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講述5種培養孩子才能的方法

心理學家講述5種培養孩子才能的方法

有些人認為天賦是天生的。莫扎特3歲彈鋼琴,5歲作曲,這一經常被人講述的故事強化了這種信念。

但接下來的故事是這樣的:莫扎特的父親是一位成功的音樂家、作曲家和導師。他致力於教授莫扎特,幫助他刻苦練習,達到完美。

儘管如此,莫扎特直到20歲出頭才創作出他的第一部傑作——經過大約15年的艱苦練習和一流的指導。

我認為,天賦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培養的——父母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儘管有些人可能認為天才是罕見的,但心理學家本傑明•布魯姆(Benjamin Bloom)在調查了6個人才領域的頂尖人才後卻不這麼認為:“世界上任何人都能學到的東西,如果有適當的學習條件,幾乎所有人都能學到。”

這些合適的條件包括五個方面:早期開始、專家指導、深思熟慮的實踐、卓越中心和目標的單一性。

孩子們不能獨自點燃和激發這些天賦因素。相反,正如我在2019年的書《培養孩子的才能:父母指南》中所說,孩子需要一名人才經理,通常是父母,來培養人才成長。作為一名專門研究學習和人才發展的教育心理學家,我提出了這個觀點。

讓我們來仔細看看這些天賦因素和父母的影響。

  1. 開始得早

天才的種子通常會早早地種在家裡。一項研究顯示,24名天才表演者中有22名——從象棋選手到花樣滑冰選手——是由父母引領他們進入才藝領域的,通常年齡在2歲到5歲之間。

其中一些家長本身就是優秀的表演者或教練。一個是全國排球冠軍教練約翰·庫克,他培養了全美排球明星勞倫·庫克。

“我認為我的女兒因為我的工作而有優勢,”庫克教練說。她是打排球長大的。當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們在地下室建了一個迷你球場,可以跪著打排球。”

一些家長並沒有把孩子的最終才能與他們聯繫起來,而是提供了一個早期培養環境,激發了他們對人才的興趣。Adora Svitak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她是一個有成就的兒童作家和演講者。

11歲時,Adora 出版了兩本書,做了數百次國際演講,包括數百萬人觀看的TED演講。Adora 的父母約翰和喬伊斯不是作家或主持人,但他們為Adora 的成就搭建了舞臺。正如她母親所描述的,他們每天晚上給她讀“有趣而迷人”的書超過一個小時。“閱讀真的有助於塑造Adora 對學習和閱讀的熱愛,”她說。

此外,他們鼓勵Adora 早期寫作,提供指導,幫助她出版書籍,並安排演講活動。喬伊斯最終辭掉了工作,去管理Adora 的職業生涯。她說,“這是一份全職工作,可能很難。但是,我不只是管理其他人;我管理我的女兒。”

2.專家指導

父母竭盡全力提供或安排專家指導。國際象棋特級大師Kayden Troff在3歲的時候就在觀察他的父親Dan和哥哥姐姐們下棋時學會了下棋。

由於在猶他州的住所附近幾乎沒有象棋資源,丹承擔起了國際象棋教練的職責。為了做到這一點,丹每週在午餐時間和下班時間學習10到15個小時的國際象棋。

他閱讀書籍,觀看視頻,學習大師級的比賽,這使他能夠創作出一本書,裡面有專門的課程,可以在夜間訓練期間指導凱登。最終,當丹再也跟不上凱登的發展時,他安排凱登通過互聯網向大師們學習。

為了支付每月300美元的課程費用,身為銀行家的丹和妻子做了額外的保管員工作,並花了400個小時組織了一年一度的象棋夏令營。

3. 刻意練習

有才能的人中實行的練習絕不是隨意的,它是經過刻意練習的:目標導向,超越自己的舒適區。

州立高中游泳冠軍卡羅琳·泰爾這樣描述她繁重的練習:

“在實踐中,有些日子你太累了。你疼痛,全身疼痛,很難找到動力。你的大腦會關閉,但是你的身體會不斷經歷肌肉疼痛、呼吸困難和嘔吐。人們沒有意識到游泳練習有多難;他們認為我們只是跳進游泳池遊幾圈。”

4. 以卓越為中心

當我問全國高中馬術競賽冠軍傑德·阿特金斯(Jayde Atkins),她為什麼這麼有天賦時,她說,“看看我所擁有的一切,我應該做得很好。”傑德在內布拉斯加州中部的一個馬場長大,2歲時開始騎馬。

她的父母索尼婭和傑布是騎手和職業馴馬師,他們教她繩索,每天和她一起練習數小時。阿特金斯一家養馬精良,有一輛大型拖車將它們運送到附近城鎮參加牛仔競技比賽。家庭牧場是一個自制的牛仔競技表演中心。

大多數有才華的表演者在他們的後臺並沒有一個卓越的中心。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去旅行。以我的家鄉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市的三名網球運動員為例。在父母的祝福和支持下,喬恩和喬爾·萊克維十幾歲時離開家,搬到堪薩斯州,在著名的邁克·沃爾夫網球學院(Mike Wolf Tennis Academy)訓練。

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和美國網球公開賽雙打冠軍傑克·索克在全家最終搬到堪薩斯州之前,每週都和一個男孩去同一所網球學校。在父母的支持下,初出茅廬的明星往往會被吸引到卓越中心,在那裡,頂級教練和冉冉升起的明星會蜂擁而至。

5. 單一目標

有才華的人表現出單一的目標。

我採訪的一位象棋家長告訴我,“我們花在這一項活動上的非凡時間讓他失去了很多樂趣和遊戲。”另一位家長說,“他對學校不感興趣;他對國際象棋感興趣。他只是生活和呼吸象棋。”同一位家長說,“我們曾經拿走了國際象棋(因為學校表現不佳),他很痛苦。這就像把靈魂拉出來。”

當我問下棋的父母,為什麼他們的孩子會像現在這樣專心下棋時,他們一致認為孩子們在下棋中獲得了多大的快樂和滿足。

父母支持這種單一的目的。然而,有時,他們會發現自己支持不止一種激情。比如,麥肯齊·施泰納(McKenzie Steiner)是一名全州壘球運動員,也是一名冉冉升起的鄉村音樂明星。她的父親斯科特(Scott)是麥肯齊的長期壘球教練,每年在球場上訓練數千小時,在後院練習投球,還擔任麥肯齊的鄉村樂隊的組裝、推廣和經理。

儘管有很多關於強勢父母的故事,但我與之交談的父母認識到,孩子必須以激情和勤奮來推動人才培訓,父母只能幫助保持培訓的正常進行。他們幫忙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只有他們能滿足的需求。他們不會忽視人才需求,也不會忽視醫療需求。當然,他們的幫助是因為他們愛他們的孩子,希望他們得到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