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命由我,不由天”,燃燒了多少人的心

上一次國漫燃爆話題榜是在《大聖歸來》,無數人為國產動畫能夠出這樣的精品欣喜歡呼,在此之後,雖然也有《大護法》這樣題材獨特、甚至內容暗黑的成人動畫,以及畫面唯美的《大魚海棠》,但再沒有一部動畫票房、口碑達到大聖級別。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命由我,不由天”,燃燒了多少人的心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出現燃爆了整個暑期檔,而且越到後面口碑還在不斷攀升,近期票房已經達到了33.98億,位居國產電影TOP5,足見其受歡迎程度。

是什麼讓這樣一部徹底顛覆傳統的哪吒一炮而紅,成為了國產動畫的巔峰?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主題明確,劇情邏輯清晰

整部動畫,其實只想表達一個主題——不認命,所有的故事情節都圍繞它展開,連人物的設置也與主題直接相關,劇情的展開也是緊隨主題,沒有任何拖泥帶水或橫生枝節。

動畫的主人公哪吒從出生那一刻就註定因魔丸附體而被世人誤解、疏遠、隔離和嫌棄,哪吒以一個熊孩子的形象走入人們視野,“我是小妖精,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喪氣滿滿的自言自語,再加上所到之處必有禍亂,以及魔性大發時的駭人模樣,都讓人心有畏懼。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命由我,不由天”,燃燒了多少人的心

但即便如此,動畫裡的李靖和殷夫人都沒有放棄這個註定會造天劫咒毀滅的孩子,始終都在想盡辦法保護哪吒,哪怕看得到結局,也想給他快樂的有生之年。

電影的前半段都在展示哪吒的不幸遭遇,介紹完人物的經歷,劇情的矛盾開始加深,那就是說龍王敖丙的出現,兩個身世特別、卻都無比孤獨、又棋逢對手的人成為了朋友,但其實卻註定又是敵對雙方。

哪吒為了保護父母和陳塘關,而敖丙為了整個龍族的利益要毀滅陳塘關,兩個人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魔丸哪吒勝出,卻逃不過天劫咒,而險些釀成大錯的敖丙卻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救哪吒讓劇情昇華。

故事也在這裡實現了主題,那就是,哪吒的命就是不認命,最終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贏得了百姓的尊敬和跪謝。

邏輯清晰,環環相扣,人物和劇情互相推動,但卻始終圍繞一個主題,讓這部動畫講了一個非常引人入勝的故事,從劇情的角度講,這部動畫就已經大獲全勝了。

2. 人物個性豐富,去臉譜化

以往的國產動畫被低幼劇情和人物所困擾,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臉譜化人物設置,但是哪吒卻突破了這種單一人物形象,而是讓每一個角色都有各自的喜好、優勢和弱點,所有行為都有背後的動機,而不是被設定為正方或者反派,就會以一種模式存在於劇情中。

動畫裡的哪吒原本魔丸附體,天性裡帶有邪惡,具有強大的破壞力和毀滅性,但是,劇情卻並非如此簡單,哪吒因為得到了父母無條件不顧一切的愛,而有了很多人性的美好,因為魔丸附身,所以長相自帶邪魅,黑眼圈、地包天的嘴唇和帶有縫隙的牙齒,完全顛覆了傳統美少年哪吒的形象,用堪稱史上最醜哪吒的形象走入人們視野,也因為強大的破壞力讓陳塘關的百姓聞風喪膽。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命由我,不由天”,燃燒了多少人的心

再加上電影裡各種惡搞情節,活脫脫的一個熊孩子躍然紙上,惹父母生氣,捉弄老師,整蠱小孩子,幾乎把熊孩子的惡趣味發揮到了極致,而哪吒的破壞力也讓人群遠離了他,從小生活在監禁與孤獨中,甚至沒有一個朋友。

劇情就在哪吒孤獨無助到極致的情況下爆發了,一個迫切想要證明自己、改變命運的哪吒卻一次次毀掉了周圍人的信任,最終在追海妖的過程中徹徹底底被外界誤解傷害,心灰意冷,情緒跌到冰點,卻遇到了風度翩翩、清新脫俗的龍太子敖丙。

兩個同樣身世特殊、孤獨不被外界接受的人不打不相識,最終成為了朋友。

而哪吒的真性情卻在這裡突然爆發,因為有人陪他踢毽子忍不住哭的像個無辜的孩子,而敖丙送了他海螺,不論何時吹起,他都會出現。

魔童和靈珠第一次相遇,卻激發出“惡少”哪吒內心最柔軟溫暖的一面。

這個看似玩世不恭、處處搞破壞的小惡魔一下子變得溫暖可愛起來。

其他角色同樣立體豐富,沒有單純的是非對錯好壞之分。

敖丙雖然高貴清雅,但是揹負著家族利益,幾乎毀了陳塘關。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命由我,不由天”,燃燒了多少人的心

申公豹刻苦修煉,卻礙於出身妖族,不能成為真人,內心鬱憤,所以弄出靈丸魔丸互換的事故。

太乙真人心性寬和,但是嗜酒如命、耽誤公事。

動畫裡的人物造型也是千奇百怪,並沒有刻意塑造美感,有形象俊美的李靖夫婦,也有身寬體胖的太乙真人和消瘦如紙的申公豹,還有造型像雲的話癆守門,各種角色形象參差錯落,形態各異,既真實,又不會產生審美疲勞,讓角色都活了起來。

3. 貼合當下社會心理,顛覆傳統IP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命由我,不由天”,燃燒了多少人的心

