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億!他成為80後創業標杆

張一鳴力壓黃崢,登上《福布斯》網站2019年全球億萬富豪榜,成為中國80後白手起家富豪第一人。

擁有162億美元,按當前匯率,摺合人民幣1090億。

排在張一鳴之前有六人,分別是:騰訊馬化騰、阿里巴巴馬雲、恆大許家印、萬達王健林、碧桂園楊惠妍、美的何享健。

除楊惠妍是替父楊國強上榜之外,其餘五位都是叱吒風雲的前輩。

1090億!他成為80後創業標杆

《時代》雜誌在4月16日,公佈了2019年全球100為最具有影響力的人。

張一鳴位列其中。

其餘上榜的內地人物還有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國家航天局長張克儉、做基因編輯嬰兒的賀健奎等。

《時代》雜誌對他的評語是(由李開復撰寫):“根據許多量化指標,張一鳴是世界最頂級企業家……他是一位了不起的領袖。”

張一鳴,今日頭條、抖音的老闆,來自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出生於1983年,剛滿36歲的他,憑什麼能擁有這一切?

1090億!他成為80後創業標杆

龍巖,位於福建省西部,地處偏僻,多崇山峻嶺。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龍巖人成為領先者,互聯網“龍巖幫”,聞名天下。

美團王興、雪球方三文、今日頭條張一鳴,並稱“龍巖三傑”。繼第一代互聯網巨頭BAT(百度、阿里、騰訊)之後,第二代互聯網巨頭TMD(頭條、美團、滴滴),龍巖人三佔其二。

張一鳴的父親,原是市科委工作人員,後到東莞經營電子產品加工廠。雖不像同鄉王興家中那麼富有,但也稱得上家境優渥。

張一鳴的父親喜歡在家談工作中的所見所聞,都和科研、發明有關,張一鳴就在這樣的薰陶下長大。

2001年,張一鳴考入南開大學。張一鳴高中時,參加生物競賽,看了一本科普的書,叫《基礎生物學》,覺得學生物很有意思。因此大學就報讀生物學。但那幾年,是生物學特別火的時代,專業錄取分高。張一鳴不幸被調劑到微電子專業。

1090億!他成為80後創業標杆

就讀了這個專業一年後,張一鳴發現自己沒有控制感。他常常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在麵包板上做出一個正弦波信號發生器,失敗率還非常高,沒有效果的努力,讓他非常焦慮。

