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出現一“巨嬰”,正在酣然入睡 ,媽媽表示很心痛!

沙漠出現一“巨嬰”,正在酣然入睡 ,媽媽表示很心痛!

人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一個小小新鮮生命從呱呱落地那天起,父母就給予他們偉大的無私的愛,將他們捧在手裡,暖在心上。

最近在網上看到,在甘肅瓜州的一片戈壁灘上,安靜地沉睡著一位“巨嬰”,只見他兩眼緊閉,酣然入睡,很多媽媽們看了,表示很心痛!

沙漠出現一“巨嬰”,正在酣然入睡 ,媽媽表示很心痛!

當然,沙漠中的這個“巨嬰”並不是真實意義上的嬰兒,而是一座嬰兒雕像,名字叫《大地之子》。它是由清華大學著名雕塑家董書兵教授在2016年自籌資金創作,又無償捐贈給甘肅瓜州的。它的目的意味深長,值得我們去反思、深省。

沙漠出現一“巨嬰”,正在酣然入睡 ,媽媽表示很心痛!

一、保護環境,別讓媽媽心痛

《大地之子》將嬰兒作為觀念藝術的指代,是對生命的渴望,生態迴歸的暢想,彰顯了創作者對人類生存危機和生存環境,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考和體悟。

一個“巨嬰”靜靜的躺在沙漠裡,彰顯了它的無助和無奈,這意在呼籲和警示人類,一定要像關愛嬰兒一樣關心自然,愛護環境。

如今,很多人看到小“巨嬰”孤苦伶仃的躺在沙漠裡,身為人母的媽媽們看了,表示很心痛;雖然小“巨嬰”躺在地球母親的懷抱中很溫馨,正在酣然入睡……作為祖國母親,她既無奈又傷心。

沙漠出現一“巨嬰”,正在酣然入睡 ,媽媽表示很心痛!

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大地之子》近看如山,遠看是點,既可以仰視成生命之峰,又可以俯瞰成星瀚宇宙之間的原點。當時設計者的初衷也是想著給這片荒漠帶來一絲生機與活力,旨在反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時代的聲音,社會的聲音。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立足於人類命運共同體,其價值取向和歸宿就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共同發展。

沙漠出現一“巨嬰”,正在酣然入睡 ,媽媽表示很心痛!

三、喚醒記憶、實現夢想

《大地之子》選擇在這片充滿深情的瓜州戈壁灘上“安家”,這裡既有別於都市化的人造園林,更不是城市雕塑高高在上的主題性創作,這片滄海桑田磨礪過的土地,不僅是一個板結無水、風沙侵蝕、生態退化的環境所在,也是被都市文明遺忘、缺少生命信息的莽莽荒原。

作者也是用《大地之子》來種植生命,喚起人們對逝去的絲綢之路里河西走廊,那段歷史輝煌和曾經的綠色生態的一種追憶或祭奠。

同時也引發人們在穿越大地所升騰起的熱浪與狂風捲起的沙塵中,去追尋中華民族先民走向世界的艱辛步履,提醒我們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才能最終實現我們偉大的中國夢。

沙漠出現一“巨嬰”,正在酣然入睡 ,媽媽表示很心痛!

請不要再讓媽媽傷痛!讓祖國母親傷心!那就讓我們一起攜手保護自然,愛護環境吧!

如果有機會的話,大家會想要去看看這個沙漠中的巨嬰嗎?或者你們又是怎麼理解這個雕像存在的意義呢?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