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万霞 深圳卫视直新闻

题记:

新世纪的开端,2000年,我来到深圳,那时的特区已经二十岁了。很多事情已经发生,很多事情还没有到来。

常常听到有人打趣说,假如能够穿越回到二十年前,我一定会创业、我一定会买腾讯的股票,我一定会买学位房······但现实是,二十年前的每一天,也如同今天的每一天一样,平凡而琐碎。你并不知道,机会在哪里?

二十年前,马化腾也只是我们某一天节目当中,一位不太“出彩”的嘉宾,因为“理工男”面对镜头,口才实在是不敢恭维。但二十年后,就在深圳,崛起了一个“QQ帝国”。

或许,这就是时间的力量和美妙。

往事如烟,作为新闻人,曾与深圳众多创业者有过人生际会。我是深圳奇迹的见证者,同样也是深圳的追梦人。常常自问:我是不是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也常常怡然自得:一滴露水养一棵草,天地万物各有奥妙。

此刻,在2019年的年末,写下关于深圳四十年的这段追忆,似乎也因此有了某种意义。看来时的路,是为了走好现在的路,虽然日子现在依然那么平凡而琐碎。

谨以此文向所有在路上的追梦人致敬!


40年前,1979年的3月5日,正是一个春天,国务院批复广东宝安县改设深圳市。一年后的夏天,深圳成为经济特区。40年间,人们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奇迹,同时,也成就了自我。

而当深圳再次迎来改革红利,扛起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大旗时,这座城市里的人们,仿佛又一次听到了“时不我待”的召唤。只是,当风再起时,真正能把握住新机遇的人,又将是谁?

20年前,我无法想象,采访过的众多创业者,今天会成为行业翘楚、企业巨子,甚至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尽管他们从事的行业千差万别,从IT到地产,从设计到实业,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爆发性的增长。

深圳的奇迹为什么发生在他们身上?是命运的力量,还是他们确有过人之处?他们的创业之路,究竟能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在我的记忆里,这些属于深圳的时光并未远去……

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随着思想和经济上的开放,新变化令人目不暇接。在深圳,当时最流行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它被书写在蛇口大南山脚下。这是此前的1979年,袁庚带领招商局建立蛇口工业区时树立起来的。当时这句招来了不少非议和反对声的口号,却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评价。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1984年年初,邓小平第一次视察了深圳,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标志事件:八十年代,是深圳大破大立的时代:

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中国第一个股份制企业诞生。

1987年率先开放土地市场,土地拍卖“第一锤”引发新中国土地使用制度的“第一场革命”。

1988深圳成为计划单列市,随后的1989 百万劳工下深圳,这里最早成为打工者聚集的城市。

1983年春天,32岁的王石只身一人来到深圳。罗湖人民南路上,国贸大厦刷新着“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让他印象深刻。他的目标很明确: “就是想有一番更大的作为。”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深圳速度的代表——国贸大厦

他打的第一份工是做玉米出口,却很快遭遇惨败。这一年的8月,香港媒体报道说鸡饲料中有致癌物质,手上几千吨玉米卖不出去,整个笋岗北站都堆放着玉米,赔了110万。好在后来香港报纸及时辟谣,公司才避免了破产。

1988年,王石将公司更名为“万科”,并发行股票,开始涉足房地产业。而这一年,称得上是深圳世界级企业的元年。因为同样是在1988年,马明哲在蛇口催生了平安,郭台铭在深圳宝安成立了富士康,任正非则在蛇口创立了华为。 “开放、敢闯”是他们共同的关键词。

而身处时代洪流的马化腾还只是个中学生。1984年,13岁的马化腾随父母从海南迁入深圳。这个初中生最大的爱好是天文,他是全校第一个看见了哈雷彗星的人。马化腾说,到现在他对天文还是很有兴趣。观测星星宇宙,你会觉得自己很渺小,包括整个地球,可能在这个宇宙长河中,都只是一颗尘埃,一个偶然。所以,很多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有人仰望星空,有人脚踏实地。

1985年春节刚过,因为没钱继续交学费,高中还没有毕业的陈华,怀揣着20元路费,和16岁的弟弟陈辉,背着简单的行囊,辗转来到深圳,在湛江老乡的建筑工地上搬水泥,提灰桶,做小工。为了挣钱,陈华和弟弟干活很拼命。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1980年的深圳街景

一个深夜,一辆载着10吨水泥的货车开进了工地。大伙见了,纷纷抢着要卸水泥,赚点外快。施工队长只好提议竞标,谁的标价低就给谁干。结果,陈华的报价最低,只要5块钱。于是,身材瘦小的兄弟俩肩扛背驮,连夜苦战5个小时,硬是把满满一卡车水泥搬到了仓库里。就凭着这种能吃苦的韧劲,陈华渐渐在业界混出了小名气。