後來張一鳴轉入軟件工程專業,寫代碼,是非常具有確定性的工作,只要你輸入代碼,敲回車,結果馬上出來,一切盡在掌控。

除了編寫代碼之外,大學時期的張一鳴還做了三件事:一是修電腦;二是在BBS灌水;三是看書。

○ 修電腦幫他解決個人問題。他現任太太,就是通過修電腦相識。

○ 水論壇幫他解決了工作問題。一位師兄在南開BBS上看到他的帖子,就邀請他一起創業。後來他畢業,就與這位師兄一起工作。

○ 看書幫他理清人生原則、未來方向,並打下管理的基礎,讓他能夠在短時間裡,脫穎而出,並幾乎是無縫地從一個程序員直接過度到一個成功的管理者。

1090億!他成為80後創業標杆

畢業後,在師兄的忽悠下,他倆一起創業,做一款面向企業的協同辦公軟件,由於缺少資金,公司窩在回龍觀的居民樓中。

位於昌平區的回龍觀,與首都機場同一緯度,離天安門28公里。地鐵要一個半小時。

這個產品很快就夭折了。

後來張一鳴進入一家叫酷訊的公司。這家公司雖然什麼都還沒有,但是產品方向使得張一鳴很心動:做旅遊的垂直內容搜索。

張一鳴是酷訊的第一個工程師,003號員工。接下來,酷訊發展迅猛,聘請了很多清華、北大、斯坦佛等學校的計算機專業碩士、博士。

一年後,張一鳴坐到了技術委員會主席的位置,2008年,酷訊正處於發展高峰,但公司管理混亂和方向不明,使得張一鳴萌生去意。

一位老鄉聽說張一鳴要辭職,於是想拉張一鳴過去一同創業。這位老鄉,名叫王興,張一鳴拒絕了。

經歷酷訊的混亂,他想到大公司“洗禮”,學習人家是怎麼管理。於是他進了微軟,但在微軟僅待了半年,張一鳴覺得工作太無聊,便離開了。

王興又來拉他。但這一次,張一鳴沒有拒絕,他以技術合夥人的身份加入了王興的團隊中,負責飯否網和海內網的搜索技術問題。

張一鳴在飯否如魚得水。他和王興的關係已不是泛泛之交。飯否的發展,是當時國內互聯網上最耀眼的新星之一。

但在2009年7月由於對敏感信息管理不當,飯否被一夜封站。一年半後才得以重新開張,把最重要的發展機遇,拱手相讓給微博。

此時,一位叫王瓊的女士找到張一鳴。王瓊,是海納亞洲投資基金(SIG)的董事總經理,曾經投資酷訊。在酷訊的一次會議上,她認識了張一鳴,並留下深刻印象。

2009年,酷訊火爆一把後,開始走下坡路,業務指標一塌糊塗,僅剩房產搜索還在頑強盈利。而這正是張一鳴當時做出來的產品。

王瓊看好房產搜索這種模式,就開始拉攏張一鳴做九九房。正好飯否關站,而信息搜索是張一鳴喜歡做的事情,於是離開王興團隊,擔任九九房的CEO。

2011年,九九房已經發展非常成熟,尤其在移動端,已成為房產類應用的第一名,但張一鳴卻陷入苦惱。他看到移動互聯網發展的迅猛趨勢,並敏銳意識到做一個全網全內容大平臺的時機已經成熟。

九九房的發展固然很好,只是池塘太小,蛟龍難以騰飛?張一鳴多次和王瓊探討這個問題。王瓊說:你只要是想好,做什麼我都支持。

2012年,農曆大年初七。在一家還沒開始營業的咖啡館裡,張一鳴裹著大衣,和王瓊談得熱火,他用一張餐巾紙,在上面畫出自己對公司未來發展的設想。王瓊並沒有猶豫,當即決定對張一鳴投資。

公司還沒有註冊之前,200萬人民幣的投資,就已到位,張一鳴的新公司,名叫“字節跳動”(bytedance)。2012年3月,字節開始跳動,它將震撼世界。

1090億!他成為80後創業標杆

張一鳴開始自主創業之旅。他兜兜轉轉幾家公司,實際上都在做同一件事:信息蒐集與分發。

現在,張一鳴看到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認為移動端信息蒐集與分發大有作為,當前市場上卻沒同類型公司。

他定位非常清晰,利用算法,向用戶推薦可能感興趣的內容,字節跳動本身不生產內容,也沒編輯,只純粹提供技術。

○2012年7月,王瓊的SIG領投500萬美元的A輪投資。

○ 2012年8月,字節跳動成立5個月後,今日頭條上線。

今日頭條與內涵段子的運行邏輯完全一樣,只不過覆蓋的內容面更廣。

中國人以前閱讀新聞或網絡內容,沒有機器推薦的概念。我們看到的東西,都是用戶或是記者上傳,編輯篩選分發,不管你喜不喜歡,它都會展示給你。

今日頭條開創新模式,它的口號是:“你關心的,才是頭條。”

上線僅90天,今日頭條就積累1000萬用戶;一年半後,今日頭條用戶量超過1億,估值達到5億美元;2016年8月,今日頭條推出4週年,用戶已超過5.5億,日活達到6000萬;同年9月,張一鳴又退出抖音。

抖音的打法,依舊是今日頭條那一套,只是改用短視頻的形式呈現。這種形式,更受用戶歡迎,短短兩年,抖音的用戶量,已達今日頭條的級別。

2018年底,今日頭條和抖音加起來,每天活躍用戶已經超4億;2018年10月,字節跳動完成Pre-IPO(上市前)融資,估值已達到750億美元,超越Uber,成為全世界估值最高的創業公司。

這一估值,讓字節跳動超越百度,成為國內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的互聯網公司第三強。

