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寧共和國簡介

貝寧共和國簡介

貝寧,全稱貝寧共和國是位於西非中南部的國家,舊名達荷美,前法國殖民地,貝寧南瀕幾內亞灣,東鄰尼日利亞,北與尼日爾接壤,西北與布基納法索相連,西和多哥接壤。貝寧國土面積112622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25公里。世界上實行戶籍制度的國家之一。

貝寧共和國簡介

全境南北狹長,南窄北寬。南部沿海為寬約100公里的平原。中部為海拔200-400米波狀起伏的高原。西北部的阿塔科拉山海拔641米,為全國最高點。

貝寧全境地處熱帶,終年高溫。沿海平原為熱帶雨林氣候,常年氣溫在20-34℃之間,最高可達42℃;中部和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溫度26-27℃。

韋梅河是全國最大河流。源於貝寧西北部阿塔科拉山地的河流。長約500公里,向南流,左岸奧克帕臘河和右岸祖河均匯入,下游分成兩支,其一流入科托努尼日三角洲諾科烏埃湖、另一流入波多諾伏潟湖。

貝寧共和國簡介

1580年葡萄牙殖民者開始在沿海地區販賣奴隸。16世紀前後,貝寧出現許多小王國和酋長國。

17世紀初南部形成阿波美等王國。1670年西班牙入侵,大肆進行奴隸貿易。

18世紀阿波美王國鼎盛時期統一了南部和中部。18世紀阿波美王國鼎盛時期統一了南部和中部。。1960年8月1日獨立,成立達荷美共和國。獨立後政局動盪,先後發生5次軍事政變,12次更換國家元首。

1975年11月30日國名改為貝寧人民共和國,1990年2月實行多黨制,同年3月1日又改為貝寧共和國。

貝寧共和國簡介

貝寧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棕櫚油。貝寧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貝寧的主要礦藏有石油等。漁業資源豐富。植被面積約佔其陸地總面積的65%。

貝寧全國人口約為1010萬人。共60多個部族,主要有豐族、阿賈族、約魯巴族、巴利巴族、奧塔瑪裡族、頗爾族等。

官方語言為法語。此外還有18種民族語言(或稱方言),其中芳語、約魯巴語、巴里巴語、頗爾語、布薩語、特姆語、登迪語和米納語等為貝寧掃盲中心、電臺和電視臺用語,但均無正式文字。

貝寧共和國簡介

貝寧是一個多宗教信仰的國家。傳統宗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並列稱為貝寧的三大宗教信仰。全國居民有60%以上的人信奉傳統宗教,近20%的人信奉基督教,15%的人信奉伊斯蘭教。傳統宗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節日都是法定的節日。

貝寧被認為是世界拜物教的中心,源於非洲西部,是糅合祖先崇拜、萬物有靈論、通靈術的原始宗教,有些像薩滿教。伏都教也是貝寧的國教,有60%的國民,約450萬人信奉。

貝寧共和國簡介

貝寧人民愛好和平、智慧勤勞。被認為是非洲最具人類文明的國家之一。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旅遊目的地。對於遊客們來說貝寧擁有眾多豐富而多樣的寶藏。貝寧政府通過旅遊發展國策致力於對這些寶藏提供支持,以拓展本國的旅遊潛力並在國際旅遊市場上積極參與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