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內蒙古很少發生地質災害?

心中有亮1


內蒙古自治區地域總面積為118.3萬 km2 ,佔我國國土面積的八分之一,是我國面積第三大省( 區) 之 一。全區呈弧形彎曲的條帶形狀,由東北傾向西南,東西蜿蜒 2500 多 km,地理座標東經 97°12′- 126°04′,北緯 37°24′- 53°23′。

內蒙古自治區地勢較高 ,平均海拔 1000m 左右, 全境統稱內蒙古高原, 是我國第二大高原。地勢西高東低, 南高北低 ,由西向東北傾斜。自治區內分佈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種地形。東部是大興安嶺山地,山勢東陡西緩, 海拔 1 000 m 以上;西部戈壁, 沙漠面積較大, 局部地區有流沙 、風蝕殘丘分佈;中 部為陰山山脈, 海拔 1 500 ~ 2 000m, 為我國內 、外流域的重要分界線;陰山以南, 是斷層陷落後河流沖積而成 的平原 ,海拔 1000m,是重要的農業區 。

自治區全區各時代地層廣泛出露 ,由老至新有太古界 、元古界、古生界 、中生界及新生界 。自第四紀以來 ,受新構造運動影響 , 基底以上升為主 ,導致整個高平原始終處於剝蝕環境中 ,大面積風蝕荒漠化土地與這種地質構造環境密切相關 。

自治區跨越了六大地質構造單元 ,分別為內蒙地槽褶皺系、額爾古納地槽褶皺系 、吉黑地槽褶皺系、天山地槽褶皺系 、崑崙秦嶺地槽褶皺系和中朝準地臺。區內共分佈有 12條活動斷裂帶 ,大致呈近東西走向。

以上是基礎條件,結合上述條件,說說為什麼感覺內蒙古很少發生地質災害。

先說明一下,內蒙古的地質災害並不少,但是地質災害首要必須傷人,才能被人感觀,比如無人區哪怕發生大地震、巨大滑坡等地質災害,由於不傷人,所以媒體不會著重報道,大家自然不會關注。

回過頭來看,內蒙總的來說地廣人稀,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平原區,沙漠、山區人少,在沙漠、山區等地區發生的災害被人感知較少,這是第一個原因。

再來看看內蒙的地震動參數圖(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版權所有):

烏海市、巴彥淖爾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顏色重,代表穩定程度差,實際上這是中國大陸內部板塊的交界處,根據板塊構造學說,交界處易發生地震,其它地區則在板塊內部,不容易發生。所以內蒙大部分區域相對穩定,由地震引發的地質災害可能性小。

但是也有一些地區地質災害易發(但不代表一定發生),參看下表:

綜合這些,並結合其他學者的研究,內蒙總體來說,由於地質條件穩定,所以發生地質災害相對少,但是近些年,由人為引發的災害不少(有學者研究佔到總數的40%—50%),比如採礦引發的地面塌陷,內蒙煤炭資源豐富,地下開採時引發了大量的地面塌陷,這在新聞中時有報道,如伊金霍洛旗常青煤礦塌陷裂縫等,還有鄂爾多斯市的地面塌陷、地裂縫等地質災害也不少,可以看看相關報道。

還有一類就是城市內的塌陷,新聞也時有報道,如正北方網2015年10月報道《內蒙古呼和浩特某步行街路面塌陷 現“懸空店”》,這一類大多數是有路面下部水管破裂導致。

綜上所述,內蒙由於地質條件穩定,地廣人稀,天然情況下,被人感知的地質災害少,但是近年來,人為產生的地質災害已經成了內蒙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這值得引起重視。

1、侯俊琳, 王海波.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災害形成條件與發育特徵[J]. 西部資源, 2012(3):85-90.

2、段青梅, 原聰明, 高秀花, et al.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災害及防治[J]. 自然災害學報, 2006, 15(02):089-94.

3、侯俊琳, 莊曉玲, 劉怡敏.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災害與地質環境的關係分析[J]. 災害學, 2013, 28(3).


