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澧河起義 短暫而悲壯的紅九軍

下澧河店緊鄰澧河北岸許泌公路西側,是舞陽縣孟寨鎮一個普通的村子,可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村子,卻在1930年7月29日這一天,發生了一件彪炳史冊的大事件!

1930年5月,蔣、馮、閻中原大戰爆發,蔣介石陸軍十七軍楊虎城部馮欽哉旅入住葉縣尤潦村。該旅中有中共黨支部在活動,能夠掌控八百餘人。中共中央軍委長江辦事處特派員白玉文、中央聯絡員孫永康奉命前往,聯絡該旅我黨張煥民、劉煊、姚洗心等同志,組成“前委”,謀劃起義。

7月,該旅移師舞陽下澧河店。29日夜,利用旅長馮欽哉去南陽開會之機,發動起義,斃反動軍官,獲軍資器械,引軍八百餘人南下。30日上午,行至葉縣辛店望夫石山,整編誓師,按中央軍委所授番號,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張煥民任司令員,孫永康任政治委員,劉煊與姚洗心任副司令員,白玉文以中央特派員身份隨軍行動。設軍部,轄三支隊。一支隊,200餘人,主要為原手槍隊成員,隊長張煥民;二支隊,400餘人,原衛隊營成員組成,隊長劉煊;三支隊,200來人,原密探隊隊員及其他起義人員組成,隊長姚洗心。

部隊整編之後,紅九軍向桐柏山區進發。31日中午,部隊到達社旗縣東南的唐河縣王六莊歇息。馮欽哉令九十七團快速迫擊,敵人沿著紅九軍沿途書寫張貼的標語追趕,很快包圍了王六莊。吃過午飯,軍部正在研究下步行動方案時,敵人突然發起了猛烈攻擊。經過激戰,身陷重圍的紅九軍戰士擊斃敵副營長以下數百人。

夜幕降臨,紅九軍軍部召開緊急會議,決定乘黑夜實施突圍。決定由張煥民、劉煊率領第一、二支隊在第三支隊掩護下,率先突圍。不幸的是,第一、二支隊突圍後,又陷重圍,部隊傷亡嚴重。最後,白玉文、張煥民、劉煊等人突圍到泌陽雙廟一帶,遭國民黨泌陽縣民團圍攻堵截被捕入獄。王六莊被攻陷後,頑強抵抗的第三支隊也被打散。姚洗心帶少數人突出包圍,轉移到唐河縣境內活動。

由於敵眾我寡,鬥爭經驗缺乏,這支短暫存在的紅九軍遭受嚴重挫折而失敗,像一顆流星悄然隕落,番號亦被取消。

1933年6月在川北開闢川陝根據地的紅四方面軍第十二師與巴中等地方武裝合編,再次啟用紅九軍番號。紅九軍組建後,作為紅四方面軍主力,參加了川陝蘇區的“反圍剿”和長征。

2013年1月,葉縣政府在新店鎮桐樹莊村建造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紀念碑。紀念碑正面鐫刻著是張萬年將軍題寫的“紅軍將士永垂不朽”八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背面的燙金字體,記載著紅九軍的悲壯歷史。紀念廣場周邊,有幾百畝的井岡翠竹相伴,那是桐樹莊村民特意到井岡山引進種植的井岡山毛竹,象徵著革命薪火的傳承。


紅九軍命運多舛,多年的艱苦戰鬥打擊了反動勢力,喚醒了民眾,創建了蘇區。紅九軍的奮鬥歷程是我黨領導武裝鬥爭推翻反動政權的一次重大實踐,也為後來更大規模的鬥爭奠定了基礎。紅九軍存在的時間雖然短暫,但革命烈士英勇反抗反動統治,壯大了革命聲勢,其豐功偉績彪炳史冊。

下澧河起義 短暫而悲壯的紅九軍


雖然旗擎三日,番存兩天,但其錚錚風骨,感昭日月;浩浩精神,永彪史冊。不應忘記,在漯河這片古老的大地上,曾經誕生過一支正規的中國工農紅軍武裝力量,儘管它是星光一現,但卻永遠值得我們追憶、自豪和緬懷。

漯河市土地與房屋測繪隊

2020年4月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