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革命博物館徵集抗疫實物資料 每件背後都有溫情故事


武漢革命博物館徵集抗疫實物資料 每件背後都有溫情故事

  

寫滿醫療隊隊員簽名的防護服 圖片來源:武漢革命博物館

  “櫻花防護服”“行走的簽名牆”“無疫情社區”的全套資料……截至4月2日,武漢革命博物館在徵集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代表性實物資料中,已徵集到相關單位、熱心人士捐贈的各類抗疫實物資料700餘件。

  據瞭解,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武漢革命博物館在做好疫情防控和下沉社區工作的同時,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留存歷史、徵集和收藏抗擊新冠肺炎實物資料上來。館長高萬娥、副館長袁亞妮帶隊,深入各醫療隊、社區廣泛徵集,已收藏浙江、海南、福建等數十支援鄂醫療隊,芳草社區、都府堤社區、公路社區等近10個社區,及湖北機場集團、武漢交投集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等多家單位、機構及愛心人士等捐贈的一批珍貴實物。

  一件件實物背後,是一個個感人故事,是一個個難忘瞬間。

  特殊的防護服

武漢革命博物館徵集抗疫實物資料 每件背後都有溫情故事

防護服上畫著八段錦漫畫 圖片來源:武漢革命博物館

  八段錦是中醫領域的一套完整的健身功法,共有八式——雙手託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調理脾胃須單舉,五勞七傷往後瞧,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腎腰,攢拳怒目增氣力,背後七顛百病消。疫情防治過程中,八段錦在病人康復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在一件滿是簽名的防護服上,八幅形態各異的人物漫畫格外吸引眼球,漫畫人物的動作正是八段錦。而這八幅栩栩如生的漫畫出自廣東醫療隊隊員宋夢西之手。

武漢革命博物館徵集抗疫實物資料 每件背後都有溫情故事

醫護人員展示八段錦 圖片來源:武漢革命博物館

  3月29日下午,雷神山醫院舉辦盛大的歡送儀式為1090名醫護戰士餞行,武漢革命博物館職工劉翔身穿防護服,化作“行走的簽名牆”來到廣東醫療隊,隊員們紛紛在防護服上籤上自己的名字,宋夢西則主動提出在防護服上作畫。宋夢西是湖北人,從2月17日進入雷神山醫院,她已經和隊友們奮戰了40多天,說到這次支援武漢,她感到很自豪。臨走前,她想用畫筆完成一項心願——把八段錦和中醫的理念留給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讓更多的人學習和傳承。為了讓大家形象記憶八段錦的動作要領,她還組織八位戰友現場做了一番展示。

  爸爸的“護身符”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的賈波醫生,把心愛的貼著女兒名字的水杯贈給了武漢革命博物館。2月7日,賈波接到任務緊急馳援武漢,臨行前,女兒執意讓爸爸帶上自己心愛的水杯。

武漢革命博物館徵集抗疫實物資料 每件背後都有溫情故事

賈波把貼著女兒名字的水杯贈給武漢革命博物館 圖片來源:武漢革命博物館

  賈波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這個水杯就是激勵我戰勝疫情的“護身符”,它伴隨我在武漢度過了50多個日夜。現在武漢已經迎來了勝利的曙光,我們也要回上海了,我要把這個“護身符”留給英雄的武漢!留給博物館!武漢和上海人民的心永遠在一起,武漢一定會越來越好,我們的祖國一定會越來越強大!”

  可愛的文化衫

  張景添是光谷國際外國語學校二年級的學生,抗擊疫情過程中,他的媽媽高珊加入到了志願者隊伍裡。從1月24號至今,媽媽每天早出晚歸一直奔波在一線,有時甚至還要通宵在書房裡工作。

武漢革命博物館徵集抗疫實物資料 每件背後都有溫情故事

張景添為白衣天使手繪的文化衫 圖片來源:武漢革命博物館

  在媽媽的感召下,張景添決心用自己的方式感謝為武漢拼過命的白衣天使們,於是,他加入“同袍計劃”,在老師的指導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用手中的畫筆,為白衣天使們手繪了一件可愛的文化衫,感謝他們為武漢的辛苦付出,也祝他們一路平安!

  爛漫的櫻花

  每年的三月和四月是武漢最美的時節。往年此時,全國各地的遊客蜂擁而至,就是為了看一眼久負盛名的爛漫櫻花!而今年,武漢迎來了一批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白衣天使,是武漢人民的救命恩人。在奮戰了兩個月後,他們完成使命,陸續踏上歸途,卻始終沒能來得及看一眼美麗的櫻花。

武漢革命博物館徵集抗疫實物資料 每件背後都有溫情故事

防護服上繪滿櫻花 圖片來源:武漢革命博物館

  武漢志願者雷春莉特意繪製了“櫻花防護服”送給援漢醫護工作者,她說:“櫻花的花語是‘生命、希望、幸福’!我把櫻花畫在防護服上,送給為我們拼過命的醫護工作者,讓他們帶回武漢人民的祈願和祝福,祝英雄們平安幸福!”

  社區的點點滴滴

  漢陽區龍陽街芳草社區書記杜雲把社區開展防疫工作的全部資料都捐贈給了博物館。她說:“博物館保存這次疫情的資料,為了明天而收藏,可以讓後人瞭解這段歷史,我們全力支持。”

武漢革命博物館徵集抗疫實物資料 每件背後都有溫情故事

芳草社區書記杜雲把社區開展防疫工作的全部資料捐贈給博物館 圖片來源:武漢革命博物館

  芳草社區共管理著3846戶5012人,疫情初期,有著醫學經驗的杜雲書記敏銳地察覺到疫情的嚴重性,在她的帶領下,社區從1月20日起就進入了防疫狀態,迅速成立了工作組,建立起醫療諮詢群,全面開展消殺封控、物資保供等一系列工作。社區緊跟上級部署,第一時間協調完成四類人員排查和轉運工作,在2月27日率先發起爭創“無疫社區”的倡議書。3月14日,芳草社區成功被評為“無疫情社區”。

  “講好英雄城市的故事,全面展示抗疫過程,是文博人的使命和擔當!”武漢革命博物館館長高萬娥說。(武漢革命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