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鎖記》:帶著黃金枷的美麗女人,是怎樣弄丟了自己的靈魂?

三十年來她帶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

————張愛玲《金鎖記》

《金鎖記》是張愛玲的小說中最受推崇的一部中篇,故事講了一個美麗的女人帶上黃金枷後,漸漸枯萎,漸漸丟失了自己靈魂的故事。

《金鎖記》中的曹七巧是個悲劇人物,她是一個受害者也是一個施害者。原生家庭讓曹七巧選擇嫁給一個“骨癆”病人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她是一個健康的美麗女人,當正常的情慾因丈夫難以滿足時她受到的壓抑,讓曹七巧成了一個帶著黃金枷的可憐蟲;如果說曹七巧的悲劇是原生家庭和丈夫帶來的,那麼,曹七巧兒女悲慘的命運則是在延續曹七巧的人生。

《金鎖記》:帶著黃金枷的美麗女人,是怎樣弄丟了自己的靈魂?

曹七巧在張愛玲的筆下不是一個慈母也不是一個壞的母親,她更像是一個旁觀者,她睜大了自己無神的眼睛,去掌控兒女們的一生。她的人生受盡了折磨,她就百般破壞兒女的婚姻幸福,她用最怨懟的眼光看待世界上一切幸福的可能,用推古拉朽的怨恨之心去搞破壞,這樣的曹七巧做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一個母親該做的事情,那麼曹七巧是從什麼時候變得呢?她是怎樣變成這樣可怕的人的呢?

今天,我將從小說的故事情節來分析曹七巧這個帶著黃金枷的美麗女人,是怎樣弄丟了自己的靈魂?

01【原生家庭和內心無法和解】:曹七巧無法承受自己的選擇帶來的副產品,她既想要愛情又想要黃金枷的嘴臉像極了那些要坐進寶馬車裡的美女,但如果你沒有能力賺取更多的黃金枷,又如何有資本去一場談轟轟烈烈的愛情呢?

《金鎖記》這部小說說實話更像是張愛玲在寫一個拜金女的下場,曹七巧是香油店老闆的小女兒,在那個年代女人是不會被家族重視的,哥哥早就娶了妻子,嫂嫂也不好相處,她最好的人生配置就是嫁給趕黃包車的李四或者是在姜家打長工的王二,而姜家這種大門大戶的人家是怎麼都不會看上她的,可偏巧姜家二爺是個“骨癆”,曹七巧改變人生的機遇來了,她能在孃家昂頭挺胸的念頭若想實現就要嫁給那個“骨癆”的姜家二爺,想來曹七巧生來也是好看的,要不然姜家也不會看上她。

《金鎖記》:帶著黃金枷的美麗女人,是怎樣弄丟了自己的靈魂?

曹七巧在嫁人這件事上選擇了最體面的方式————嫁給姜家二爺,順利的從一個香油店主的女兒成為姜家二夫人。她的體面在一方面讓她能在哥嫂面前抬頭挺胸做人,另一方面也讓老父親看到女兒的作為比哥哥要強很多,她只是嫁了一個人就能輕易地獲得別人窮極一生都無法享受到的富裕生活,這是多麼的划算又體面的一件事呢?

夜深人靜的時候,曹七巧應該也問過自己無數次,和一個“骨癆”病人的一生該怎麼過呢?也許她只是偶爾問問,也許她什麼都沒來得及問,就看到屋外的月亮爬到漆黑的天空上去了。曹七巧選擇了最便宜的人生路,但她的內心卻有無數次在懷疑自己的選擇,要不然她怎麼會愛上了小叔子姜季澤呢?

《金鎖記》:帶著黃金枷的美麗女人,是怎樣弄丟了自己的靈魂?

曹七巧的人生既需要黃金枷也需要正常人的情愛,她內心的壓抑從她進入姜家的大門開始就有了,她用最低俗的語言取笑小姑子和小嬸子,她不合時宜地講著別人不願意聽的話,惹著人去厭棄她,她不是不知,只是無法平衡愛情和黃金枷。這樣的曹七巧可悲又不可憐。

我們每個人都要尊重自己的選擇,更要去適應自己選擇的所帶來的副產品,如果沒有能力去賺取更多的黃金枷,何不坦然接受眼前的一切呢?

