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建設人居環境一流的首善之區努力

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28日向社會公示的《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2018年-2035年)》(草案),值得每個北京人參觀和解讀。但是,由於受疫情的影響,位於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展廳的現場公示,以及在東城區17個街道和西城區15個街道分別設置32個“微展廳”,比原定閉館時間提前一週時間閉館。也就是說,春節期間,和北京廟會一起取消的,還有所有參觀活動以及大型聚會,甚至拜年串門都不允許。經過兩個月的疫情防控,我們中國人的努力和智慧證明,我們不僅可以戰勝病毒,還可以處理好“都”和“城”的關係,建設好首都北京。共謀首都規劃美好的明天,只要人民群眾理解和支持,那麼建設人居環境一流的首善之區就不是問題。


向建設人居環境一流的首善之區努力


很明顯,首都功能核心區包括東、西城,如何保障安全、優良的政務環境,推動老城保護和復興,建設一流的人居環境,需要下功夫思考。這不是畫個圈,圈個點就可以完事,而是需要圈重點,搭框架,需要我們要從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佈局、優良政務環境、老城整體保護、獨有空間魅力、著力改善民生、街區保護更新等八方面入手重點考慮。

首先,我們要有站在北京作為首都的高度看問題,弄清楚北京功能核心區的戰略定位。不管怎樣疏解、騰退,但要知道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功能都在東、西城核心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等,而且展示國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區。這是首都功能核心區的戰略定位。

其次,首都功能核心區的發展目標和空間佈局是什麼要知道。其實,向社會公示的功能核心區發展目標就是要建設政務環境優良、文化魅力彰顯、人居環境一流的首都功能核心區。再細一點就是,綱維有序、運行高效的國家中樞;古今輝映、禮樂交融的千年古都;舒朗莊重、藍綠環抱的文化名城;功能融合、內外聯動的宜居城區;和諧寧靜、雅韻東方的人居畫卷。

在空間佈局上,北京中軸線和長安街是最明顯的對稱線特點。被簡稱“兩軸一環一城”佈局,實際上就是指中軸線以文化功能為主,展示傳統文化精髓,體現現代文化魅力而長安街以國家行政、文化、國際交往功能為主,體現莊嚴、沉穩、厚重、大氣的形象;推動北京老城整體保護和復興,建設承載中華優秀文化的代表地區;沿著二環路的文化景觀環線,建設展示歷史人文景觀和現代化首都風貌的公園環。從空中看北京,北京城是一個比較對稱,有空間佈局的花園城市。

此外,在優良政務環境、老城整體保護、獨有空間魅力、著力改善民生、街區保護更新方面,不管是發展哪一條,都要圍繞“著力改善民生”開展。民生無小事,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只有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落細,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和諧宜人的居住環境、綠色高效的城市交通體系、安全可靠的基礎支撐體系、智慧精細的城市管理,才算是構建人居環境一流的首善之區。

要建設宜居城市,規劃先行,我們必須堅定規劃自信。總之,這八個方面一項一項來實施,定下小目標,在文化傳承、綠色出行、可靠市政、公共服務、安全智慧上,按照既定的目標數據努力,那麼就一定能建設成人居環境一流的首善之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