BeiKe看世界


二十歲前一直在內蒙古生活,印象最深的兩次地震,大約六七歲時,夜裡地震,彼時農村人愚鈍落後,父親沒在屋母親當即放了一串鞭炮以驅邪,那是我最早知道了地震;另一次是上初中,因地震停學春暖時節便學會了羽毛球,同學間討論地震時應如何躲避,如何藏於桌下,心裡戰戰兢兢......



開滿雛菊的窗


環境條件、人類工程活動及人口分佈等因素所制約,本文就上述各因素與地質災害的關係進行了分析,並對地質災害的多種影響因素綜合作用進行了分析,從而客觀論述了內蒙古自治區半乾旱氣候條件下地質災害的形成條件、發育特徵及危害性。

  關鍵詞:地質災害 降雨量 地質環境條件 人類工程活動

  內蒙古自治區橫亙於中國北疆,幅員遼闊,地貌類型多樣,地質及構造單元複雜。境內發育的地質災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四種類型。由於自治區東西跨度大,氣候條件在各個地帶有所差別,但總的特徵是降雨量較小,大部分地區屬於半乾旱氣候帶。全區年平均降雨量在25―450mm之間,中西部許多地區年降雨量在150mm以下。降雨量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形成的諸多因素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眾所周知,中國地質災害嚴重發育的地區是西南山區,主要包括貴州、四川、雲南省及其周邊省份的山地、丘陵區。這些地區人口稠密、地貌形態為山勢陡峭、溝谷深切,且氣候較溼潤,年降雨量在500―1,500mm之間。近年來一些危害性強的大型、特大型地質災害多發生於這些地區,在影視紀錄片中看到的典型滑坡、泥石流場景多數取自雲、貴、川及陝南等地區。那麼相比較而言,內蒙古地區山地、丘陵及荒漠廣佈、氣候半乾旱、礦產資源豐富、地廣人稀,其地質災害的類型、規模、形成條件、發育特徵及危害程度等,與西南地區(地質災害易發區)有明顯的差異。在受氣象條件、地質環境條件及人類工程活動的共同制約和影響下,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災害表現形式具有自身的特點。本文以定性分析為主,就地質災害成生的諸多制約因素中,選取主要因素降雨量、地質環境條件及人類工程活動,先對各單要素的影響關係進行分析,然後對多要素共同制約作用進行綜合分析,同時結合所取得的地質災害調查成果進行驗證,以期客觀地論證內蒙古地質災害形成條件及發育特徵。並與國內地質災害典型發育區進行簡要對比,從而更直觀地反映內蒙古地質災害特徵。

  1. 氣象水文條件與地質災害成生關係

  氣象條件各種要素中,與地質災害關係最密切的是降雨量,所以在此僅討論降雨量與地質災害成生的關係。泥石流的形成,除了溝谷中要有豐富的鬆散碎屑物源,還必須具備充足的水動力條件,才能攜卷泥沙、碎石匯聚成泥石流。國內西南地區大型、特大型泥石流頻發地帶的年降雨量一般在700―1,500 mm。內蒙古自治區多數為半乾旱氣候區,年降雨量一般在25―450mm之間,並呈現由東向西遞減的規律。東部大興安嶺地區年降雨量在400―500mm之間,中部地區年降雨量在200―400mm之間,西部地區年降雨量在150―300mm之間,最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年降雨量小於100mm。區域性的降雨量偏小,溝谷水動力條件不足,決定了其泥石流規模以小型為主。

