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塊的酒跟幾百塊的酒差別到底有多大,便宜莫貪

貴的不一定是好酒,但是極度便宜的一定不是好酒。平時逛商場能看到上至幾千塊下至十幾塊的酒

,在商場賣到十幾塊還是有利潤的而且成本很低,首先除掉人工水電,瓶子包裝的成本,因為這些的成本差異不會很大,那它們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原料成本、釀造時間和工藝上了。

十幾塊的酒跟幾百塊的酒差別到底有多大,便宜莫貪

以醬香型坤沙酒為例吧,在原料成本上推算,大概5斤糧食一斤酒,本地小高粱4/5元一斤,曲藥4/5元一斤,單是原料上面就高於十幾塊的酒的銷售價格了。而十幾塊的酒的原料只能是酒精跟水了,否則沒利潤誰還會做呢。

在釀造時間上,大麴坤沙酒每年只能生產一季;每年產出的酒要封存放三年以上才能勾兌,這裡說的勾兌是以酒勾酒,老酒調新酒。勾兌後又要存放一年以上才能出廠,其中加上投料、發酵、烤酒的時間,酒齡至少都在五年以上才能包裝出廠。而且很多都是15,20年才出廠的,這時間的成本不是十幾塊能比的。

十幾塊的酒跟幾百塊的酒差別到底有多大,便宜莫貪

說到工藝上坤沙酒更是按照茅臺酒傳統工藝進行生產,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簡稱為"九八七"生產工藝。在每年重陽節前後和酒麴按照1:1比例攪拌後(俗稱下沙),九次蒸煮,第一次蒸餾的原酒不要參入原料中,晾嗮,在釀造中,兩次投料;八次高溫堆積發酵(每次一週)八次下窖(每次一月);七次蒸餾取酒;取出的原酒窖藏三年,三年後勾兌調味;再窖藏一年,最後檢驗出廠。

其實如此複雜的工藝,需要的人工也比十幾塊的酒要多很多,這樣看來除了包裝,其他方面都是它不可比擬的。最重要的還是酒質好,喝了不上頭,口感香味細膩、醬香突出、幽雅細膩,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綿醇厚,回味悠長。

十幾塊的酒跟幾百塊的酒差別到底有多大,便宜莫貪

那麼幾百塊跟十幾塊的酒的區別,總結下來主要是在原料、人工、釀造時間和製作工藝上的差“巨”。好喝的太貴,便宜的不安全,白酒地位越來越尷尬。那麼既不貴又好喝的酒真的沒有嗎,並不是,只要渠道正確還是能買到性價比高的酒。

我身邊就有一些散茅的口感比較接近茅臺酒的了,它按照茅臺酒傳統工藝進行生產。其實茅臺鎮精通這些工藝的老師傅還真不少,除了茅臺酒的品牌效益,他們的差距真的不大。

十幾塊的酒跟幾百塊的酒差別到底有多大,便宜莫貪

我接觸酒業以來一直都把性價比高的酒推薦給大家,雖然剛開始還有朋友抱著懷疑的態度諮詢我。但當真正喝到酒了,反饋回來對酒的肯定才是最開心的。酒友們對酒的肯定,對於我來說就是對我最大的認可,而你們的認可便是我最大的動力。我希望以後廣大朋友在酒桌上討論好酒的時候,能快速想到我的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