不过,这个时候的陈华,离实现梦想还有遥远的距离。有一天他坐公交车去工地时,发现自己的钱被偷了,急得大叫起来。售票员问:“你丢了多少钱?”陈华说,丢了5块钱。售票员不以为然,说“5块钱丢了不就丢了。。。”,根本不理睬他抓小偷的要求。

“5块钱可是我当时一天的伙食费啊,钱被偷了,当天饭都吃不上了。”十多年以后,已经当选“2001年深圳十大青年企业家”的陈华,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还特地聊起这件“伤心”往事。

的确,八九十年代来闯深圳的人,谁没有吃苦的故事呢?我听过不少前辈描述,刚来深圳找不到工作,睡马路、睡公园、睡桥洞,都是常事,有的人甚至露宿街头好几个月。即使有地方住,大多也是住的铁皮屋,夏天热得像蒸笼一样。在广东湿热的夜晚,异乡人辗转难眠,一边听着广播里胡晓梅的“夜空不寂寞”,一边思念着家乡和亲人。

九十年代

标志事件:1990年成立的深圳证券交易所,诞生了无数“一夜造富”的神话。1991年,一部《外来妹》的热播,让人们对南方有了更多的憧憬。

“你们要搞快一点!”

1992年春天,邓小平结束深圳视察,从蛇口码头坐船离开时,他走进船舱又走出来,对着岸上送行的深圳领导连喊了三遍。

“深圳速度”再次成为这座城市的主旋律。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1992年1月20日,邓小平在深圳先科激光公司参观

一年后,深圳龙岗,台商郭台铭站在一大片荒地中,拿出了偶像成吉思汉当年开疆扩土的气魄,对着比人还高的野草,大手一挥,“看得见的土地我都要了”。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1988年初来深圳的郭台铭(左二)成为第一批台商

投入全部身家的郭台铭,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工厂。仅花了4个月就建起来的富士康龙华园区,成为“深圳速度”象征之一。100多栋厂房,30万员工,这里成为郭台铭商业帝国的根基。从1995年到1999年,富士康陆续拿下苹果、IBM、惠普、戴尔的订单,电脑机壳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60%。

1993年,刚刚研究生毕业姜峰,带着跟导师做设计挣的8000块钱,来到了深圳。他的不少同学,去了北京上海的国家级设计院,而姜峰工作和居住的泥岗村,简直就是一个大工地,一切才刚刚起步。虽然落差很大,不过,他更看重的是这里蕴藏的机会。“不是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有这样巨大的机遇”。

1994年12月,从建筑小工开始奋斗已经十年的陈华,成立了京基地产公司,从此踏上房地产开发之路。梅林的碧华庭居,是京基开发的第一个楼盘。这时候的陈华还面临着无经验、无资本、无人才的窘境,不过这难不倒他。

没钱找设计师?他就找朋友先设计图纸,说“我没钱给你,将来送你一套房顶花园房做设计费。”没有建筑材料?陈华拿着图纸,又四处找朋友赊账,承诺“你借我十万,半年后还你二十万,或者给你一套房”。终于用诚意打动了四位朋友,3天内筹到50万元。他马上召集10多名伙计,把围墙围起来,开工。半年后,陈华一一兑现了对朋友们的承诺。

1996年则成为决定华为日后走向的关键一年。总裁任正非以10万的报酬,请来了“人大六君子”,他们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几位副教授,任务是来为企业做管理咨询。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右一)和他请来的人大学者

当时华为是家不折不扣的“土”公司。尽管它的数字交换系统,在1995年创造了15亿元的销售额,但大多来自农村市场,城市市场还在跨国公司们手里。更让任正非忧心的是,拥有1200位员工的华为,连基本的绩效考核体系都没有。

任正非要求所有员工都参与到的起草与探讨中去,最终耗时三年完成《华为基本法》103条,并落实到了管理实践中。被认为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的企业价值观总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题词:“随心所欲不逾矩。”此后十几年,华为在管理咨询上陆续花掉300多亿,逐渐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管理体系。

华为成型的时候,腾讯才刚刚起步。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在深圳电子一条街——华强北 马化腾创立腾讯

1998年,大学毕业不久的马化腾创立腾讯,并推出了一款即时通讯软件——OICQ,也就是后来的QQ。仅仅用了一年,OICQ的人数就飙升至100万,但一分钱都赚不到。马化腾不得不靠接其他活,来赚钱租服务器,维持OICQ的运营。连续亏损几个月后,腾讯已处于倒闭边缘。就在马化腾打算放弃OICQ的时候,深圳给了他一个宝贵的机会。

1999年底,深圳市政府举办了第一届高交会,马化腾拿着商业计划书,跑遍高交会各展馆推销OICQ和腾讯,终于拿到了腾讯公司发展史上最为关键的第一笔风险投资——IDG与盈科数码共同投资的220万美元。

后来提到这段救活腾讯的历史时,马化腾说:“有时我也会想,如果不是在深圳,腾讯还会不会是今天的腾讯?我和我的同伴们,还能不能坚持得下去?”