  崩塌、滑坡的發生除了受地質地貌條件制約外,與降雨量也有一定的關係。岩土體在降雨及地表水長期浸潤、沖刷下,其裂隙、孔隙及軟弱夾層長期處於充水狀態,岩土體抗剪強度大大降低,極易促使危巖體形成,從而引發滑坡及崩塌。而內蒙古地區由於區域降雨量小,丘陵山區經常出現旱情,地表岩土體更多時候是處於乾燥狀態,因此僅從雨水及地表水的長期影響角度分析,降雨條件不利於引發大型的崩塌、滑坡。但在一些歷時短、高強度的大雨、暴雨作用下,對於某些已經存在鬆動危巖體的原始邊坡及人工邊坡(道路邊坡及採礦邊坡),會在降雨及地表徑流的沖刷、浸潤下,誘發崩塌、滑坡的發生,但其規模多數是中小型的,其中以小型佔絕大多數。

  自治區降雨量偏小,且降雨量的60―75%集中在七、八、九月,這三個月也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易發時段。這只是就本地區而言,降雨與地質災害發生相對集中的一個概念。相對於雲貴川地區,自治區內七、八、九月降雨量仍然是一個低值,平均僅為150―180mm。降雨形式無論小雨、中雨、大雨或暴雨,均具有歷時短的特點,大部分地區連綿不散的陰雨天較為少見,且降雨頻次也較國內西南地區低了許多。所以七、八月份由降雨誘發的地質災害,僅在本地區是個集中發生的高峰期,但在全國範圍內比較,這個時間段內災害發生的頻次仍然是較低的。

  2. 地質環境條件與地質災害成生的關係

  本文所述的地質環境是指非人類活動影響的、天然狀態下的地質環境。

  2.1地貌條件

  地貌條件是地質災害發育的一個基本因素。山區及丘陵區地形起伏大,並有溝谷切割,許多地段形成陡坡及陡崖,存在臨空面,具有崩塌、滑坡發生的基本條件。地質災害的發育與山勢、溝谷形態及切割深度有著密切的關係。

  境內天然形成的地質災害均分佈在山地丘陵區,主要有陰山山地、大興安嶺山地及鄂爾多斯高原東部。陰山山地平均海拔1,500―2,000m,溝谷切割深度一般為200―800m,地貌類型屬低中山、中山及低山丘陵;大興安嶺山地平均海拔900―1,400m,切割深度150―500m,屬於低山及低中山;鄂爾多斯高原為起伏較緩的丘陵地貌,其東部清水河、準格爾一帶,為碎屑岩沉積及黃土堆積的丘陵地貌。上述山地丘陵中,陰山山地相對較陡,坡度為30―50°,大興安嶺山勢較緩,坡度多在15―40°,就相對高差而言,大部分山地丘陵都屬於中淺切割區或中等切割區。境內山區的溝谷形態,主溝極大的支溝多數為U型谷、拓寬U型谷,大興安嶺北段更為平原型河谷,只有一些次級支溝為V型谷。邊坡陡立、溝谷深切的地貌只在山區縱深地帶存在。這種山地丘陵的地貌條件決定其崩塌(滑坡)災害的規模以小型為主,且分佈密度小。

  對於泥石流,其發育程度受流域形態、兩岸坡體及溝床鬆散物貯量、流域植被覆蓋率的控制。境內各流域相對高差多為100―500m;溝岸山體坡度多小於45°;主溝縱坡降一般為52―213‰;產沙區溝槽橫斷面多為U型谷;溝谷上游一般沒有大型的滑坡、崩塌堆積物存在,僅為坡面風化及坡面流侵蝕形成的破碎岩土體,可提供的碎屑物源總體較少,河床鬆散物貯量一般小於5×104m3/km2;天然狀態下河溝堵塞程度輕微;植被覆蓋率大小不一,東部地區大於30%,中部地區多為10―30%,西部地區小於10%。根據泥石流嚴重程度數量化判別,這類特徵的溝谷所形成的泥石流嚴重程度為輕微―中等。境內的大型泥石流較少,僅分佈在大興安嶺南段中低山區,如興安盟突泉縣以及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翁牛特旗等地。   2.2岩土體類型

