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學琴18歲已成鋼琴家,演奏81年,一生只守一架琴!—巫漪麗

先生

先生,不僅是一種稱謂,更蘊含著敬意與傳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僅在某一領域獨樹一幟,更有著溫潤深厚的德性、豁達包容的情懷,任風吹雨打,仍固守信念。在市場強勢奔襲的時代,先生們還需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為後生晚輩持起讀書、做人的一盞燈。央廣推出特別策劃《先生》第二季,向以德性滋養風氣的大師致敬、為他們的成就與修為留痕。

巫漪麗:一生只守一架琴

“她給我們的印象是弱不禁風,但她一坐到琴前面,那個聲音就是,根本不是八九十歲,所以我說她的每一個音符像裹著芬芳的露珠,在荷葉上跳動。”

巫漪麗肖像 (孔穎 繪)

6歲學琴18歲已成鋼琴家,演奏81年,一生只守一架琴!—巫漪麗

巫漪麗,1931年生於上海,中國第一代鋼琴家。曾師從意大利著名音樂家梅百器,與鋼琴家吳樂懿、傅聰等同門學藝。1954年,擔任北京中央樂團第一任鋼琴獨奏家,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小提琴協奏曲鋼琴部分的首創及首演者。

6歲學琴18歲已成鋼琴家,演奏81年,一生只守一架琴!—巫漪麗

巫漪麗先生


86歲的巫漪麗顫顫巍巍走上舞臺,扶著鋼琴緩緩坐下,足足10秒後,關節已經變形的雙手才輕觸琴鍵。一曲《梁祝》立即如泣如訴,在她的指尖下傾瀉而出。黑白鍵上的靈動,讓人絲毫感覺不到耄耋老人的遲緩。這架鋼琴,巫漪麗已經整整廝守了80年,而這首《梁祝》,也不知在心中起起落落過了多少遍。

6歲學琴18歲已成鋼琴家,演奏81年,一生只守一架琴!—巫漪麗

巫漪麗在故鄉舉行專場音樂會


“《梁祝》是1959年的獻禮作品,人家都要求要聽《梁祝》,沒有鋼琴伴奏,那我就從資料室去借了總譜來,花了三天三夜寫好,所以我是《梁祝》鋼琴伴奏的首創者跟首演者。”

巫漪麗與鋼琴結緣,源自六歲時跟隨舅舅看的一場電影,男主角彈奏的鋼琴曲縈繞在耳邊揮之不去,小小年紀的她竟然失眠了。


“這個曲子原來是肖邦的《即興幻想曲》的中間的那個主調,所以這個調子就使我感覺到鋼琴是個很美妙的東西。我就跟我媽媽說,我說我要學,媽媽拗不過我。”

學琴第一年,她就拿了上海兒童音樂比賽鋼琴組第一名。9歲起師從意大利著名音樂家梅百器。19歲,巫漪麗與上海交響樂團首次合作演奏《貝多芬協奏曲》,轟動上海灘。1955年,24歲的巫漪麗成為北京中央樂團第一任鋼琴獨奏家,並曾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

6歲學琴18歲已成鋼琴家,演奏81年,一生只守一架琴!—巫漪麗

1939年獲上海兒童鋼琴比賽第一名


從孩童到白髮,巫漪麗和鋼琴不知道登上過多少個大大小小的舞臺,而她記憶裡最特殊的舞臺,當數慰問抗美援朝志願軍時那硝煙滾滾的土地。

“當時總的領隊是賀龍,京劇方面有梅蘭芳、陳豔秋、蓋叫天,有馬思聰,有周小燕,我就給這些人彈伴奏,我自己也彈一箇中國作品。那個鋼琴他們是從地底下埋了25米挖出來的,所以那個鋼琴根本就有時候鍵子都不大全。志願軍非常熱情,使勁鼓掌。”

6歲學琴18歲已成鋼琴家,演奏81年,一生只守一架琴!—巫漪麗

巫漪麗在中央樂團時留影


鋼琴,不僅給巫漪麗帶來了無限榮耀,也讓她結識了一生的摯愛、中央樂團第一任小提琴首席楊秉蓀。兩人在北京成家,無論收入有多低,住得有多擠,有琴的地方就是舞臺,琴瑟和鳴,就是幸福的日子。

記者:“我聽到有一些文章裡面評價說您在跟楊先生一起合作的時候,在舞臺上您總是甘於做綠葉。”

巫漪麗:“對,我願意做綠葉。”

十年浩劫,一朝夢碎。文革中楊秉蓀獲刑入獄,被判刑10年,巫漪麗無奈與愛人天各一方。

1983年,巫漪麗赴美深造,之後定居新加坡。輾轉多年,曾經的輝煌已歸於平靜,她以教琴為生、幾十年踽踽獨行,窘迫到房子都是與別人合租。讓她能略有慰藉的,是有學生拿了大獎,或是在異國他鄉聽到有人彈起熟悉的《梁祝》。

6歲學琴18歲已成鋼琴家,演奏81年,一生只守一架琴!—巫漪麗

巫漪麗與同門師弟傅聰在新加坡合影


巫漪麗:“反正我的生活跟人家不同。”

記者:“有什麼不同?”

巫漪麗:“獨行俠。”

記者:“那一個人在租住的房子裡你會感覺到孤獨嗎?”

巫漪麗:“彈鋼琴就不孤獨了。”

巫漪麗在琴鍵上品味著不一般的人生滋味,但無論身在何處,她從不曾忘記前輩的囑咐:用鋼琴彈好中國樂曲。

6歲學琴18歲已成鋼琴家,演奏81年,一生只守一架琴!—巫漪麗

2017年4月,巫漪麗回到故鄉廣東龍川

“賀綠汀先生,他就覺得應該把中國作品彈好,他說如果不好好彈,永遠是在紙上,這句話給我印象很深。外國鋼琴作品分好多時期,有每個時代的風格,中國鋼琴作品也應該有風格。而且中國作品來源更多,有戲曲的、有民間樂曲的、歌舞的,所以一輩子學不盡。”

6歲學琴18歲已成鋼琴家,演奏81年,一生只守一架琴!—巫漪麗

2008年出版第一張個人鋼琴專輯

2008年,幾經周折,77歲高齡的巫漪麗終於如願出了第一張鋼琴獨奏專輯,收錄了《松花江上》、《娛樂昇平》等多首中國風曲目。5年後,83歲的巫漪麗又出版了第二張個人專輯。她特意託朋友從新加坡給身在美國的前夫楊秉蓀帶去,即使隔山跨海,還是想跟最在乎的人一起分享。2017年6月,巫漪麗榮獲世界傑出華人藝術家大獎。然而,與喜訊同時傳來的還有楊秉蓀病逝的噩耗。


6歲學琴18歲已成鋼琴家,演奏81年,一生只守一架琴!—巫漪麗

巫漪麗榮獲第五屆世界傑出華人藝術家大獎

獎盃被放在了角落,巫漪麗默默地換上白色上衣,把自己關進錄音棚裡,又彈起《梁祝》,不用曲譜,一氣呵成。彈到哭墳,她似乎把全身氣力都集中在指尖,讓悲傷在琴鍵上四濺;轉到化蝶,她柔情似水,像是告別,又似傾訴。巫漪麗的幾位知心朋友在錄音棚外默默傾聽:這是不可複製的《梁祝》,也是她在彈奏自己的一生。

6歲學琴18歲已成鋼琴家,演奏81年,一生只守一架琴!—巫漪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