腾讯创业前后的一年时间内,也就是新千年之际,搜狐、网易、百度、阿里巴巴等后来的中国互联网巨头,几乎在同一时间诞生。更巧合的是,它们都在2000年初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前,拿到了一笔巨额风险投资。这让它们熬过了之后好几年互联网的寒冬。

00年代

标志事件: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狂风暴雨中,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创新型城市的试点

2009年 深交所创业板开市交易。

2002年,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一文惊人”,深圳人的“优越感”似乎被“失落感”取代。第二年的春天,时任深圳市长于幼军专门会见了作者。

2000年,特区一系列特殊政策被取消。似乎是一夜间,深圳人发现,这个原本激情四溢,一向被誉“改革排头兵”的城市,如今面临尴尬与困境。随后几年,制造业内迁、总部外迁、用工成本高企、房价高涨等趋势,都在多少动摇着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期待。深圳未来往何处去?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2000年深圳的摇滚乐酒吧

红岭路立交桥下的根据地,是当时深圳最火的摇滚乐酒吧。晚上八九点钟,当城市渐渐没入夜色中,这里却弥漫着一股荷尔蒙的狂野气息。门里门外,到处都是拿着各种啤酒的年轻人。扎着马尾的酒吧老板—一位曾经的摇滚歌手杨坚,执着地在筹办深圳的第一个摇滚音乐节。已经很久没有公开露面的崔健,受邀前来,带着一帮徒弟,在这里嘶吼,“走过来走过去,没有根据地”。

不过,深圳的文青们更钟意的,是浅弹清唱的本色酒吧。在这里,抱着吉他的陈楚生,唱着一首属于这座城市的歌 :“看不见雪的冬天不夜的城市,我听见有人欢呼有人在哭泣”。

此时,深大校园里建起了第一个个人艺术馆,关玉良教授和他大大小小几百尊雕塑,一起在这里“闭关修炼”。出生在东北的他,自称为“老深漂”,他管刚来深圳的我们叫“小漂”。

这个称号呼或许代表着当时深圳人的某种心态--“漂在深圳”。所以,一到过年过节,人们纷纷返乡,深圳成了“空城”。而在二十年后,这种“漂泊感”,已经被“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归属感代替。

2001年,深圳电视台正在筹建一个新的人物访谈节目,在当时的我们看来,没有比互联网更新潮的东西了,也没有比马化腾这样的网络公司总裁,更能代表深圳青年的新形象了。不过,当我们的拍摄小组来到被誉为“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华强北,见到马化腾时,这个老总完全没有想象中,创业者意气风发的模样。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创业之初的马化腾

他就那样带着金丝边眼镜,文质彬彬地坐在电脑前,面对镜头,问一句答一句,说话不温也不火。在华强北的一片喧闹中,他显得格外沉静,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能感觉到,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直男”,也是一个内心淡定的创业者。

马化腾也说,自己就是典型的理科IT男,“我父母都没有想到说,你这个书呆子还可以去开公司啊。”“我就是想做一个产品,让很多人可以用。所以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因为这个公司能不能走下去都很难说,小企业的成功概率算下来是很低的。”

的确,当时已经拥有5千万用户的腾讯,在华强北赛格科技创业园里,只有两间老旧的办公室,30多平米的空间,五六个人就已经挤得满满当当。真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

不过,理工IT男也有细致的一面。采访结束时,马化腾把漂亮的QQ企鹅,送给我们作纪念,还发展我们做QQ用户,送了两个五位数的靓号,我们的摄像记者就一直用到了今天。而我则把这个靓号和这次采访抛在了脑后,当然更无法预料到,仅仅几年之后,腾讯就如此深入地嵌入了我们的“在线生活”。

从吴晓波后来撰写的《腾讯传》来回头看,我们采访马化腾的2001年,正是他最灰头土脸的时期。 尝试收费的QQ服务,成了众矢之的。无奈之下,为了“养活”这只企鹅,大家想尽了办法,甚至马化腾都自己亲手,帮人家做一些网站的小项目。