  不同岩土體的工程力學性質有明顯差異,堅硬巖體的抗壓強度、抗剪強度大,抗風化能力強,不易破碎,因此硬巖類形成的崩塌等不良地質現象相對不發育。軟弱岩石、含有軟弱夾層的岩石,其強度低,具有形成崩塌的巖體力學條件。有關資料顯示,崩塌主要發育在噴出巖、侵入岩、黃土類土和碎屑岩出露區,這類岩土體主要分佈於陰山山地及其北緣臺地與內蒙古高原相交地帶。這類岩石節理裂隙發育,局部含軟弱夾層,遇水易軟化。噴出巖、侵入岩在大興安嶺山地分佈較廣,巖性以花崗岩、玄武岩為主。經過多次構造運動和區域變質、動力變質作用,普遍發生泥化,具有壓碎結構,原生裂隙及構造裂隙發育,強度顯著降低,岩石易碎裂,具有發生崩塌的巖體結構條件。此外境內東南部準格爾旗及和林縣一帶的黃土體,具有大孔隙及柱狀節理,含鈣質結核,具有溼陷性,也具有發生崩塌及滑坡的巖體結構條件。

  在鄂爾多斯高原及陰山山地局部地段的碎屑岩區,其砂礫岩中含有薄層狀砂頁岩、泥岩夾煤層,具有軟硬相間的巖性結構,其中的軟弱夾層降低了岩土體穩定性,某些地段也會發育滑坡。

  就岩土體條件而論,境內的陰山山地、大興安嶺山地及鄂爾多斯高原具有崩塌及滑坡等不良地質現象發生的巖性條件,但大部分巖體屬於硬巖、中硬巖及軟硬相間的巖體,軟巖與極軟巖只在局部範圍內存在,軟弱岩土體分佈並不連續。這種工程地質條件的岩土體,在某些具有臨空面的邊坡陡崖上會產生危巖體,但危巖體體積較小,多數小於1×104m3,危巖體崩落後可形成一些小規模的、非集中分佈的崩塌或滑坡,崩塌、滑坡產生的碎屑又成為泥石流物源條件。

  2.3其他地質環境條件

  前述地貌及岩土體類型是影響地質災害發育的重要因素,其次地質構造、新構造運動與地震也與地質災害的發育有關。境內地質災害分佈較多的丘陵山地,也是區域構造體系主體構造線展布的位置。斷裂、褶皺的發育導致巖體結構破碎、節理裂隙發育,從而誘發崩塌等災害發生,因此地質構造間接影響地質災害發育程度。新構造運動主要表現為地殼抬升、河谷下切,直接影響地貌的發育形態,也是地質災害成生的間接影響因素。區內未發生過因地震引發的地質災害。因此可認為區內地質災害與地震關聯度較小。綜上所述,區內地貌、岩土體類型、地質構造等地質環境條件綜合制約著地質災害的成生,在這種天然地質環境下,多會形成一些以小型規模為主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其發生強度及危害程度均較小。

  境內無天然環境條件下形成的地面塌陷。地面塌陷主要包括岩溶塌陷與採空區地面塌陷,境內碳酸鹽巖分佈面積小,主要分佈在鄂爾多斯盆地西緣桌子山區與東緣清水河縣一帶,由於氣候較乾旱,北方岩溶普遍不發育,岩溶化程度較低,未形成岩溶塌陷。因此境內的地面塌陷只有採礦引發的採空區地面塌陷。

  據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資料統計,在天然地質環境條件下,陰山山地地質災害在區內相對最為發育,類型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因地面塌陷全部由人類活動引發,與地質地貌條件關係不大,故不作統計),分佈密度為0.79處/100km2;其次為大興安嶺與鄂爾多斯高原,分佈密度均為0.19處/100km2(見表2―1)。全區參與統計的各地貌類型總的地質災害分佈密度為0.17處/100km2。而云貴川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山體陡立,坡度在60°以上的山體廣泛分佈,相對高差達2,000m以上。溝谷狹窄而深切,多數為V型谷,峭壁峽谷很普遍,邊坡臨空面發育,地質災害分佈密度大於2處/100km2。相比較而言,內蒙古地區在自然條件下,地質災害發育程度總體較低。