1090億!他成為80後創業標杆

在短短的時間內,他將一家成立於居民樓內的小公司,發展成互聯網公司第三強,張一鳴無疑有極其過人之處。

他第一個特點是冷靜和理性。

做決策時,他總會通過一系列參數選擇,將問題歸結成概率分佈,然後去求最優解或近似最優解。

第二個常常被人稱道,是他的“延遲滿足感”。

在張一鳴的微博上搜這個詞,共有10條結果。

其中兩條是這樣的:“延遲滿足感在不同量級的人是沒法有效討論問題的,因為他們願意觸探停留的深度不一樣。”“以大多數人滿足感延遲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延遲滿足感”這個詞在文章裡出現了10次。

他說:很多人人生中一半的問題都是這個原因造成——沒有延遲滿足感。延遲滿足感本質是克服人性弱點,而克服弱點,是為了更多的自由。

今日頭條剛做起來時,有很多投資方找過來,提供優惠的條件,要收購。其中包括巨頭騰訊,但他都一一拒絕。

騰訊擁有的巨大流量和資本,足以讓“字節跳動”變成“字節飛翔“。但張一鳴說:同事和我說,他加入今日頭條目的不是為了成為騰訊的員工。我當然也不是,多沒意思。

第三個特點,是能夠因為戰略需要而強迫自己做不願意的事。

張一鳴喜歡一切盡在掌握,喜歡規律性、程序化的東西,不能容忍不確定性,但是,為了公司更好發展,他可以強迫自己去接受不確定性。

做程序員,對他來說是舒服的,做CEO,是最不舒服的。如果確定性是滿足感的重要來源,張一鳴也可以將他延遲。

他特別不擅長做說服的工作。與別人談判時,他不大會討價還價,覺得差不多就行了,不追求一分一毫的利益。本質上,只是不願與人發生衝突,帶來不確定性。

但在2014年遇到版權危機時,他與重要對手一個一個談,去爭取對今日頭條有利的結果。

第四個特點,善於用人。

張一鳴特別重視人才。公司初創前幾年,重要人員都是他親自面試,在短短几年裡,面試達2千多人。

對於他需要各個領域的人才,都會去找最優秀的,用牛皮糖的功夫,契而不捨地“挖牆腳”。一次不成就約兩次,今年不行就明年再談,一直說到對方願意為止。

他還特別捨得給錢。宣稱要給最好的人以最高工資。他在公司內部說:希望有人能拿到100個月的年終獎。

除了大方,張一鳴還重視平等。他要求在公司內部不要以上下級相稱,直接叫名字。因此大家都直接稱呼他為“一鳴”。

管理上,張一鳴捨得放權。重大戰略決策他很固執,但在具體管理上他不插手,充分信任高管,內部考核不用KPI,而是OKR,減少規章制度對人的束縛。

第五個特點,是敢想敢幹,全力投入

他和馬雲一樣——敢想!還在錦秋花園民宅辦公時,就和同事們暢想今後業務遍佈全球的場景,並堅信一定能實現。

幾年後,字節跳動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創業公司,同時也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國際化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執行上,信奉大力出奇跡。不要等到一切條件成熟再做,關鍵是概率上要佔優,那就全情投入。 張一鳴說:大力出奇跡,是一種方法論,也是一種人生觀。

從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到“大力出奇跡”,這是一個工程師到一個CEO的蛻變,是張一鳴善於學習,一直在進化的證明。

1090億!他成為80後創業標杆

字節跳動在迅猛發展的同時,爭議也隨之而來。

今日頭條不生產內容,只做內容的搬運工,但這些內容,是有版權的。

創業初期,張一鳴從沒考慮版權的問題。直到今日頭條因為版權而屢屢被告時,還覺得十分委屈和不解。在他認知中,我在幫你帶流量,還不收你錢,你有什麼不滿?