直到2003年,腾讯成为“移动梦网”的合作商,才迎来了丰收的第一年。而精力充沛的马化腾,又把目光投向了网络游戏和新闻门户。2004年6月16日,腾讯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发展驶入快车道。

2001年,已经是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设计研究院院长的姜峰,当选为深圳市第八届“十大杰出青年”。我至今还记得,身材高大的姜峰,站在深圳五洲宾馆大堂内的巨幅山水壁画前,向我们描述,他如何在设计中融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创意。 工作仅仅十年后,姜峰在2004年就成为了“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并在当年就自主创业,走更纯粹的设计之路。

当时姜峰的设计室,就在车公庙的老工业区里,是一个相当陈旧的厂房改造成的。我们扛着摄像机,在又宽又大的楼梯上,走上走下好几层楼,试图寻找一个漂亮点的拍摄背景,都比较困难。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姜峰最初的设计团队

记得设计公司的楼下,一颗接着一棵,都是绿荫如盖的大榕树,掩映着各种风味、各种门脸的小吃店,麻辣火锅,一家挨着一家,生意好得出奇,吃饭的大多是车公庙的打工一族。车公庙也正是两千年左右,深圳相当有代表性的工业区。

2002年在深圳一鸣惊人的是京基,陈华为即将开盘的碧海云天项目,策划了一场“总统营销”:“敢想就敢做,我们就请克林顿。”2002年5月23日上午10时,当满头银发的克林顿,走上《2002深圳京基·WTO与中国经济》论坛主席台时,想起现场雷鸣般的掌声。这场轰动深圳乃至全国的“克林顿营销”,后来还入选了哈佛大学的营销课程案例。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陈华策划“克林顿营销”

成立京基仅仅十年后,2005年,陈华的名字赫然出现在2005年中国胡润百富名人榜上,上榜资产为21亿元人民币。有人将陈华的成功最重要的基因,归结为善用资源,“他所能借到的资源天南海北、天马行空,但是只要想到的,就一定要实现”。

也有人正陷入黎明前的黑暗。2008年春天,大疆遭受连环打击:炸机频发,飞手离开;创始团队摇摆;而无人机产品尚未量产,前景充满未知。四面楚歌中的创始人汪滔,拔剑四顾心茫然。而转机,其实很快就会出现。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2009年汪滔(右二)和导师李泽湘(右一)带着团队在珠穆朗玛峰测试无人直升机

10年代

标志事件:2010年深圳市扩容,消除关内关外差别。

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开幕。

进入新的时代,深圳的一批代表性的企业,腾讯、平安、华为、招商等,都已经成为全球巨无霸。

2010年万科突破千亿规模,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之一。一年后,60岁的王石到哈佛做访问学者,开始了游学美国的生活。与此同时,王石的“探险家”的新生活也丰富多彩,登山、航海、滑翔,完全是放飞自我。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探险家”王石

而深圳的另一位房地产大咖陈华,则被人们贴上了第一高楼“收藏迷”的标签。

2011年,高100层、441.8米的京基100大厦落成,成为深圳当时的第一高楼。后来,当京基100被平安金融大厦(593米)超越后,陈华又在京基100旁,开始规划建设两栋新的高楼,一栋608米,一栋760米。那又将是深圳的新高度。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曾“鹤立鸡群”的京基100大厦

2015年,京基跻身房企“百亿俱乐部”。而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是,高中没有毕业的陈华,通过自学,成为了专业的建筑设计师。我曾在他的办公桌上,看到厚厚的一叠建筑设计图纸。陈华对此有点小得意,说那些图纸都是他画的,他参与设计了京基的几乎所有楼盘,并认为自己最擅长的,是设计住宅。

2010年3月5日,腾讯大厦的大厅里人头攒动。19点52分58秒,大屏幕显示,QQ同时在线用户达到一亿人,现场掌声雷动。此刻距离QQ上线的1999年2月10日,已经整整11年。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腾讯滨海大厦

2006年7月,当QQ同时在线用户数超过两千万时,曾有人问马化腾,“你估计什么时候可以超过一个亿?”马化腾回答说:“也许在我有生之年看不到。”然而,成功竟然不期而至。

更没有人能够预料,仅仅一年之后,2011年1月21日,“微信”又横空出世,把腾讯推上了更高的巅峰。

处于巅峰的当然不只是腾讯。当我最近再次回访深圳的创业者,不得不惊叹,时间这个朋友的力量。因为这二十年间,姜峰数以千计的设计作品,不仅享誉国内外,也成为深圳生活的一部分。你可能不认识他,但不可能没有见过他的室内设计。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姜峰设计的深圳地铁11号线站厅

