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醫學部(簡稱“北醫”)

今日北醫


北京大學醫學部(簡稱“北醫”)


北京大學醫學部(簡稱“北醫”)地處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科技園區,是中國政府創辦的第一所西醫院校,是國家“211工程”首批建設的高等學校之一,具有百年曆史,集教學、科研、醫療為一體,學科覆蓋醫學門類中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護理學、醫學技術、中西醫結合以及理學、工學、教育學、哲學、文學等門類的部分學科。教學貫穿了本科、研究生及繼續教育全過程。現有88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一級學科點,76個二級學科點),9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一級學科點,79個二級學科點),9個博士後流動站。


北京大學醫學部(簡稱“北醫”)


設有5個學院:基礎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醫學人文學院。6家直屬附屬醫院、4家共建附屬醫院和14家教學醫院,承擔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實習任務和向社會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共有在校學生964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733人、碩士研究生2634人、本科生3916人,留學生361人;成人教育學生495人;網絡教育學生15680人。博士後在站人數316人,累計進站1108人。

擁有大批國際、國內知名的醫學教育、科研、臨床方面的專家,其中具有高級職稱2718人,兩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6人,“973”計劃和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8人,博士生導師58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7人。

擁有3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2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6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3個國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6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國際科技合作基地,4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基地。

對外交流活動豐富,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術研討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與100多所海外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其中有40餘所為北醫戰略合作伙伴。與10餘所協議學校建立了MD-PhD項目,設立了31個學生交流活動項目和10餘項國際交流獎學金項目,搭建起國際醫學教育資源共享的平臺。在國際科研合作方面,醫學部與多個國際合作夥伴建立了轉化醫學與臨床研究國際聯合研究平臺,該平臺被科技部認定為“轉化醫學與臨床研究國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醫學部(簡稱“北醫”)


2000年與北京大學合校後,醫學部充分利用北京大學綜合學科優勢,加強交叉融合助力學科發展,推動醫學教育改革與科學研究,努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啟動並不斷探索醫學、藥學與預防醫學學生長學制的培養模式,大力推進醫學學科與理科、工科、人文社會學科的交叉,學科實力顯著提升,學科佈局進一步優化。近年來,在教育強國戰略、健康中國戰略、科技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在“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的支持下,北大醫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將北大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提出並推動北大醫學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實施創新驅動,突破學科的壁壘;整合學科資源,形成學科優勢;搭建交叉平臺,共建共享共管;對接國家需求,促進成果轉化。積極推進醫學部與校本部深度融合,教育資源開放共享,學科資源按需分配,招生工作資源整合,前沿學科交叉合作,創新平臺合作建設,臨床基礎密切結合,新體制中心共建共享,空間資源統籌佈局,管理幹部交流兼職,對外宣傳統籌協調。


北京大學醫學部(簡稱“北醫”)


今天的北大醫學正在飛速發展,這所由中國政府於1912年創立的第一所醫學院校,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秉承“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熱忱服務的獻身精神”的校風,以更堅實有力的步伐,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再創輝煌。未來的北大醫學將努力成為國家醫學發展教育和改革的旗幟、國際醫學卓越人才培養和精英人才集聚的高點、國際醫學科技創新和技術發明平臺、國際疑難雜症和重症臨床研究和診療中心、國家新藥創新研發和轉化基地、國家衛生政策和健康管理的智庫、國際醫學合作和交流中心。


北京大學醫學部(簡稱“北醫”)


(上述文字中的數字統計截至2019年9月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