02【心心念唸的成了遺憾】:愛情是養分,但姜季澤的愛情卻無法為曹七巧提供養分。

他不是個好人,她又不是不知道,她要他,就得裝糊塗,就是忍受他的壞。她為什麼要戳穿他?人生在世,還不就是那麼一回事?歸根究柢,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

曹七巧最先遇到的人是姜季澤,那時她不敢期盼姜季澤會看她一眼,卻不想她卻在嫁進姜家後能長長久久的看到姜季澤,而姜季澤偶爾的挑逗也讓她有了愛上一個人的衝動。

在曹七巧的內心中,她是愛過姜季澤的,至少是發自內心的喜歡過。可當她明白人生不過是一場夢幻,什麼都不如握在手裡的錢實在的時候,她就果斷地拋棄了愛上一個人的念頭。

在黃金枷和愛情之間,曹七巧果斷的選擇了愛情。

《金鎖記》:帶著黃金枷的美麗女人,是怎樣弄丟了自己的靈魂?

在張愛玲的筆下,曹七巧也曾動過和姜季澤在一起的念頭,但當她想明白姜季澤討好她的原因後她就果斷地放棄了自己不切實際的念想。所以,當一個人打著愛的幌子招搖撞騙的時候,他不僅讓人看不起還會徹底的斷了另一個獲得幸福的可能性,從而還會讓那個人心中形成金錢至上的價值觀。曹七巧就是這樣的人,愛情無法得到滿足,那就牢牢的捉住手裡面的錢吧!

曹七巧在“骨癆”病人走後,收拾齊整牽著一雙年幼的兒女大咧咧地往姜家祠堂走去,她的人生目標從來都不是嫁給病懨懨的男人,而是手裡有錢。

03【無望的日子太多】:曹七巧的人生太過漫長,漫長到自她嫁給“骨癆”丈夫,日子就沒了盼望。

在《金鎖記》中有這麼一句話,“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淒涼。”這句話看起來非常簡單,但卻意味深長,這像極了曹七巧的一生,她在最美好的年華中嫁給了一個患“骨癆”的丈夫,伺候丈夫起居是她前半生奮鬥的事業,而她的後半生卻用來揮霍她前半生所賺來的黃金,她像極了一個守財奴牢牢地盯著自己的黃金,生怕旁人偷去,生怕自己半生辛勞成空,可到頭來曹七巧卻不敢往回看,那苦澀艱難的時光她怎敢回頭想。

《金鎖記》:帶著黃金枷的美麗女人,是怎樣弄丟了自己的靈魂?

如果說婚姻是一座墳墓的話,那麼婚姻之於曹七巧就是一座空墳,沒有盼望更沒有希望,只是睜著眼向前走,連日子都不用數就知道明天還會像今天一樣無趣。

在一段婚姻中,如果女人無法得到內心的滿足,那麼婚後的每一天對於她而言都是一種煎熬。支撐著曹七巧堅持下去的唯一念頭就是她要熬到丈夫離世,兒女長大,然後她就可以守著自己用青春換來的黃金度日如年。

04【以愛之名傷害自己所愛的人】:曹七巧把自己遭遇的傷害轉嫁到兒女身上,她遭了一輩子的罪竟成了兒女們的原罪。

在兒女們的心中每個媽媽都是他們的超級英雄,她照顧著孩子們的一切,給予他們所要的愛。但張愛玲筆下的曹七巧卻是一個另類,她竟把自己遭遇到的傷害通通都轉嫁到了女兒的身上,她破壞女兒長安的相親,她棒打兒子長白和兒媳之間的愛情,她似乎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去對待自己從小拉扯大的兒女們,她就像是一個吃不著葡萄的狐狸一樣,無法獲得幸福卻有能力去破壞別人獲得幸福的可能。

《金鎖記》:帶著黃金枷的美麗女人,是怎樣弄丟了自己的靈魂?

曹七巧的形象糟糕到讓人無法去同情她,她渴望金錢,就選擇了自己想要走的人生路;當她穿金戴銀的時候,她又去渴望愛情,卻因為金錢的緣故沒法放任自己去談一場戀愛;好不容易熬到“骨癆”丈夫離世,分得姜家一部分家產卻沒想著好好過日子,倒是先把自己熬成了一個守財奴,她怕女兒嫁人會分得自己的金錢就敗壞女兒長安的名聲,為了獨佔兒子長白她耍盡手段去折磨自己的兒媳婦……

可明明最初的曹七巧不是這個樣子的,她也曾善良過,也曾在說過尖酸刻薄的話後慷慨的資助哥嫂,也曾想過好好的和姜家人好好相處過。這個原本“長得還算不錯的”美麗女孩是從什麼時候丟失了自己的靈魂的呢?是從她嫁入姜家的那一刻還是和姜季澤的愛情無果後呢?

《金鎖記》:帶著黃金枷的美麗女人,是怎樣弄丟了自己的靈魂?

其實,不管曹七巧是因為什麼原因而丟失了自己的靈魂,我們從曹七巧的人生中可以得到的啟發是:

當一個人無法的原生家庭和內心無法和解的時候,就算戴上黃金枷也無濟於事,倒不如自己好好去奮鬥還有獲得幸福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