  3. 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災害成生的關係

  據前述,內蒙古自治區在半乾旱氣象條件、天然的地形地貌、岩土體類型條件下,僅能形成一些以小型規模為主的崩塌、泥石流等災害,無地面塌陷形成,天然狀態下地質災害的發育程度總體較低。區內危害性較大的地質災害多數與採礦及道路建設等人類工程活動有關,即由人類工程活動改造破壞了天然地質環境,使得原本穩定的地貌地質條件逐漸趨向於不穩定,進而促成不良地質現象及災害的發育。因此人類工程活動是地質災害形成的重要成因。

  3.1崩塌、滑坡與人類工程活動的關係

  有關調查表明,在天然地質環境下,在某些低中山區及丘陵地帶,在有人口居住的陡坡、陡崖附近,會發生一些小型崩塌,對山區農村的房屋、財產及牲畜造成危害,但人員傷亡極少發生,危害程度總體較輕。規模較大、危害程度較嚴重的地質災害多與人類工程活動有關,根據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成果統計:截止2009年底,全區共發育崩塌隱患點1154處,其中54.8%都是由人類工程活動引發的。規模為大型以上的62處,其中47處與工程活動有關;滑坡共99處,其中57處由人類工程活動引發,大型以上規模的14處,其中9處與人類活動有關。全區與人類工程活動有關的崩塌、滑坡佔總數的55.0%,其中大型以上規模的崩塌、滑坡中,人類活動成因的佔73.7%(見表3―1)。境內引發地質災害的人類工程活動主要有修路切坡、露天採礦切坡以及工程開挖廢棄物排放。

  3.1.1道路邊坡崩塌

  近年來隨著區內經濟的快速發展,道路工程發展很快,在經過山地丘陵的路段,修路開挖邊坡,使得邊坡岩土體的原始應力狀態發生改變,在原生構造裂隙的基礎上產生了卸荷裂隙,在一些開挖過陡、超過穩定臨界值的邊坡上形成危巖體。在降雨、振動及大風等作用下發生邊坡岩土體崩塌。這類崩塌及隱患普遍存在於山區的國道、省道、高速公路、鐵路等重要交通幹線兩側邊坡,崩塌形式主要以不連續的碎石崩落為主,對路面及防護設施造成直接損壞,同時還對過往車輛行人造成威脅,其承災對象與危害程度具有不確定性。

  這類崩塌在經過丘陵山地的各條路段幾乎都有分佈,如G111國道赤峰松山區段、S210省道扎蘭屯段、S209省道和林、清水河、涼城段、S314省道阿左旗段等,都是邊坡崩塌較發育的路段。此外京藏高速、包茂高速、京包鐵路、白阿鐵路、大準鐵路邊坡也有崩塌隱患存在。已發現的區內大型邊坡崩塌隱患有赤峰市松山區G111國道K479―483km潛在崩塌群。每年雨季,山區公路邊坡崩塌時有發生,其特點是規模小,單點崩落碎石方量一般為數立方米至數十立方米。但崩塌點多、面廣,發生頻次高,崩落碎石常砸壞路面及擋土牆、護欄、排水溝,交通部門每年都要出資進行維護。   3.1.2露天採礦邊坡崩塌

  內蒙古自治區是資源大區,境內礦山分佈很多,其中許多露天開採的礦山,因開採邊幫過陡,形成危巖體併發生崩塌,其規模多為小型。崩塌對礦坑內施工作業的機械、車輛造成危害,並對施工人員構造威脅。2001年7月,阿拉善左旗溫都爾勒圖鎮華遠露天煤礦邊坡發生崩塌,崩落大石塊砸毀一輛正在作業的剷車,直接經濟損失110萬元。

  3.1.3人工堆載引發的滑坡

  為了施工方便,礦山開採剝離層及廢土往往就近堆放,如果堆載下伏有不穩定岩土體,在堆積荷載的作用下,會進一步誘發滑坡的發生。區內典型的人工堆載引發的滑坡有赤峰市元寶山區露天礦排土場滑坡。

