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達區:從群眾出發,新時代文明實踐更接地氣

烏達區:從群眾出發,新時代文明實踐更接地氣

貼民心的志願服務、“訂單式”的幫扶……自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工作開展以來,按照中央和自治區關於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烏達區以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為工作目標,以“新思想引領百姓走進新時代”為統領,加強陣地建設,整合優化志願服務隊伍,不斷豐富活動內容,努力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打造成兼具思想引領、傳播黨的聲音、傳承優秀文化、培育文明風尚、提供惠民服務等多功能的綜合性文明實踐陣地。

烏達區結合“農區居民少,礦區搬遷人口多”的實際情況,在農區全面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基礎上,選取城區社區永昌佳苑作為試點站,提前謀劃、大膽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使得烏達區成為了全市第一個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從農區向城區推進的區。按照“試點先行、穩步推進”的原則,在試點之外,又輻射延伸了其他村鎮和街道社區。目前,建成1個自治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成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了區、鎮(街道)、社區,中心、所、站三級覆蓋。

頂層設計打造文明實踐陣地

烏達區:從群眾出發,新時代文明實踐更接地氣

烏達區高度重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先後制定印發了《烏達區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試點工作方案》和《烏達區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實施方案》,成立領導機構,明確領導責任,明確了區、鎮(街道)、社區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體系建設和任務要求,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宣傳部門牽頭、鎮(街道)具體實施、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聯動機制。

同時,採取“調研+觀摩+督導”的工作推動機制,以調研指導、觀摩學習、督導整改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落實。2019年12月,組織召開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推進會,總結推廣“永昌經驗”,穩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在全區落地開花。1月初,在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現場會上,烏達區作經驗交流發言,現場展示烏達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取得的經驗做法,為烏海市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提供了“烏達樣板”。

烏達區:從群眾出發,新時代文明實踐更接地氣

此外,依託融媒體中心,文明網等媒體開闢“文明實踐在行動”專欄,及時發佈工作動態、工作舉措和工作成效,形成全民知曉全民參與的強大宣傳聲勢。

志願服務精準對接群眾需求

文明實踐活動接地氣,才有生命力。自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啟動以來,烏達區堅持以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群眾需要為導向,按照8+N模式有針對性地組建有特長、有專業、有技能的志願服務隊伍,實現了服務群眾精準化。

在區級層面,組建以理論宣講、文化文藝、思想道德、法律服務、教育關愛、科學普及、體育健康、扶貧幫困為主要內容的8類志願服務隊,下設若干支志願服務分隊;在鎮(街道)、社區層面,根據各自實際條件,圍繞鄰里互助、義工服務、五老服務、百姓宣講等方面組建不同類別的志願服務隊伍,實現了區、鎮(街道)、社區,中心、所、站志願服務隊伍三級覆蓋。

烏達區:從群眾出發,新時代文明實踐更接地氣

建立志願服務項目清單制,推廣完善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願者“接單”、群眾“評單”線上線下呼應互動模式,群眾需要什麼,就服務什麼,群眾在哪裡,服務就到哪裡。梁家溝街道辦事處制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點單卡》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派單表》,群眾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點單”,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派單”,各相關責任部門單位志願服務隊“接單”,完成“訂單”服務。除此之外,還積極利用“烏達發佈”、“文明烏達”等網絡平臺資源,向群眾提供“接地氣”的學習內容,實現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精準服務。

實踐中心(所、站)在開展具體文明實踐活動中,積極推行服務內容項目化,重點在親子教育、社會關愛、社區服務等領域開發志願服務項目,打造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示範效應、產生廣泛影響的志願服務品牌,如“鄰里理事會”文明實踐活動,“老奶奶幫幫團”文明實踐活動,“親子講堂”文明實踐活動,“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救治”公益活動等,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新風送到基層。

風成於上,俗化於下。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大路上,烏達區步履堅定,把服務做到百姓心坎上,將政策、法律、醫療、思想等真正送到百姓身邊,讓老百姓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