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戰疫中的硬核“黑科技”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舉國上下團結一心、共抗疫情,同時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助力經濟發展。這當中所展現的中國力量和中國速度令人驚歎!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大量中國“黑科技”也浮出水面,給疫情防控提供巨大支持。

大數據借你一雙慧眼佈局防控

通過地圖大數據預測人流密度、監測疫情相關人群動向、一鍵上報疫情檢查情況、實時生成疫情數據報告、研判疫情態勢、開展就醫查詢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前,大數據一直在全力保駕護航。

防疫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疫情相關人群動向”,因此疫情的防控監測尤為關鍵。

在傳染病疫情的防治上,確定傳染源是最為重要的一環。相比其它有明顯症狀的傳染疫情,此次疫情存在較長的潛伏期,隱蔽性較強,且正值春運期間,人員流動大無形中擴大了傳染範圍,加劇了疫情狀況。此前,據悉已有500萬人出於春節假期以及疫情等因素在封城之前流出武漢,而這一龐大的人員流動毫無疑問會增強潛在的傳染風險。如何分析這500萬人的遷徙走向,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防控,在這一方面,大數據就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於這一點,地圖大數據通過數據定向、分析等途徑確定了500萬人員流出的方向。這500萬人中,有60%到70%的人遷移到湖北各個地市,30%到40%流向全國各個省市和國外,因此各個省市都十分清楚來自武漢人員的流入情況,這對疫情的防控提供了精準的方向。

全民戰疫中的硬核“黑科技”

除開宏觀的人員流向,大數據還能夠應用於微觀用戶的運動軌跡。對於已確定感染人群來說,基於移動終端的軌跡,可以通過彙集的大數據來勾畫關係圖譜,進一步追蹤接觸者以進行隔離管理。大數據可以幫助分析疫情蔓延高峰期,人員是否存在二次感染等,起到有力的預防作用。

如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和確診患者同乘過一輛車怎麼辦?隨著基於大數據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同行程查詢工具”的上線,用戶只要輸入日期、車次和地區等信息,就可以查到對應行程,確認自己是否曾與已披露的確診患者同行,然後做好相應的防控措施。

AI技術的應用在戰“疫”中行動

作為科技戰“疫”的主力軍,無人機已經廣為人知。無人機能攜帶喇叭和麥克風實現遠程交流,目前已運用到全國很多地方的疫情防控宣傳中。操作人員可直接利用無人機對人員進行“喊話”,糾正其不規範行為,避免了面對面接觸,減少了病毒傳播。無人機之所以能精準定位到“喊話”對象,實際是通過AI算法實現對圈點目標追蹤凝視的一種實踐。因此,無人機助力抗疫的背後,提供支持的還是AI智能化識別分析算法。在這次抗疫中,AI技術的應用並不僅僅侷限於無人機。

全民戰疫中的硬核“黑科技”

智能移動機器人非接觸式作業,避免了交叉感染。消毒機器人在疫情現場,能夠重點針對患者、醫護、醫廢的高頻活動區域進行沿路高水平消毒,以及針對患者和醫護人員的所處區域進行多點終末消毒。消毒機器人擁有自主導航技術,能自主移動,識別環境,從而達到自主避障的功能。並配備消毒管理軟件,自動根據空間面積計算消毒時間,並自主圍繞消毒目標進行360°無死角消毒,消毒過程可量化管理。

全民戰疫中的硬核“黑科技”

除了應用在醫院的消毒作業之外,智能移動機器人在醫療物資配送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醫療物資自動配送機器人可用於向門急診中心及隔離病房配送消毒液、口罩、護目鏡等無菌物品以及病人診療所需的藥品、耗材等物資,同時提供配套的物資追溯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各類醫療物資的信息化、精準化管理。

5G技術硬核防控決勝千里之外

5G視頻直播是此次抗擊疫情過程中5G最直觀的應用。在武漢版“小湯山醫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建設中,數億遍及全國的“雲監工”共同見證中國奇蹟。此外,5G+遠程會診、5G+熱成像等應用在抗疫鬥爭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面對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在火車站、機場、地鐵等公共交通、人群密集區域,採用5G+熱成像技術,能夠快速完成大量人員的測溫及體溫監控,識別出溫度異常的個體,同時將數據準確快速實時回傳,築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5G+熱成像技術可實現在1-10米範圍內,非接觸式快速檢測個體體溫,發現異常自動聲光預警。5G熱力成像測溫系統通過體溫與黑體輻射比對,應用移動5G無線傳輸,測溫精度達到±0.3℃,靈敏度0.1℃。

此外,5G遠程會診也在防疫抗疫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利用5G技術,把千里以外的“智囊”匯聚到一起,醫生們進行遠程指揮、遠程會診、遠程手術和數據傳輸。本次疫情防控中,為充分利用大城市、大醫院專家資源,5G+遠程會診系統快速在全國各地很多醫院落地。通過遠程會診系統,專家可以對偏遠地區醫院的重症、危重症的患者進行問診,提供救治指導。

全民戰疫中的硬核“黑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