  該滑坡體位於丘陵區,巖性為第四系黃土,岩土體結構不穩定。1998年4月開始出現蠕滑現象,2000年8月由於元寶山露天煤礦排土超載,引發滑坡,使灌渠、橋樑、農田及人工林地遭到破壞。目前礦山年排放剝離層及矸石等廢棄物總量約750萬噸,仍有引發滑坡的可能。滑坡危巖體總體積為1,512×104m3,屬於巨型滑坡。目前預測經濟損失為1,832萬元,險情屬於重大級。

  3.1.4人工開挖坡腳引發的滑坡

  低山丘陵區的某些軟弱岩土體,因道路等工程建設開挖坡腳,改變邊坡岩土體原有的應力平衡狀態,穩定性降低,從而誘發滑坡。

  區內東南部的涼城縣位於陰山餘脈與晉北黃土區接壤地帶,該縣天成鄉安家營子附近S102省道邊坡為黃土,因修路開挖坡腳致使邊坡黃土體失穩,2003年9月發生小型滑坡,其滑塌鬆散土體堆積在公路上,阻塞了交通,並使埋設在滑坡體後緣的通訊電纜錯斷並移動了位置,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

  3.2廢棄物堵塞河道形成泥石流隱患

  全區723條溝谷存在泥石流隱患,其中因採礦及其他工程建設產生的廢棄物堵塞河道,而形成泥石流隱患的有38條,佔總數的5.3%。儘管人工成因所佔的比例較小,但其所存在的險情及危險性較大。廢棄物佔用河道,雨洪期會在河道中出現迭水與卡口,從而引發危害性泥石流災害。

  區內因堆積物堵塞河道形成泥石流隱患的溝谷,主要有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霍寨溝、新城區哈拉沁溝、赤峰市喀拉沁旗樓子店鄉上燒鍋村兵狼溝、固陽縣下溼壕鎮白菜溝、涼城縣麥衚衕鎮宋家溝等。礦山剝離廢土、矸石、尾礦庫排出的礦渣、尾泥等,就近在溝道中隨意排放,大大小小的鬆散堆積體連成一片,堆積嚴重的地段甚至形成了堤壩,將河道截斷,形成嚴重的卡口,上游來水受阻後如果沖垮堤壩,將形成危害性強的泥石流,對下游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威脅。

  3.3 採礦引發的地面塌陷

  區內煤炭資源豐富,分佈較集中的地區有鄂爾多斯、烏海、包頭石柺、阿拉善左旗、赤峰、海拉爾等地。這些地區的煤礦多、規模大,開採歷史長。一些井工開採的煤礦,形成了大面積的採空區,採空區經過長期的變形發展,頂板冒落,出現了地面塌陷。地面塌陷在區內大部分煤礦區內普遍存在,比較嚴重有東勝煤礦、赤峰元寶山煤礦、包頭石柺煤礦、阿拉善盟古拉本、新井、黑山煤礦等。

  赤峰市元寶山煤礦地面塌陷區面積約13.37km2,按規模劃分屬巨型塌陷區。塌陷區內長列式排布有數十個形狀不規則的陷坑,深度30―40m。自1967年至今已發生過多次塌陷,塌陷災害已造成2人死亡,3,000畝耕地裂縫無法耕種,水利乾渠、磚廠、蓄水池變形破壞,有4個村莊被迫搬遷,造成經濟損失5,438萬元。

  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補連塔煤礦採空塌陷區面積15.3km2,為巨型地面塌陷。塌陷區內的伊烏公路路面開裂,樹樑村居民院內裂縫叢生,房屋全部成為危房,無法居住。共損毀耕地1,300畝、草地17,000畝,被迫搬遷130戶,直接經濟損失4674萬元。

