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觀後感

以往如果在工作日看電影,影廳裡基本不超過5個人,今天,也是工作日,還是週一,並且在北京的大風已經上了熱搜的天氣裡,影廳里居然已經坐滿一小半了,少年好威武。

文章可能涉及到劇透,完全迴避劇情好難啊,所以如果不想被劇透的小夥伴們,請看到這裡就關閉吧,不好意思了。

《少年的你》觀後感

很驚喜最近看的這兩部《送我上青雲》和《少年的你》,都沒有什麼程式化刻板化套路化的東西,呈現的都很清新細膩。

我原本是有些不敢看的,因為我實在想象不出來易烊千璽會演成什麼樣子,這麼一個偶像少年,導演會不會讓他在裡面可勁耍帥,尷尬恐懼症讓我一想到這點就望而卻步,看到各種好評,才按捺不住興沖沖奔向影院。

《少年的你》觀後感

先說我喜歡的三個亮點。

第一個,臺詞真的好舒服,不知道是導演的審美,還是兩位主演自己的理解和喜好,他們倆臺詞說的都很舒服,尤其是千璽,第一次拍電影,就能這麼穩,各種尺度拿捏的這麼令人舒適,真的很難得。

第二個,周冬雨那種面無表情的流眼淚,真的太酷了,他們倆躺在床上,小北跟陳念述說媽媽拋棄他的往事,說著說著小北無聲的劃下一滴眼淚,陳念面無表情的聽著,然後也流下一滴眼淚,這個情節真的很高級,雖然我現在對高級這個詞有點膩了,但是想不出其他詞彙來代替,按前人拍攝的類似情節,那種程式化的處理,都是說者一臉痛苦,聽者一臉心疼,然後說不定再順水推舟來個擁抱甚至滾個床單。

《少年的你》觀後感

第三個,女二好漂亮啊,好久都沒有看到過這種味道自然且有記憶點的美女了。身材也很好。

再來吐槽幾個地方。

第一個,為了劇情的展開,有個情節也太牽強了些,陳念看到好幾個人圍著打小北一個人,於是就原地報警,就算是一個高中生,也不能完全沒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吧,不能走開些再報警嗎。

《少年的你》觀後感

第二個,魏萊突然衝到陳念面前,又是央求又是下跪的讓陳念不要報警,好硬核的轉折啊,不管不管我就轉那種,看不懂,也許是為了影片過審吧。

第三個,為什麼啊,為什麼要安排那兩句硬不硬的擦邊球檯詞呀,看不出一丁點在影片中的作用,感覺完全是因為不想浪費千璽這麼個超級偶像,非得讓他來撩那麼一下,才算物盡其用。

《少年的你》觀後感

影片的最後,小北要替陳念去頂罪,悽婉悲壯,但是我就像影片裡那句臺詞描述的那樣,感覺長大了一點兒也不好。

如果沒長大,這一刻我可能只是沉浸在這種悽婉悲壯裡,可是長大了尤其是還成為了母親,就不能單純的去欣賞這種保護對方的不顧一切。

《少年的你》觀後感

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寶貝,爸爸媽媽不允許你為了另一個人這樣不顧一切,可是,更難過的是,小北沒有疼愛他的爸爸媽媽,他們不愛他甚至不要他,也正是因為他沒有愛他的人,所以,他才會為了這一點溫暖去奮不顧身吧。

就像前兩天看到的一個新聞,一個21歲的男孩馬亮,5歲時媽媽捨下他離家出走,爸爸一直在外打工,從媽媽走後他一直寄宿在親戚家,到了十幾歲時,就在外面邊流浪邊做小偷。

《少年的你》觀後感

他不會待在一個地方很長時間,總是不停的換城市,但是後來他認識了一個9歲的小男孩軒軒。

軒軒的父母未婚生下了他,之後父母就分手了,並且都去了外面打工,再然後父母就在外地各自有了家庭和孩子,他就一直跟著收廢品的爺爺一起生活,爺爺能供著他吃飯穿衣已屬不易,根本沒辦法讓他去上學,他只能和爺爺在郊區的廢品堆裡過著流浪般的生活。

《少年的你》觀後感

和馬亮認識後,相同的成長經歷讓馬亮特別心疼軒軒,他用偷來的錢給軒軒買各種好吃的,尤其是牛奶,他逼著軒軒喝牛奶,說喝牛奶有營養,喝了長個子。

他還絕不允許軒軒去偷東西,多次告誡軒軒不能像他一樣去偷東西,晚上他們倆一起在戶外躺著看星星,馬亮給軒軒講故事。

《少年的你》觀後感

馬亮一說要離開這個城市,軒軒就在後面哭著說哥哥不要走,這讓馬亮想起了自己在媽媽後面哭著喊媽媽不要走。

於是馬亮為了軒軒留在這個城市一年多,是待在一個地方最久的一次,然後在這個城市被警察抓到,馬亮在看守所裡跟記者說,不希望軒軒記得自己,但是自己不會忘記軒軒……,

前幾天在知乎爬了一個有3000多人回覆的樓,這個帖子裡很多個未成年人的意外或犯罪,幾乎都是因為窮。

《少年的你》觀後感

因窮導致的父母不能在身邊教養,或父母不能和諧相處,孩子沒有好的生活,沒有愛和陪伴,甚至因這粗陋的生活環境,身體也受到了損傷。

這些孩子中,有的被人霸凌,有的當了混混,不管是欺負人的還是被欺負的,生命都成了風擺柳,無依無靠動盪不安。

《少年的你》觀後感

人類養孩子之所以比其他動物辛苦又漫長,就是因為人類是生活在一個智識世界裡,它考量的不是單一緯度的能力。

它需要你用智慧去博弈、也需要用體力去爭取,需要你用品性去自我管理,也需要你用心力去自我調劑……

《少年的你》觀後感

總之,養成一個孩子需要漫長的十八年,這十八年裡,家長極盡所能的用自己的時間和金錢,知識和人脈,為孩子編織一個安全網,把孩子罩在裡面,讓孩子既能自在的感知外面的世界,又能被很好的保護著。

如果每個孩子都能這樣長大該有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