他的作品,不仅包括深圳市民中心、当代艺术馆、平安大厦这些地标,更有深圳人频繁出入的深圳地铁1号线到11号线,以及金光华、益田假日、华润万象城等购物中心。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素月》系列家具在米兰设计周上获奖和展出(左一为姜峰)

在南山科兴园的公司展厅里,曾在米兰设计周上获奖和展出的《素月》等家具作品,令人惊艳。姜峰饶有兴致地为我们讲解,他是如何从明代古典家具中得到设计灵感。在2017年-2019年的米兰国际家具展上,姜峰连续三年受邀,为意大利顶级家具品牌Turri设计家具 。这也是首次有中国设计师,为国际品牌做家具设计。

而姜峰创办的杰恩设计公司,2017年成为第一家登陆A股市场的室内设计企业,成为中国商业设计名副其实的引领者。在2019全球设计巨头排行榜中,综合排名第25位,商业设计更是名列全球第3位。这样的成绩和排位,既是亚洲第一,也是中国第一。

当不少业界巨头功成名就的时候,有人才姗姗来迟。来晚了的,是进军手机游戏的湖南小子陈湘宇。

《水果忍者》、《愤怒的小鸟》,这些热门的手游,你可能都玩过,但估计你并没有注意到,它们都出自同一家游戏公司——创梦天地的乐逗游戏。在南山科兴园600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有超过六百名程序员,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给国外顶级手游,加上中国剧情。

从2009年公司创立,到2011年,成长为国内最大的独立手游发行平台,拥有4.73亿注册用户,年营收达到数亿元人民币,创梦天地只用了三年。这是创始人陈湘宇没有想到的。

80后的陈湘宇,毕业后进入华为搞技术,很快走上创业道路。在老员工们看来,陈湘宇创办乐逗非常不容易。“当时几个人,全球都要跑,有时一落地就要开会,瞌睡都不能打。”

又一个三年之后,2014年8月7日,创梦天地成为第一家,登录美国纳斯达克的中国游戏发行公司。当患有小儿麻痹症的陈湘宇,单腿跳跃着走向纳斯达克开市钟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个场景让不少人感叹:有时候身体不方便的人,往往能爆发出比常人更加惊人的能量。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2018年12月陈湘宇(左一)率创梦天地登陆港股

2018年12月,创梦天地又成功登陆香港股市,当日市值达到76.56亿港元。业界预测,一个极为独特的泛娱乐帝国,或许正在深圳落地生根。

2014年,大疆声名鹊起,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最具代表性机器人”之一,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 “十大科技产品”,被《纽约时报》评为“2014年杰出高科技产品”。很快,整个消费级无人机行业,大疆牢牢占据了行业龙头地位。与任正非、马化腾等创业家不同,以汪滔为代表的年轻一辈,从创业伊始就对标国际一流技术,布局全球市场。

2017年8月,美国五角大楼对大疆发出所谓安全“禁令”,要求在全陆军范围内禁止使用。不过,“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大疆无人机不只是美国陆军使用数量最多的民用级别无人机,还有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等政府部门,专门拿出研究数据,为大疆的安全性“站台”。

「慢点·观察」四十年:你没有辜负深圳的好时光

人手一台大疆无人机的美国大兵

更让美方尴尬的是,在美军封杀大疆无人机之后一年里,仍然无法在市场上找到替代品。于是,2018年8月,美国空军特种部队打报告,希望特批采购35架大疆无人机。

和大疆一样对标全球的创新企业,在深圳如雨后春笋。2012年,上海青年周剑带着“一定要做成机器人”的梦想来到深圳南山智园创办了优必选科技;2013年,香港城市大学博士毕业后,黄源浩回到深圳留学生创业大厦创立奥比中光;2014年,孵化于香港科技园的商汤科技,选择将重心转移到深圳。

不过,值得冷静思考的现象是,在最近几年的新科技浪潮中,除了大疆,深圳没有诞生第二家独角兽公司,这一点远远低于北京和上海。而高企的房价、紧张的医疗和教育资源,更让生活在这里的年轻创业者“居大不易”。如果深究这些问题,无疑的,深圳的发展动力,改革动力,仍需要被激活、被迭代。未来仍有巨大空间。

回首改革开放40年,这是一部中国史诗,它催生了一批批深圳创业者:他们是出身平凡的普通人,却能抓住机遇与时代同行,活出了异常精彩的自己。在横刀立马、沧海横流中,始终回荡着创业者的最强音:

不负这个时代,不负这座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