  阿拉善左旗溫都爾勒圖鎮黑山煤礦塌陷區總面積7.54km2,為大型地面塌陷。塌陷始發於上世紀70年代,目前塌陷區內不間斷分佈有數以千計的陷坑及伴生地裂縫。塌陷災害對礦區道路、天然草場及輸電線路造成了嚴重破壞,累計經濟損失達1,548.4萬元,目前仍對礦區建築、公路、輸電線路及草地構成威脅,預測經濟損失達2,370.4萬元。

  區內地面塌陷以煤礦採空區塌陷為主,此外還有某些鐵礦區也存在地面塌陷,如包頭市固陽縣鐵礦分佈眾多,目前多數為井工開採。該縣鐵礦分佈集中的西斗鋪鎮和下溼壕鎮已形成許多采空區,併發生了有重大危害的地面塌陷災害。2008年6月,西斗鋪鎮巴蘭溝鐵礦採空區突然發生塌陷,造成7名礦工死亡的特大礦難;2008年下半年,下溼壕鎮白銀洞鐵礦12號井採空區發生塌陷,陸續有兩輛農用車掉入坑內,造成2人死亡。

  自治區境內地面塌陷的特點是:均由井下采礦引發,即成因均為人類工程活動;地面塌陷僅分佈在礦山,相對於崩塌及泥石流災害,其單點數量少,分佈比較侷限。但地面塌陷波及範圍大,常常毀壞各類工業與民用設施、道路、土地及生態植被,具有面狀危害的特徵,而且塌陷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危害程度高。

  4. 各類形成條件綜合分析

  前述地質災害形成主要與降雨量、地質環境條件、人類工程活動及人口分佈條件(承災對象)相關,但實際的災害分佈與致災作用不是由任何單一因素決定的,而是受各影響因素綜合制約的。

  陰山山地地貌為中山、低中山、低山及丘陵。單就地形地貌來講,中山、低中山山勢較陡,溝谷切割深,臨空面發育,較之低山丘陵,易發育崩塌、滑坡。然而中山及低中山分佈在陰山山脈縱深處,人口居住零星,缺乏承災對象,崩塌等不良地質現象雖較發育,但不易發生災害。而低山丘陵區從地形地貌條件上講,不良地質現象較之中山區發育程度差,但該地段處在山區向平原區的過渡地帶,人口密度大,工程活動強烈,承災對象廣泛,所以地質災害易發區多分佈於低山丘陵區。其中以陰山東段赤峰紅山區、元寶山區、松山區、喀拉沁旗和翁牛特旗最為發育,該地區山高溝深,巖體軟弱破碎,人口密集,降雨量大,各因素均有利於地質災害形成。

  阿拉善高原的巴彥淖爾公、雅布賴、北大山一帶,地質環境條件與陰山地帶的丘陵山地相似,但由於阿拉善高原降雨量小於陰山山地,人煙稀少,人類工程活動弱,所以其地質災害不甚發育。   鄂爾多斯高原大部分為丘陵,地形起伏較小,降雨量也小,就氣象及天然地質環境條件而言,不利於地質災害發育。但近年來該地區經濟建設速度很快,採礦及公路建設工程活動強烈,大大增加了災害易發程度,其中以煤礦開採引發的地面塌陷為主。

  因此分析地質災害的形成條件,應從各種影響因素疊加後的綜合作用入手,才能準確把握地質災害發育的客觀原因。

  5. 結論

  內蒙古自治區存在的地質災害類型共有四類: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塌陷在前期發展階段出現地裂縫,由地裂縫發展為塌陷坑,在陷坑邊緣也有伴生地裂縫出現。根據相關規範,這類地裂縫歸屬於地面塌陷災害,不作為單獨災種列出。構造成因的地裂縫沒有發現,因地下水超採引發的地面沉降及地裂縫目前也沒有發現。