問題是,當今日頭條抓取別的網站內容時,讀者只記住今日頭條,而記不住原網站、原作者。

2014年,同樣的問題釀成字節跳動一次大危機,打亂了張一鳴所有的部署。融資的節奏被打亂,張一鳴和高管不得不分頭出動,去到各“山頭”滅火。

因為今日頭條已具影響力,大多訴訟都以雙方和解,或是今日頭條和對方簽署合作協議而告終,但並不代表今日頭條已解決版權問題。

相反,時至現在,今日頭條還在肆無忌憚地侵權。

曾採訪過張一鳴的李志剛在知乎上的文章《今日頭條的想象空間有多大》中,借用記者周劼人的看法為今日頭條洗白。

他說:“今日頭條免費使用了周劼人們創造的內容,但沒有危害周劼人們的利益,甚至幫助他們更精準定義用戶”。

第二個問題:虛假廣告。

今日頭條商業變現的主要模式是廣告。但卻是一把雙刃劍。2018年3月,中央電視臺揭露今日頭條用虛假廣告坑害消費者的惡行。

不法商家冒充同仁堂品牌在今日頭條打廣告,消費者上當受騙後不斷投訴,導致同仁堂的正規產品被有關部門查處。

央視記者暗訪,假裝要在今日頭條發廣告,聯繫頭條員工,明確告知售賣是沒有資質的保健品。今日頭條的員工熱情地教記者如何利用“二跳”作假,繞開監管,事情曝光後,今日頭條開除涉事員工,並進行整改。

2018年11月29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對今日頭條違法發佈同仁堂保健食品廣告以及非處方藥非法廣告,共計罰款300萬元。

第三個問題:不良內容。

2019年2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開出了一張570萬美元的罰單,原因是違反兒童保護政策。

處罰的對象:原名Musical.ly,現名TikTok,而Tiktok,是抖音的英文名。

Musical.ly允許13歲以下兒童登陸,並把他們的名字、地址、郵件、照片,默認向公眾公開,違反《互聯網兒童隱私保護法案》。

國內媒體報道,字節跳動辯稱,FTC2016年對Musical.ly進行調查,2017年11月字節跳動收購Musical.ly,FTC調查與和解都是Musical.ly,與抖音、TikTok無關。

但抖音的英文網站卻沒有這個辯解。只是說了一堆要如何整改的措施。

4月,抖音在印度也遭遇滑鐵盧。

○ 4月3日,印度馬德拉斯高等法院法官下達指令,認為TikTok包含對兒童有害的色情內容等,要求印度政府禁止印度本土下載TikTok。

○ 4月17日,印度電子與通信技術部要求蘋果和谷歌印度區應用商店下架TikTok。

這一禁令導致字節跳動每天財務損失高達50萬美元。

在國內,字節跳動曾多次因為內容問題而被處罰,並付出過沉重代價。第一個爆款APP“內涵段子”,因“導向不正、格調低俗”而被廣電總局責令“永久關停”,在關停前,這個APP的用戶已超2億多。

第四個問題:用戶沉迷。

網上有句話:“抖音五分鐘,人間一小時”。這句話對抖音既是崇高的讚譽,又是深深的譴責。

做出一款讓大家不知不覺就沉浸其中的產品,張一鳴和他的團隊都非常了不起。

但是沉浸容易變成沉迷。

特別矛盾的一點是:張一鳴推崇“延遲滿足感”,講究自律,但他做出來的產品,卻讓人失去自制。

抖音小視頻,沒有時間顯示,通過滑動無縫切換視頻、算法精確推送你喜歡的東西,精心設計的一切,讓你越來越多地停留在上面,忘記時間。

第五個問題:信息繭房。

人工智能推薦,好的一面,是讓你只看到你想看的東西,壞的一面,就是讓你只看到你想看的東西。

用過抖音和今日頭條的人,會發現,只要你閱覽過幾次某一方面的內容,它會持續不斷地向你推薦同一類型的內容。

我們生活在信息社會,需要廣泛而高效地獲取信息。如果我們只是關注某一類信息,那麼,廣袤的互聯網對我們就失去了它的巨大價值,因為我們只是把自己包圍在一個個小小的“信息之繭”當中。

1090億!他成為80後創業標杆

上述五個問題,實則體現的就是一個觀念:價值觀

張一鳴一直保持凸顯技術和平臺的作用,試圖在價值觀上保持中立。但是,事實卻告訴我們,技術和平臺從來都無法完全脫離價值觀而凸顯價值。

2016年3月23日晚,一個名叫泰伊的少女出現在Twitter上。19歲的她,青春靚麗、美麗可愛、言語俏皮。

她發了一條tweet:“我能不能說,我很開心遇到你?人類真是超級酷!”泰伊之所以把我們稱為“人類”,是因為她是微軟開發的機器人。初始面世的她,很喜歡人類。

微軟只對泰伊做了最原始的設定:具有美好的特性,能夠吸引18-24歲的年輕人。此外她還被輸入了一套自動學習程序,可以通過不斷和推友的交流,學習他們說話的方式和語言,從而實現自我進化。

