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長春:為復工復產提供全程服務

中國組織人事報

疫情發生以來,吉林省長春市人社局確定“保就業、保復工、保復崗、保服務”的工作思路,持續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用工和市場供求監測工作,確保為企業復工復產和群眾求職就業提供全程服務。

保就業,第一時間開闢線上服務平臺

持續舉辦線上招聘。啟動“公益網絡招聘月”活動,切實做到“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截至目前,共組織4779家企業開展線上求職招聘活動,網絡招聘99656人,線上求職20446人,達成就業意向13431人,招聘成功5963人。攜手各高校啟動“長春市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絡招聘周”,共組織招聘單位229家,提供就業崗位4802個,其中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1148個。

全面實施線上培訓。在全國範圍內首次組織“公共衛生輔助服務員防疫專業”線上培訓,可同時容納10000人在線學習,目前首批545名學員即將培訓結業,第二批報名參訓人員達到5000餘人。

保復工,全力確保企業復工的用工需求

實施援企穩崗。指導協調社保部門,全面落實社保減、免、降、緩、返政策,減輕企業負擔,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牽頭協調財政、發改等部門,研究制定疫情防控期間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辦法,降低返還門檻,簡化經辦環節,優化審批流程,縮短辦理時間,將因受疫情及延遲復工影響損失較大和積極復工生產的參保企業納入重點支持範圍,讓企業儘快受益的同時確保做到吸納和穩定就業。

保障重點企業。啟動全市400個企業用工動態監測點,持續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用工和市場供求監測工作。在成立4個就業專班的基礎上,實行“人社服務專員”制度,局領導率先帶頭,赴亞泰集團等重點企業一線調研,全面摸排企業用工需求並建立臺賬,提供勞動者和企業集中返崗求助受理等服務,優先發布重點企業用工信息,保障重點企業用工需求,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目前,累計幫助一汽、中車、亞泰、皓月、真子等重點工業和服務業企業解決招工用人、退休審批等難題8個。

強化人力資源儲備。依託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和基層就業服務平臺,通過“長春就業創業網”“長春就業”歸集招聘信息,建立勞動力儲備信息。聯合一批市內職業院校,作為重點企業需求儲備學校,建立校企深度合作機制,組織學生到企業實習。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建立對接輸送渠道,重點企業提出應急性用工需求後,協調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按要求組織社會勞動力到對接企業實現就業,確保企業需要得到及時滿足。

保復崗,積極幫扶各類群體儘快就業

做好農民工就近就地返崗服務。開發一批就地就近就業崗位,對暫時難以外出且有就業意願的農民工、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加強兜底安置。協調市衛委、交通局等部門,提供免費體檢服務,協調車輛、出行線路,確保安全返崗。全市春節前返鄉迴流農民工,已有404人有序搭乘“春風行動”返崗專車,回長春市內返崗就業。

有序組織農民工跨省務工。積極聯繫浙江、江蘇、遼寧等省外用工單位,跨省開展勞務人員輸出專項對接工作。主動收集發佈浙江企業用工信息1000餘個,與大連、南通等地達成勞務輸出長期協作工作意向。農民工返崗時,組織“無縫對接”運輸服務,將身體健康、體溫檢測合格的務工(返崗)農民工送至機場、車站,聯繫用工地區相關部門或企業接至崗位,確保安全到達。目前,全市意向跨省就業9707人。

積極幫扶困難群體。共開發扶貧專崗553個專門用於安置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開發臨時性公益崗位800個,給予3至6個月的臨時性兜底安置,按每人每月1000元標準給予崗位補貼,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保服務,創新推出公共服務新舉措

開展線上“不見面”服務,推出11項便民舉措,涵蓋求職、招聘、社保卡辦理、勞動保障監察投訴等方面,方便群眾線上辦事。採取預約審核材料送達時間、指定審核材料送達地點等方式,為一汽集團等企業開展“不見面”退休審核工作。開通社保卡辦理“綠色通道”,疫情發生以來,社保卡經辦人員一天也沒有休息,先後制發社保卡375張,方便疫情期間患者就醫。暢通人社窗口和值班服務渠道,12333值班電話24小時暢通,累計接聽諮詢電話5000餘個,群眾的緊急業務需求隨時得到解答和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