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神”的區塊鏈技術在未來將會應用到這些場景中(二)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它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而關聯起來的數據庫,而他們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呢?是為了記錄歷史信息,驗證信息的有效性(防偽性)然後生成另外一個區塊。

這也就暗示了區塊鏈技術在未來會有很大可能應用到“商品防偽”這個實際場景之中。目前世界上的防偽標誌主要是印在商品上面,大致分為這幾種類型:全息防偽標誌,數碼防偽標誌,雙卡防偽標誌,核微孔防偽標誌,標記分佈防偽標誌,圖文揭露防偽標誌。

“傳神”的區塊鏈技術在未來將會應用到這些場景中(二)

他們有一個共同使用方法就是粘貼、印刷、轉移在標的物表面,或標的物包裝上,或標的物附屬物(如商品掛牌、名片以及防偽證卡)上。這種使用方式不僅會消耗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辨別出來也是件難事,並且偽造商標的技術越來越高明,終究不能徹底杜絕以假亂真的產品。

而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性和分佈式存儲的特性,正好迎合了商品防偽這一部分的缺失,運用區塊鏈技術後,一旦企業把假數據上鍊,這也意味著假數據不可被更改,相關監管部門隨時都會查到企業的頭上,就像一塊大石頭,隨時都有可能砸下來一樣。

在信息採集和處理的過程中,就會發揮區塊鏈本身自帶的作用。2017年12月,IBM、京東、沃爾瑪、清華大學聯合成立中國首個安全食品區塊鏈溯源聯盟,旨在通過區塊鏈技術進一步加強食品追蹤、可追溯性和安全性的合作,提升中國食品供應鏈的透明度。2018年4月,阿里雲發佈區塊鏈解決方案,支持天貓奢侈平臺Luxury Pavilion推出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正品溯源功能。儘管去嘗試商業落地的企業很多了,但是區塊鏈應用於防偽領域的前景還非常不確定。這有技術方面的原因,也有市場、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原因。

“傳神”的區塊鏈技術在未來將會應用到這些場景中(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