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命式”吃播爆火背後,是成年人羞於啟齒的一面

吃播,就是吃飯直播。

2015年,韓國興起美食偷窺熱,人們通過付費看美女和壯漢吃飯直播。日本一直有大胃王挑戰賽,吃播熱自然蔓延到日本,大胃王從線下走到了線上。

趨勢之下,吃播文化自然也滲入了中國。

2018年,短視頻平臺興起,吃飯直播從只有直播,再到有視頻日記,吃播市場空前巨大。

“喪命式”吃播爆火背後,是成年人羞於啟齒的一面

最初幹吃播,火起來的都是大胃王,像日本的木下拓香,中國人稱她為“淨壇使者”,原因是吃什麼都不留一點剩菜,湯汁都不留。

“喪命式”吃播爆火背後,是成年人羞於啟齒的一面

木下拓香能吃下32寸大披薩,30個 牛肉漢堡,還有各種酸甜油膩食物,吃起來輕鬆又美味,傳聞說,她的胃是常人66倍,一個月能吃掉30多萬。

“喪命式”吃播爆火背後,是成年人羞於啟齒的一面

至於密子君,我國最著名的女吃播,因在B站上傳自己的吃播視頻 —— 《速食10桶火雞面用時16分20秒》大火,獲得了173.4萬的點擊量.

沒有配菜情況下吃掉8斤白米飯,半小時吃下40個鮮花餅,30斤小龍蝦的戰績,讓人妒忌她吃的多又不胖的體質。

“喪命式”吃播爆火背後,是成年人羞於啟齒的一面


這類是最早期的吃播博主,通過大胃王+不錯的顏吸粉無數,獲得可觀收入,密子君還上《天天向上》這類頂級流量節目,大大增加曝光量。

但現在,自媒體日趨飽和時代,高顏值+大胃王的人設吃播越來越多,後來者沒有市場競爭力。

那怎麼辦呢?

吃播分很多類型,有走精緻ins路線的博主,將製作美食和吃飯過程完整記錄,滿滿ins風,比如B站的“阿柒女孩Sylvia永不放棄”;也有走探店路線的博主,記錄探尋美食的過程。

這類博主的粉絲粘性高,但流量一般,算是小眾。

想短時間火起來,吃播們大都有兩個特點,一是吃得刺激,二是又多又刺激。

因此,很多人做起了“刺激”吃播。

“喪命式”吃播爆火背後,是成年人羞於啟齒的一面

快手上,這哥直播吃烤豬,往豬鼻上插了根菸。

“喪命式”吃播爆火背後,是成年人羞於啟齒的一面

這個在直播吃辣噴火:

“喪命式”吃播爆火背後,是成年人羞於啟齒的一面

在酸甜苦辣鹹五味中,辣是最富刺激性且複雜的一味。於是,“辣播”可們的視頻裡,全天下的食物都應該爆辣。

“喪命式”吃播爆火背後,是成年人羞於啟齒的一面

將老乾媽和果凍放在一起,辣到變形,夠刺激,就能收穫觀看量。

“喪命式”吃播爆火背後,是成年人羞於啟齒的一面

真心懷疑這些辣播們,是否撐起了全國辣椒銷量的數據。

“辣播”其實還算好的,還有更離譜的。

b站美女吃播阿尤,花了1000塊,買了一隻龍蝦,發在朋友圈。

有人提醒,這隻龍蝦像死了很久的,有點腐爛。

她沒理會,硬生生把那隻龍蝦吃掉。

“喪命式”吃播爆火背後,是成年人羞於啟齒的一面

隔著屏幕都覺得噁心。

還有生吃的吃播,最驚悚的是生吃八爪魚。

“喪命式”吃播爆火背後,是成年人羞於啟齒的一面

將八爪魚醬燒或者白灼後,播主們朝著八爪魚的頭部一口咬下,向鏡頭展示裡面的內臟。

有個女主播吃八爪魚,被咬掉了臉上的一塊肉。

“喪命式”吃播爆火背後,是成年人羞於啟齒的一面

生吃章魚本來就很危險,咬到臉還算命大,嚴重的話有可能導致窒息 —— 據統計,韓國平均每年有6人因食用活章魚而窒息死亡。

變態又刺激的吃播,慢慢走進人們的視野,發人心省。

“喪命式”吃播爆火背後,是成年人羞於啟齒的一面

看不到的真相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會做吃播呢?

很簡單,名與利。

大胃王密子君這樣的IP火了後,一大批人渴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賺錢。

GQ報道曾記錄一個吃播博主的故事:

2017年前,她就是個看吃播的小職員,密子君和大胃王mini十分火,特別羨慕她們靠吃飯賺錢,吃飽了錢也拿到手。

偶然的機會參加了次大胃王比賽,“徵集大胃王,百萬年薪等你拿”的口號讓人心動。雖然最後沒拿第一,卻因為這個比賽,走上吃播行業。

加入兩年多,慢慢讀懂了這個行業的真相:

吃播吃的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必須是觀眾喜歡的烤肉,炸雞,火鍋等油膩食物;吃播要吃的快,還要吃單一的食物,吃不同的食物觀眾就不知道你吃了多少;吃播是場表演,食物是主角,我是配角。

自己出來單幹後,每天睜開眼睛就工作,除了播,還要自己剪片子,寫腳本,找餐廳合作。

她要定期去醫院體檢,同時為了保持上鏡效果,會定期去打瘦臉針。

她曾想象,吃播把吃和播結合,不僅能賺錢,還把飯錢省了,夢想變成了事實,但代價就是得了職業病,對食物好不好吃已經完全失去知覺。

暴力行業下,總有暴力代價。

受密子君這類IP影響的人又何止一個?吃30碗拉麵,80個雞腿,100個雞蛋,300個泡芙的內容直播,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但世上沒有那麼多大胃王。吃播催生了一條產業鏈 —— 催吐。

