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方方日記,大可不必驚慌


關於方方日記,大可不必驚慌

武漢作家方方關於武漢疫情的日記,一度時期是網絡上熱炒的話題。最近據說,方方日記要在國外英文出版了,而且是世界最大出版社出版的,於是又引來一大波評論。

我第一次接觸方方日記,是一位作家朋友在微信中給我推薦的。後來又通過今日頭條等平臺讀過幾篇。今天為了寫這段評論,又通篇粗略地瀏覽了一遍。

說實在我是不大喜歡這些日記的,起碼是不大喜歡讀。只因為我本來就是個有點憂鬱的人,而方方日記通篇的基調是陰冷的、灰暗的、悲涼的、壓抑的,我怕影響情緒。

但是,我不喜歡,並不意味著我可以認定這個作品不好。判斷一部作品的好壞,不能僅僅憑著個人小情感,而是要冷靜思考和分析。

關於這些作品到底屬於哪個文學體裁,真的不好確定。你說它是紀實文學吧,裡面卻夾雜了作者的很多個人情緒,而且作者並非以記者身份進行過深入調查。你說它是日記體的散文吧,裡面又涉及了不少真實的人物和事件,而且作者是武漢疫情的親歷者。總之裡面記述了作者很多碎片化的所見所聞和思想感情。我的觀點是,應該把這些作品歸屬於紀實散文比較合適,總體應該更傾向於文學性。

關於方方日記,大可不必驚慌

文中記述的人和事以及一些場景,基本信息來源於三個方面:一是作者個人親眼所見,二是親朋好友的轉述,三是媒體信息。一個人親眼所見肯定是有限的,所以很多信息來源於第二方、第三方。但是我個人感覺,她的記述基本是有一定來源和根據的,不存在明顯的編造和杜撰,更不存在故意的抹黑。

事實上作為疫情中心的武漢,當時的確是陰冷的、灰暗的、悲涼的,怎麼可以描寫得陽光明媚?而且在武漢疫情的起初,方方面面的確是存在一些問題的,這個幾乎是形成共識的,無法否認。

至於是不是存在某種程度的誇大,或者存在某些方面的偏見,我感覺也是有的。畢竟在當時的情形下,個人的判斷力不是完全正確,會被周圍的環境和輿論左右,也會受到作者自身情緒的影響。

有人對方方日記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她寫了許多灰暗面,缺乏陽光向上的東西,但是我可以明確表態:這種批判是站不住腳的!一個疫情嚴重的封閉起來的城市,充滿了死亡的恐懼,本來就不是人間盛景,如何能寫得繁華簇錦?即便是陽光普照下,也會有陰暗的所在,難道不是嗎?

作家不是喜鵲,不是百靈鳥在歌唱,描述或者揭露疫情下或者社會中存在的真實情況,這可能更是一個作家對社會負責的良心的體現。哪怕稍稍有些誇大,不也是為了引起警覺嗎?

我只能借用大家熟悉的一句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有人說,方方日記在國外出版,有可能被反華勢力利用,作為攻擊中國的工具,我覺得簡直可笑!中國有那麼脆弱嗎,竟然怕幾篇日記?美國特朗普彭佩奧以及西方各路反華勢力竭盡全力汙衊攻擊中國,又能奈何?中國行得正走得穩,誰也奈何不了!

所以,關於方方日記,不過是一個作家的見聞和感想罷了,讀也可,不讀也可,不必過度聯想,更不必驚慌!

關於方方日記,大可不必驚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