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湘陰原來的樣子(二)

這才是湘陰原來的樣子(二)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讓我們都變成了一群

一等再等的人

等冬去、等春來

等疫情過去、等走出家門

等一切恢復到以往的模樣

这才是湘阴原来的样子(二)

以前我們眼中的旅遊聖地

從來跟湘陰沒有半毛錢關係

那是蘇杭、是雲南、是西藏

我們眼裡的湘陰

是個土得掉渣的小縣城

直到

s

某天

我們突然發現

這才是湘陰原來的樣子

我竟想要等待著和你一同前往

從此虛度時光!

青山島

这才是湘阴原来的样子(二)

玉帶環繞,青山不老。七子之歌,人文勝景

----李清明

湖南北部南洞庭湖中的一座自然孤島,是世界上僅存的3座漁村之一。其植物、鳥類品種繁多,曾是古時文人墨客遊船中途歇腳點,島上歷史文化底蘊厚重,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多處。同樣也是湘陰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南泉寺

这才是湘阴原来的样子(二)

古剎南泉 靜水禪音 將鉛華洗淨 三藐三菩提

----湛鶴霞

南泉寺系潭州四十餘剎之一。宋紹興間普庵祖師去遊憩此,鑿井得泉,泉水清冽,乃誅茅建法,創立雙林禪寺。因泉在寺南,故命名為“南泉寺”。

文廟

这才是湘阴原来的样子(二)

雄姿文廟狀元橋 不盡湘流總是歌

----張立人

湘陰文廟始建於北宋慶曆八年,後建築為清乾隆九年重建,由“玉振金聲”沖天坊、泮池、狀元橋、“太和元氣”坊、大成門、大成殿及廂房組成,是一座保存較為完整的縣級文廟。

狀元橋

这才是湘阴原来的样子(二)

太和元氣牌坊 獨立無形生萬物 周行不殆致中和

----郭丹

鵝形山

这才是湘阴原来的样子(二)

鵝形山:千頃竹海 好寄鄉愁

----蔣娜

雲霧繚繞,充溢湖湘地域的靈性與純樸,山上綠樹翠竹、潺潺溪流聲、如詩的田園風光無不流露出讓人一見傾心的秀色。鵝形山景區資源豐富,集休閒觀光避暑、宗教朝拜於一體,是人們迴歸自然,享受自然的理想去處。

左公祠

这才是湘阴原来的样子(二)

耕讀是左太傅祠的關鍵詞---何文俊

湘陰百年左文襄公祠 世界千年乃智慧名人---戚旭明

位於文星鎮八甲村,又稱相國祠、左公祠。整個祠堂建築奇特,氣勢恢弘,造型優美,無不昭示著主人的尊貴地位和無上榮光。左公祠內塑有左公遺像,另有其功業介紹和生前好友、部屬的詩文輓聯與詩讚。

嶽州窯舊址

这才是湘阴原来的样子(二)

嶽州窯中國官窯的源光

----鄧憲光

嶽州窯為重要的古代瓷窯。唐、五代時期,湘陰窯改稱為嶽州窯,燒造技術水平成熟,器物以碗盤為主,釉色更趨青綠。

左宗棠故居—柳莊

这才是湘阴原来的样子(二)

湘陰柳莊,臥虎藏龍

----陳文革

宗棠故居----柳莊,位於湖南省湘陰縣樟樹鎮巡山村柳家衝。左宗棠在柳莊居住14年,期間,他“讀破萬卷”、“心憂天下”,通曉治道,通觀國事,為其建功立業、名垂青史奠定了深厚基礎。

遠浦樓

这才是湘阴原来的样子(二)

朝聞洞庭歌 暮眺百舸來

----杜華

遠浦樓坐落在美麗的濱江大道中段,左側距湘江大橋200餘米,右側為濱江風景園林區,遠浦樓於北宋遠佑年間,著名書畫家米芾作《瀟湘八景圖》之一的遠浦歸帆而得名。

文星塔

这才是湘阴原来的样子(二)

詮釋湘陰人民昂揚向上壯志凌雲的精神境界

----鍾勝利

“雙塔凌雲”為湘陰古城八景之一。位於城東南之湖畔的文星塔,始建於宋。屹立於城西北之江邊的烏龍塔始建於清乾隆竣工於嘉慶年間,巍巍雙塔,雄峙南北。

鶴龍湖

这才是湘阴原来的样子(二)

菱歌互答輕舟唱,十里荷花十里香

----姚娜

擁有萬畝水面的鶴龍湖,是傳說中的鶴舞龍吟的勝地。這裡春有碧波連天,夏有荷花映日,秋有皓月當空,冬有候鳥翔集。無論何時到來,或泛舟,或垂釣,都能領略到壯美的大湖風光。

樟樹港辣椒

这才是湘阴原来的样子(二)

樟樹參天 人才輩出 天然辣味 獨此一家

----李清明

樟樹港的天價辣椒也是湘陰一絕,小小個,聞起來香氣撲鼻,這些都是由當地土椒篩選改良保存下來的,吃起來柔軟可口、滑而不膩、味醇鮮美。

湘陰名將--郭嵩濤

这才是湘阴原来的样子(二)

郭嵩燾是中國外交家的先驅,是湘陰人民的驕傲

----曹阿娣

郭嵩燾,字伯琛,號筠仙、雲仙、筠軒,別號玉池山農、玉池老人,湖南湘陰城西人。唐朝大將、汾陽王郭子儀的後裔。晚清官員,湘軍創建者之一,中國首位駐外使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