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长》:亲人已逝,自己的生命却如此漫长



《地久天长》:亲人已逝,自己的生命却如此漫长

01

电影讲述了一段 悲情的往事。 原本家庭幸福和美的小家庭,耀军和丽云儿子星星,一家人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然而在80年代的基调下,他们夫妻先后经历了计划生育失去生二胎的权利,儿子星星溺水面临失独,单位精简,两个人又面临着下岗的命运。在命运的接二连三捉弄下,他们的生活沉到了谷底。

新年的鞭炮声无法让他们沉浸其中,他们的身心已经被悲伤笼罩。生活对待他们如此残酷,然而骨子里的善良,让他们只能选择克制和隐忍。

儿子的离世,让他们每天活得像行尸走肉般,没有了喜怒哀乐,没有了生活的意义和乐趣。虽然两个人后来从福利院领养了一个儿子,作为星星的替身,但是这个福利院里领养的孩子孤僻和任性,却根本代替不了自己那个曾经乖巧懂事的星星。


《地久天长》:亲人已逝,自己的生命却如此漫长

02

想刻意忘掉的东西,往往就越不能忘掉。

对于李海燕是如此,对于他的儿子沈浩也是如此。李海燕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拉着自己的好朋友丽云做了流产,几天后,自己的儿子沈浩又拉着丽云的儿子星星去水库游泳,导致丽云在短期之内痛失两个孩子。

丽云在流产手术中出了意外,不能再怀孕了。而之后的失独,造成了耀军和丽云的重大伤害。虽然耀军夫妻没有怪任何人,但是在故地伤感太深,他们选择了逃离。

之后的许多年,李海燕在自责和噩梦中度过,沈浩也因为自责变得敏感。

03

失独之后的耀军和丽云,来到了浙江的海边村落,陌生的环境,让他们暂时忘掉了伤痛。

他们深知彼此都是为了对方活着。丽云因为已经不能生育,所以曾经用自杀的方式离开,庆幸地被耀军发现救了过来。耀军也放弃了重新为人父的机会,他进行了艰难的抉择,最后选择了和丽云一起面对余生艰难的生活。对于已经逝去的儿子,他们的伤口慢慢结痂,以至于在后来浩浩在陈述当年的往事时,他们都表现的无比平静。

对于他们来说,孤独太多,生命太长,他们只能彼此依靠,抵抗生命的漫长。


《地久天长》:亲人已逝,自己的生命却如此漫长

04

电影用克制隐忍的基调,许多镜头用远景来表现,更是突出表现了这个特点。

电影的一大特色就是远景拍摄。在刘星在水库溺亡时,刘星溺亡后从门缝里拍摄沈英明夫妻激烈对话时、刘星溺亡后医院走廊耀军夫妻悲痛欲绝等等场景,这样的拍摄手法和特色,让人觉得更有深意。似乎在告诉人们,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所有人性的弱点都是自我保护,保护自己认为重要的人。

电影中曾多次出现水。在电影开头的水库中,星星溺亡,在丽云和耀军流浪的外地是海边,他们在水边生活,就好像永远陪伴着他们的儿子一样。

在刘星溺水之后的医院的走廊里,耀军和丽云失去了两个孩子。电影中刘星溺水后,耀军抱着他穿过火车的隧道,穿过医院的走廊,让人感觉压抑和无助。

医院的长走廊,两次出现都用的长镜头拍摄,耀军和丽云的痛哭流涕,在旁观者看来,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而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伤痛一生都无法疗愈。镜头中护士缓缓的步调,似乎让旁观者更明白了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电影中人物事件跨越了三十年,对于人物年龄的刻画,是通过人物脸上的眼神、皮肤光泽度、色斑、皱纹和白发来刻画,人物出现通过外貌判断他们的年龄,更显剧组的良心品质。

《地久天长》:亲人已逝,自己的生命却如此漫长

05

这部电影获得了德国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最佳男女主角,就在刚刚结束的金鸡奖电影节上又双双斩获了最佳男女主角。

故事中面对各种生离死别,没有声嘶力竭和歇斯底里,似乎都是缓缓地讲述,但是观者的心里已经体会到了主人公心里的波澜。

可是故事讲述的结局又告诉我们,一旦一件事在自己心里憋的太久,无论是内疚感还是负罪感,都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灾祸。多年的负疚感让海燕得了重病早早去世,她的儿子浩浩也没有因为父母的保护,而淡忘掉好朋友因为自己的过错而离世的事实。

多年之后沈浩承认错误并不能挽回任何损失,只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负累。而对于耀军夫妻来说,自己的内心已经毫无波澜,事实的真相,已经对他们没有任何意义,而他们的现状,是任谁也改变不了的。

对于这段悲情的故事,结局只能由他们来承受,可是人生漫长,特别是亲人离世后,将会在悲痛和孤独中度过余生。

所幸,导演安排的结局相对圆满,收养的星星,回到了养父养母的身边,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凄凉过后的些许温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