鏡頭背後的播主,要吃生雞蛋,潤滑腸道;要喝大量碳酸飲料,利於嘔吐。

有時候嘔不出來,就要用手摳喉。

反覆嘔吐對喉嚨的傷害有多大,想想就知道,嚴重的話會引起食道炎,甚至癌症。

很多吃播的嗓子被摳壞,就用變聲器直播。

真正走進這些吃播博主,你會發現,她們並不值得羨慕,不過是“以吃謀生,以吐存活”


“喪命式”吃播爆火背後,是成年人羞於啟齒的一面

看不見的名利

吃播發展到現在,變現方式多樣化,最普遍的是博主會關注最近流行吃什麼,為了提升熱度就會自己出錢買;要麼是微商形式,通過直播帶貨。

但吃播最高的收入,往往是廣告。

商家會付費邀請他們來吃,給店裡帶流量,也是這波操作,吸引MCN巨頭加入這個行業,他們幫助素人設定腳本,做營銷,做宣傳,吸引商家合作。

根據業內人士爆料,某微博上百萬粉絲級別的播主,在直播中吃50人分量的事物,報價是30萬,入駐直播平臺還會有簽約費。

像吃播屆大佬木下拓香,年收入在1.2億日元左右,約700多萬人民幣。

這麼美好的事情,當然也有代價。

當你選擇和運營團隊合作,很多事情就不是你說“Stop”,就能不幹。

某節目上,一個吃播博主說,“胃都要撐爆了,但沒辦法,幾十萬粉絲在微博下催更,停不下來。”

運營公司像對待賺錢機器一樣給她安排行程,讓她保持在不損壞的高密度下運轉強度。

但同樣,運營公司給了你相應的流量、分成,你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就必須繼續做好分內事。

“喪命式”吃播爆火背後,是成年人羞於啟齒的一面

當代社會背後的孤獨感

為什麼人們喜歡看吃播?

一部分是代償心理。

很多人有節食計劃,節食過程抵擋不住對高糖、高油的慾望。看著這些吃播畫面,就會有一種自己吃了的感覺。

一部分是獵奇心理。

這種藏在人類骨子裡的心理基因,從未消失。做吃播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釋放,看吃播的人,同樣會得到釋放。

但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因為孤獨。

我認識個阿姨,孩子都在國外工作,老伴又去世的早。

她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個人吃飯,每次到家裡拜訪,總能感受到她內心的孤獨感。

有次吃飯,說起了吃播,她看到後,眼淚都快流出來了,後來她就成了那個吃播博主的粉絲,天天都去打賞。

問她為什麼那麼喜歡,她說了句這輩子都忘不了的話,“終於有人陪我吃飯了。”

這種孤獨感不只是爸爸媽媽輩有,還存在於很多獨自打拼的年輕人身上。

我剛畢業的半年,窮的連飯都買不起。有天深夜餓醒了,點開了淘寶,手誤點進了某個直播間。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吃播”。

主播長相一般,聲音也不好聽,吸引我的,是她手中的一晚紅通通的牛肉麵。不到3分鐘,我就入坑了,果斷花了20塊買了三個牛肉麵。每頓7塊,吃三個中午,完美。

我前前後後買了山東大棗,糖果,還有各種奇怪的東西。

說實話,好吃,但跟超市的沒有很大區別,唯一區別是,吃起那包棗,你總能想起一個深夜奮鬥的女人。

那個主播聲音很啞,播的畫面也很劣質,但那時看著她拼命賣貨,吃東西吃的嘴角發紅的樣子,有點心酸,卻也突然覺得,沒有那麼孤獨了。

大多數年輕人,讀書時都不是一個人吃飯,學校裡有老師陪,家裡有爸媽陪,但進了社會,突然就變成了一個人吃飯。

年過中旬的人,孩子都在外漂泊,伴侶感情也不好,也一個人吃飯,他們的孤獨感無處安放。

可突然有天,手機裡有一個人,吧唧吧唧的安利各種食物。

你突然有種錯覺,好像又回到了熱熱鬧鬧的飯桌上,孤獨感大大減弱。

吃播視頻大火的背後,是1000萬個被孤獨侵蝕的靈魂,急需陪伴的心聲。

“喪命式”吃播爆火背後,是成年人羞於啟齒的一面

食物能填補人類在現實中的孤獨感,但當一個時代的人們,瘋狂迷戀上了食物,甚至還迷戀吃食物的人,足以看見背後強烈的孤獨感。

“大快朵頤”和“尋求刺激”的進食方式,真的能解救這種孤獨感嗎?

2012年,日本有部劇叫《孤獨的美食家》。

片中講述一個雜貨店老闆,平日工作壓力大,他只有在美食麵前,才能不受時間和社會束縛,擁有自由感。

他的方式是,深夜獨自到一些小店發現美食。從發現美食,再到認真一口口地感受食物的原味,感受每一口的感覺,都在排解孤獨。

電影中孤獨的美食家,正好是當代很多中國人的心理縮影。比起暴飲暴食,刺激飲食,他的方式更值得參考。

《學會吃飯》有句話說,“我們不是因為餓而吃,而是因為焦慮、空虛、叛逆、悲傷。我們想尋求慰藉,或是喜悅。”

食物本身就有治癒的功能,但這是建立在尊重身上的,生吞辣吃,只會抹殺了這種功能和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