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諾教育:15歲少年矯正後成功找回自我

德明今年15歲了,原本讀書成績還可以,隨著他漸漸長大,開始產生了厭學情緒,還變得越來越叛逆。平時做作業拖拖拉拉,人比較懶惰,不願意多付出。他在學校經常與老師作對,與同學們關係也不和。在家父母教導的話語聽不進,或者大發脾氣離家出走。德明父母也對他沒有一點辦法。德明的爸爸認為,兒子的拖延症和媽媽的教育有很大關係,因為只要他把作業做完,媽媽就會立馬給孩子吩咐別的事情,一刻都不讓他停。德明從小在父母身邊長大,爸爸的教育方式比較民主,媽媽則對兒子的教育方式過於嚴厲,讓孩子在學習上有著強烈的牴觸情緒。

恩諾教育:15歲少年矯正後成功找回自我

德明自述:自己在上現在這所學校之前,曾經想去普通的學校,但媽媽非要讓他讀這一所,因為裡面的孩子讀書成績很好。這所學校管得很嚴,每天主課要上六節,副課也必須參加。平時會安排很多作業,提升學生成績的方法就是靠刷題,導致學習壓力很大。自己每天做作業到半夜,第二天很早起床,整個人非常疲勞,付出了很多成績卻又上不去,對學校的不滿則越積越多。忙了一天回到家,只要看會兒電視爸媽就要管他,去外面轉會兒又催他回家做作業,自己完全沒有娛樂和休息時間。就算是寫完了作業,媽媽還會把以前做過的卷子翻出來再讓他做,自己沒有一分鐘的清靜,每天無論何時何地都在勞累感中度過。

恩諾教育:15歲少年矯正後成功找回自我

恩諾家庭教育指導師李遠林老師根據德明的情況,使用沙盤測試,幫助德明克服學習壓力,調理身心,並運用談話方式讓孩子重新認識找到學習的意義與目標。同時,針對德明的脾氣性格以及家庭環境,朱老師給予家長們講述一些教育上的建議。孩子學習問題不能滿目求全,根據孩子實際情況教學,多進展戶外活動,幫助孩子找到自信與發展興趣。父母也表示認可,不再給孩子施加太多壓力。在恩諾教育兩個月的矯正訓練、心理輔導,德明與同學、老師建立深刻的友誼,厭學情緒獲得很好的改善,願意去學校上學,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也漸漸緩和。父母是孩子前進的引導者,人生成長道路的陪伴者,生活出現困惑時的調節者。父母在孩子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孩子叛逆時期是一道坎,父母如何看待叛逆孩子,將隨還在將對孩子未來發揮在哪發展有一定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