傳統封神榜裡的哪吒極具叛逆性,為了不連累父母,毀滅了肉身,甚至最終挑戰父權,要父親置於死地。

但現代版的哪吒既不是傳統的少年英雄,也不是那個徹底顛覆倫理的叛逆角色。

這一版的哪吒更加順應了當下的時代潮流,那就是對於自我的肯定,追求真實的自己,即便命運不公,也不屈從。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主題,才會引起廣泛共鳴,做自己,已經成為了當下年輕人的強大心聲,在文學、音樂、電影、動漫各個領域均有體現。

迴歸人的本性,最終自我,認可自我,既是當下的人文關懷與社會潮流,也是整部電影隨處可見的價值觀,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處境、想法和動機,電影沒有批判任何角色,而是展示每一個人的命運軌跡。

這樣的IP改編順應了時代,也真正走進了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的內心,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IP改編,在傳統劇情裡注入了現代人的思維和血液。

4. 故事節奏、進度把握得當,善於調動觀眾情緒

整部動畫節奏非常緊湊,沒有拖泥帶水,從展示魔丸靈丸的來歷,再到陰錯陽差投錯胎,以及魔童降世,“禍害人間”、釀成大錯,矛盾衝突不斷,前面的劇情都是從哪吒的成長入手,當成長中的煩惱和誤解積攢到極致,就要爆發,劇情需要進一步昇華,從而引出了一直消失沉默的靈珠。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命由我,不由天”,燃燒了多少人的心

雙丸本是一體,所以相遇也很快相處融洽,成為了朋友。

但劇情卻在這裡開始扭轉。

即便情感上是朋友,卻因為家族利益,不得不為敵。

一場打鬥拉開帷幕。

劇情本該推到高潮。

但是這還不夠。

即便雙丸之爭分出了勝負,陳塘關抱住了,但是天劫咒的到來成為了哪吒的滅頂之災。

當所有人都在為哪吒的安危擔憂之際,靈珠敖丙卻獻上了自己的生命,本以為一切會好轉,可以歸於平靜,但其實,兩個主角都已死去,只剩魂魄遊離。

一層一層的矛盾,一步一步的遞進,不斷往更高的衝突行進,讓電影一直有新奇出現,調著觀眾的胃口和情緒。

5. 畫面精緻,特效高水準

哪吒能夠贏得自來水好口碑,除了劇情精彩,畫面精良優質也不可忽視,在3D國產電影中,哪吒的特效不亞於當下好萊塢電影的製作水平,甚至可以說與國際接軌。

對於日益挑剔的國內觀眾,哪吒能夠從視覺上跑贏國內外3D動畫,就是得益於其色彩絢麗、質感細膩的畫面。

人物、服飾、物品、建築、環境,從宏觀到細節,都把色彩、構圖用到了不亞於大型遊戲的水準,才讓人可以沉浸於電影畫面。

6. 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長期以來,國產動畫的想象力備受質疑,即便有想象展示的情節,也並未突破常規,但是哪吒的想象力在很多情節和場景中展現了從未有過的超自然能力,比如畫中境,通過一支筆出入畫面,而畫面裡有另一個世界;再比如可以像水一樣流淌的海妖;再比如太乙真人想要打開元始天尊為“靈丸”布的咒語,卻出現了與現代結合的指紋輸入。

穿插劇情的各種奇思妙想,不斷地刷新人們對神話世界的認知,所以動畫更加引人入勝。

7. 趣味搞笑,讓深情更情深

哪吒的動人之處在於接地氣,它幾乎是把世俗人間搬到了一個充滿神奇力量的世界,但人情人性卻毫無保留地展現了出來,從形態各異的角色設置,到言行舉止各不相同的個性,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獨有的特徵,甚至是小毛病,而這些特別接近常人的特性拉近了動畫角色與觀眾的距離,特別是申公豹的口吃、太乙真人的川普、兩個小守衛的鬥嘴、驚慌失措的村民,各種能夠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搞笑片段讓動畫娛樂性、趣味性十足。

正因為這是一部不夠“正經”的動畫,嬉笑怒罵之間不可以流露的真情才顯得更加動人。

魔童哪吒因為一直以負面識人,所以當他驅逐水怪、不顧性命拯救陳塘關才顯得那麼令人感動,也正因為哪吒從小活在孤獨之中,並假裝堅強,所以在遇到能夠把自己當朋友的敖丙時不由自主掉眼淚才顯得更動人,也正因為平時習慣於惡作劇,在生辰宴為了邀請好朋友快樂的沒心沒肺,才讓人更心疼。

哪吒真實的就像生活在現實中的熊孩子,所以才一步一步走進了人心,在最後劇情昇華階段,才不顯得突兀不自然。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命由我,不由天”,燃燒了多少人的心

距離《大聖歸來》登頂國產動畫過去已經四年,我們才看到了另一部讓無數觀眾激動震撼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在這個暑期檔能夠成為黑馬感動無數觀眾,除了與導演強大的想象力和動畫創作構思能力有關,更與我國動漫產業和遊戲產業的發展密切相關,因為有了足夠多的影視動畫製作公司,以及擅長不同領域特效製作的團隊,才會有這麼精良優質的畫面展示到觀眾面前。

當然,不可否認,正如哪吒導演餃子所說,這部動畫吸取了國內外無數電影大咖、經典作品的精華,也正是海外經典動畫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動畫人,也培養了一批具有較高觀影素養的動畫觀眾,才會有今天哪吒成為暑期檔明星的高光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