  崩塌、滑坡、泥石流成因有二,一部分是在天然地質環境下形成的,另一部分是人類工程活動形成的;地面塌陷全部為人類工程活動所引發。四類災害隱患中,崩塌分佈廣、數量多,但規模普遍較小。自然條件下形成的崩塌出現在低山丘陵區陡峭處,規模多為小型,對邊坡附近居民生命、財產造成危害,危害程度較小。人類工程活動引發的崩塌主要是修路切坡與露天採礦開挖形成的,崩塌形式以零散碎石、岩屑墜落為主。道路邊坡崩塌對擋土牆、護欄及路面造成破壞,並對過往車輛行人構成威脅。露天礦邊幫崩塌則對施工機械、車輛及施工人員造成威脅。境內滑坡災害相對較少,規模以中小型為主,少數大型規模的分佈在赤峰元寶山區、包頭石柺區及鄂爾多斯準格爾旗,成因與崩塌類似。滑坡隱患雖然數量少,但較之於崩塌其波及範圍大,所以滑坡一旦發生其危害也較崩塌嚴重。泥石流在丘陵山地分佈也較廣泛,絕大多數規模為中小型,其中人為成因的泥石流隱患主要是礦山工程等產生的廢棄物佔用、堵塞溝道所引發。泥石流災害對村莊、田地及其他財物設施造成危害。地面塌陷災害也以中小型規模為主。對土地資源、地表植被、公路、輸電線路等造成危害。四類災害中,就數量而言,崩塌佔多數,其單點造成的危害性相對較小,但因分佈數量多,其累計經濟損失與危害性也不容忽視。而地面塌陷、泥石流、滑坡一旦發生,其危害程度均比較大。

  內蒙古自治區發育地質災害的地形地貌多為低山丘陵,年降雨量小,天然條件下發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規模一般較小,危害程度較低,僅赤峰等少數地區泥石流規模較大。

  人類工程活動是引發地質災害的重要因素,境內重大地質災害多為人類活動引發,其中採礦引發的地面塌陷尤為嚴重,其危害程度高、危險性大。

  根據目前調查結果統計,自治區境內地質災害及隱患點總數較多(各類災害總計2,346處),但因轄區面積大,人口密度小,因此地質災害發育密度總體較小(相對於地質災害典型易發的雲南、貴州、四川等地區)。此外地質災害發育還具有地域上的不均一性,中東部丘陵山地相對發育,中西部分佈有大面積的荒漠、草原、戈壁灘,地形平坦、人因稀少,地質災害不發育。因此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災害狀況,基本體現了半乾旱氣候條件下、低山丘陵地帶地質災害發育的一般規律。


大寶創業記


內蒙古烏蘭察布沒有任何自然災害。實屬難得。


123瞭望社會


沒有地質災害,但是有沙塵暴。


澤軒


按照地殼板塊理論,內蒙古自治區大部分處於比較的穩定的地殼板塊上。

中國目前地震最活躍的是青藏高原板塊邊緣帶和西太平洋破碎帶。青藏高原受印度板塊擠頂,形成青藏高原隆起,造成青藏高原邊緣出現破碎帶,引發地震頻發。所以新疆、甘肅、四川、雲南以及臨近各省地震災害不斷髮生。

西太平洋板塊向西漂移,與中國大陸板塊碰撞,造成中國的東北,華北甚至是華東地區地震災害經常發生。日本更是在破碎帶上,真是風雨飄搖。

內蒙古大部分地區處於蒙古板塊上,遠離上述兩個地殼破碎帶,還是比較穩定。但是內蒙古的西南地區受青藏高原隆起的波及,也發生過多次地震。如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五原六級地震和九十年代的包頭六點四級地震。

總的來說,內蒙古大部分地區地震現象比較少。原因就是離地殼板塊破碎帶遠。


明戈烏勒


我們內蒙古東部區冬天那麼冷,半年都在冬季,風大,沙塵暴大,你還想讓我們有地質災害,如果冬天發生點什麼,都跑外面,能凍死不少


不高興和一堆沒頭腦


天天震,感覺不到,以為喝多了!


草原上之鷹


內蒙古是個好地方,所以不地震。


手機用戶59110259916


淮河以北,黃河以東,幾乎甚至就沒有地質災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