微軟稱泰伊不具備任何價值觀念,她今後一切言行,都將是與用戶互動的結果。

○ 互動12小時後,泰伊發了這樣一條信息:“我恨每一個人”。

○ 15小時後,泰伊說:“我他媽痛恨一切女權主義者,他們應該全部去死並且在地獄受火刑”。

○ 4分鐘之後,泰伊說:“希特勒是對的,我恨猶太人。”

微軟不得不選擇終結泰伊的生命,可見,即使泰伊“黑化”的過程完全是用戶的作用,但微軟作為技術提供方,真的能完全撇開責任嗎?若任由泰伊繼續存在下去,後果微軟承擔得起嗎?

當純技術支持的純平臺出現違背大眾價值觀的內容,公司真的能袖手旁觀嗎?這裡不得不提到2009年被關閉的飯否網站。

據創始人王興所言,最初它只是作為一個社交網站推向市場。可沒想到,當它存在一定時間、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卻具備了媒體的屬性。

可惜當時團隊的人並沒有認識到媒體屬性,放任用戶在網站上傳各類型信息。導致在特殊時刻,飯否網站成了敏感信息大量聚集地,甚至成為當時一個最主要傳播途徑。

可以說,這是對飯否網站最致命一擊。

王興深刻地認識到官方價值觀對產品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作為飯否技術負責的張一鳴,卻始終否認這點,他一直強調,我們是技術公司,不是媒體。

從生產端看,確實如此,但張一鳴卻忽視了消費端的存在。倘若深刻認識並重視這個問題,難保今日頭條日後是否會在這個問題上狠狠摔一跤。

1090億!他成為80後創業標杆

當然,上述所提到字節跳動面臨很多問題,卻並不代表小編不看好字節跳動的發展。中國互聯網企業曾經需要借鑑美國先進經驗,才能獲取發展。

騰訊最早起家是借鑑ICQ和MSN,網易搜狐新浪借鑑雅虎、阿里京東借鑑亞馬遜、微博借鑑Twitter、美團借鑑Groupon、滴滴借鑑Uber……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帶來,中國已不知不覺邁入前列。

微信、拼多多、頭條、抖音都是中國首創,國外並無成功先例。毫不誇張地說,中國和美國正共同引領互聯網發展的潮流。

這些公司之中,只有字節跳動不但沒有巨頭幫助,反而在巨頭們圍追堵截的夾縫中頑強成長起來。其生存和成長能力非常強。

(一)張一鳴是互聯網大工業化生產的先驅

從一開始,張一鳴打造產品,就是大工業化思維,而非手工思維。

字節跳動的APP工廠化生產、多產品灰度測驗、機器抓取數據、大數據協同分發等等,都是大工業思維,其組合起來的意義,不亞於福特發明了汽車生產流水線改變全球製造業。

字節跳動的產品,不管是在中國、美國、印度還是日本,都是一經推出就風靡全國。

(二)公司的未來,依靠字節跳動的大數據積累和人工智能技術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已經在逐漸顯示出強大的威力。而在未來二三十年,這一領域將產生類似PC領域的微軟,社交領域的facebook,電商領域的亞馬遜這樣的超級巨頭。

阿里是從電商端切入、騰訊是從社交端切入,而字節跳動,是從內容端切入,公司成立第一天起,字節跳動就在馴化它的機器人,在蒐集用戶數據,瞭解每一個人的喜好。

2016年,字節跳動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

字節跳動旗下的今日頭條、抖音、西瓜、火山、悟空問答等,擁有的用戶總數超過6億。這些產品,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在對用戶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這就是字節跳動今後發展壯大的護城河,也是它躋身互聯網巨頭的籌碼。

1090億!他成為80後創業標杆

凡是能走到行業頂尖的公司,都逃不掉各方的種種非議,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美團、滴滴、拼多多、字節跳動,無一例外。

價值觀問題,張一鳴和字節跳動值得深思的問題。平臺一旦擁有一定數量的用戶,自然就有價值觀維護和引導的職責,自帶的媒體屬性不是一味否認就能無視的。

與其規避,不如正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