子弟兵歷經血戰。"博山連""淄川連"就是這一紅色歷史的見證。

01 五路大軍大反攻

1945年8月9日,毛澤東主席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指出,戰勝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時間已經到來了。10日24時,朱德總司令發佈進軍命令。10日,中共中央專電山東地區的黎玉和羅榮桓、肖華,對大反攻作出了具體指示。11日,黎玉和羅榮桓、肖華向日軍發出最後通牒,向偽軍發出緊急通告。12日,山東部隊組建為八至十個師的野戰軍,並向中央軍委請示。13日,作出關於奪取城市的部署。

8月15日,山東軍區部隊完成改編。魯中是第一路,全力奪取濟南;

濱海是第二路,奪取青島;膠東是第三路,逼進青島、挺進昌濰地區;渤海是第四路;魯南是第五路。毛澤東主席批示,"即照所擬辦理好。"19日,中央軍委覆電,"作戰方向及山東解放軍名義均照你們所擬辦理。"

五路大軍自8月16日起,向日偽軍發起了強大的攻勢。經十幾天的作戰,殲滅日偽軍6萬多人,解放了近50座城鎮。

02 收復博山

23日,第一路大軍的魯中軍區三師七團奉命攻佔博山城,一營二連為主攻連,在博山南門實施突破。十二師攻擊開始,該連二排冒著敵火迅速向南門左側城牆接近,在火力掩護下,爆破手魯成祥同志通過開闊地,越過護城河。

這時,城頭上的敵人慌忙向下扔手榴彈,魯成祥負了傷。他堅持著接近城牆後,放好炸藥包,拉了火管,炸藥響了。但由於城牆太厚,沒有炸開,部隊不能通過。指揮攻城的副連長果斷命令:"搭雲梯登城!"並高喊:"登上城頭就是勝利!"

副連長一馬當先,攀梯而上,戰士們冒著敵火衝上梯子。敵人拚命以火力阻擊。五班長田世範三處負傷,仍忍著傷痛,奮力攀登。當接近城頭時,猛地把手榴彈甩上去,隨著炸煙一躍而上,接著又投出一顆手榴彈,炸倒了正在向城下射擊的8名敵人。

接著有13名戰士陸續登上城頭,佔領了一個城頭堡。兩側碉堡裡的敵人,組織四十多人反撲過來。戰士們依託既得工事,集中火力向敵群猛烈射擊,先後打退敵人4次反撲。二排衝到城下,打開了城門,全連隨之衝入城內,迅速殲滅了兩側碉堡內的敵人,使後續部隊順利投入戰鬥。經兩小時激戰,殲滅了城內敵人,解放了博山城。

「紅色經典」以淄博之名,授予此次首先攻入的部隊

(如今的"博山連")

03 收復淄川

25日,第一路大軍的魯中軍區三師七團奉命攻佔淄川城。當晚二十二時開始攻擊,二營從北門,三營從東門,九連擔任營的突擊隊。該連爆破組的安常德、王日法利用夜幕的掩護,越過護城河,冒著敵人炮火,忍著傷痛,把炸藥包放到城門下。

一聲巨響,淄川古城第一道門被炸開了。王日法借硝煙的掩護,抱起炸藥又向第二道城門衝去,不幸負傷。安常德和副班長紀田富急跑過去,接過炸藥繼續前衝,炸藥又響了,第二道城門被炸得粉碎。

七班長吳成禮帶領全班第一個衝進突破口,當即撂倒三四個敵人,剩下的敵人向城裡狼狽逃去。七班乘勝順大街猛追。這時敵人為奪回城門,組織了一個排的兵力向突破口反撲,七班經激烈拼殺,把敵人打退。

逃跑的敵人見七班人少,又糾集一個連的兵力反撲過來。此刻,三排長帶領八、九班趕到,就地展開向敵猛射。與此同時,二排從左側插到敵後,該排六班長指揮全班一陣手榴彈,炸死敵人多人,剩下的全部交槍投降。全連隨即向縱深發展進攻,一鼓作氣佔領了敵人的指揮所。一營也衝了進來,與敵展開巷戰,敵人潰不成軍。古城淄川宣告解放。

「紅色經典」以淄博之名,授予此次首先攻入的部隊

(佔領敵淄川縣政府)

04 以淄博之名,授予此次首先攻入的部隊

8月30日,山東軍區首長黎玉、羅榮桓、肖華對取得重大勝利的參戰部隊發佈嘉獎令:"解放華北著名礦區、山東近代化的城市之一淄川、博山,並將全部礦區佔領,使張(店)博(山)鐵路北起南定,南至八陡段恢復通車。我們向此參戰的英勇將士和援助我軍解放淄博、迅速恢復城市秩序及交通的工人致謝,並以淄博之名,授予此次首先攻入的部隊。"

9月18日,七團召開祝捷授獎大會,鍾本才團長宣讀山東軍區嘉獎令並授旗,授予一營二連"博山連"光榮稱號,授予三英九連"淄川連光榮稱號"。對全團67名戰鬥模範進行了獎勵。

一等戰鬥模範10名

白天爆破博山城南門,出色完成任務的魯成祥;

第一個登上博山城南門,自已堅持十分鐘,打退敵人三次衝鋒的田世範;

連續爆破開淄川城東門的安常德;

跟著突擊班救護,在情況最緊急的時候,始終看守著傷員,還機智地俘虜五名偽軍的許忠誠;

出色完成爆破任務的楊克辛、畢德玉;

第一名爬上淄川城的吳起宣;

打退敵人反衝鋒的機槍射手王太耀;

執行紀律的模範王保增;

機動作戰的李安仁。

從此,人民解放軍的鋼鐵洪流中,增添了兩面以我的家鄉而命名的英雄戰旗。一面旗幟就是一座豐碑,寫滿浴血奮戰、可歌可泣的故事。歷經戰火洗禮,譜寫歷史華章,直至今天,依然熠熠生輝!

「紅色經典」以淄博之名,授予此次首先攻入的部隊

(戰旗走過天安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